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心理变化,
2.能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正确的看法。

活动准备:
PPT、弱势群体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
1.特别的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别之处和生活上的困难。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
(2)这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是一只残疾的小兔,你喜欢这样的一只兔子吗?
2.孤独的兔子-师幼共读,体验兔子孤单的心理。

提问:
(1)那其他兔子呢,愿意和它一起玩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动作和表情)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他们可能会对它说什么?
(2)兔子们都不想和他玩,那其他的动物呢?(出示狐狸)
(3)这只残疾的小兔子总是一个人玩,想一想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
(4)你有过孤单的感觉吗?在什么时候有过?
(5)虽然这只兔子没有耳朵,也没有朋友和它玩,但是,其他兔子有的本领,它也有。

猜一猜它会什么本领?
3.幸福的兔子-连续读图,了解兔子和鸡蛋之间特别的情感。

(1)自主阅读。

师:哦,原来这也是一只能干的兔子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兔子打开门发现了什么?想想接下来兔子会怎么做呢?
师: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教师逐一讲述:带着鸡蛋睡觉、游泳等。

做帽子给鸡蛋就像妈妈一样,为什么给鸡蛋织帽子)他们之间就像谁和谁一样啊?
(2)在细节中体会爱的特别和重要性。

①又过了许多天,怎么了?鸡蛋破了。

②鸡蛋破了,谁会出来呀?
③那小鸡呢,它会接受这样一只残疾的兔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④小鸡给了兔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哇,拥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跟你旁边的好朋友来拥
抱一下,告诉我你的感觉吧。

⑤小朋友,故事讲完了,现在,你有什么话要对兔子吗?
4.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

(1)特别的爱特别的人。

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小兔一样残疾的人呢?
(2)观看影响。

(残疾人图片和残疾人运动)
师:我找到了一些,一起观看(教师略带讲述)
小结: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残疾人,他们在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有着跟常人一样的本领,我么因该多关心、多帮助、做支持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最后,就让我们带着今天收获的这份特别的爱去传递给更多的人,好吗?!
活动反思:
在我们生活中时常能看到残疾人的身影,但是在我们幼儿园的教学中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都是从正面讲述的,因此孩子们对此没有特别多的感受,所以我选择了《没有耳朵的兔子》这个绘本进行了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我通过展示ppt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但是在目标定位中说到是运用“多种方式阅读”因此此条目标的达成度不高。

在活动中孩子们的词汇量比较丰富,在拥抱环节让他们说说拥抱的感觉时,应该引导他们体验拥抱后的感觉在进行描述,而我活动设计中有这一环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

并且应该引导孩子们区分开“生气”和“嫌弃”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