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第1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1.1 通信系统及其特征
图1-1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1 通信系统及其特征
图1-2 通信网的组成
1.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图1-3 电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输入转换器 主要担负将输入消息变换为电信号的任务。 (2)发送设备 将基带信号变成适于信道传输特性的信号。 (3)信道 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又称传输媒质。 (4)接收设备 将信道传来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恢复出与发送端基带 信号一致的信号。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模拟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 (1)码元速率RBN 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数,单位:码的 数目(规定一个二元码含有1bit的信息量)。 (3)系统频带利用率 在比较不同的数字通信系统的效率时,单看它 们的信息传输速率是不够的,即使两个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相同, 它们的效率也可能不同,还要看这种信息所占的信道频带的宽度。 (1)误码率Pe 接收错误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的比例,即码元 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2)误信率Peb
1.模拟信号
1.2.2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图1-6 几种数字信号的例子
1.2.2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2.数字信号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1.3 数字通信
•通信系统中若按传送信号的形式可以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 拟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数字通信系统则传输数字信号。应当指 出,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是按信道中所传递的信号差异来区分的, 不是根据信源输出的信号来划分的。若信源发出的是模拟信号,经 过发信设备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电信号仍然是模拟信号,则 称这种通信方式为模拟通信。若信源发出的是模拟信号,经过模/数 (A/D)转换数字化处理后,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在信道中传输一般 称为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显然这是数字通信。
1.4 信道
1.4.1 有线信道
1)架空明线的主要优点是架设比较容易,建设较快,传输损耗比较 小。 2)对称电缆的通信容量比架空明线大,因而平均到每条电路投资比 明线低,电气性能比较稳定,安全保密性好。 3)同轴电缆是将电磁波封闭在同轴管内,工作频率较高,同轴电缆 之间电磁波的相互干扰也较小,因此适用于高频段、大容量载波电 话(电报)通信,我国现行300路、960路、1800路和4380路长途通信 干线大部分采用同轴电缆构成。 4)光缆。
1.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5)输出转换器 将接收设备输出的电信号变换成原来形式的消息。 (6)干扰源 作为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我们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混 入的噪声及由于干扰引起的信号失真集中在一起,作为信道中的干 扰源来进行分析处理。
1.1.2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模拟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第1章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第1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1)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一般模型; 2)信息与信号的基本概念; 3)数字通信的特点; 4)信道的概念;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6)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7)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通信系统及其特征 1.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1.2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 信息与信号的概念
图1-4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1.2 信息与信号的概念
图1-5 语音信号波形及频谱
1.2.1 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即直接由信息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这种信号的频率都是比 较低的,含有低频成分甚至直流成分,而且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比 值很大,可以远大于1。基带信号不适于较长距离传输,更不能进行 无线电发送。例如语音信号就是一种典型的基带信号,其频率在 100Hz~5kHz范围内,但主要能量集中在200~3000Hz范围内。又 如电视图像信号的频率在0~6MHz范围以内。计算机数据信号的频 率范围与传输速率有关,也属于基带信号。
1.4.2 无线信道
(1)中长波段 工作频率为300~3000kHz,电磁波主要沿地球表面传 播,称为地波传播方式。 (2)短波波段 工作频率范围为3~30MHz,电磁波通过电离层反射的 方式进行传播,称为天波传播方式,适用于中远距离通信(一次反射 最远通信距离可达4000km)。 (3)超短波波段 工作频率范围为30~300MHz,电磁波传播方式为直 线视距传播,称为空间波传播方式,多用于电视、雷达、移动电台 通信。 (4)微波波段 工作频率范围为300MHz~1000GHz。
第1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1.2.1 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 1.2.2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3 数字通信 1.3.1 数字通信系统 1.3.2 数字通信的特点 1.3.3 数据通信 1.4 信道 1.4.1 有线信道 1.4.2 无线信道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6 通信网简介
第1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1.3.2 数字通信的特点
1)抗噪声性能好。 2)差错可控。 3)保密性强。 4)便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1.3.3 数据通信
•若信源本身发出的就是数字形式的信号(电报、数据、指令等), 那么不管用数字传输还是用模拟传输方式来传输,这种通信方式均 称为数据通信。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与图1 KG*8〗4所示的数字通 信系统模型大同小异,只是因为信源本身发出的是数字信号,因而 不需要信源编、解码器。一般来说,数据通信有三个特征:①它是 机器对机器或是机器对人的通信。②它传输和处理离散的数字数据, 而不是连续的模拟数据。③它的通信速度很高,可以传输和处理大
1.3.1 数字通信系统
1)收发两端消息与电信号之间互换的过程、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及数 字式基带信号的特性。 2)抗干扰编码与解码,即差错控制编码问题。 3)数字调制与解调原理。 4)保密通信问题:当需要保密通信时,可对基带信号的“0”、“1”序列 进行人为“搅乱”(即加上密码信号),称为加密。 5)信道与噪声的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6)同步问题:数字通信是一个一个码元传送的,接收端接收时必须 与发送端节拍相同,否则会因收发步调不一致而造成混乱。
1.6.1 通信网的组成 1.6.2 通信网的分类 1.6.3 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1.7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1.7.1 接入层将继续呈现多种技术共存 1.7.2 传送层将走向智能化和融合 1.7.3 控制层将实现业务与控制相分离 1.7.4 应用层的业务发展是关键 1.7.5 支撑层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1.7.6 终端和用户卡发展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