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五星镇第一中心小学学校本着“团结、进取、、创新”的精神,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为办学宗旨,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水平,规办学行为,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推行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参与,团结协作,推进素质教育”、“齐心协力,扎实工作,提高办学质量”的教育特色。
以县级示性学校为新的起点,以“建设有特色、文化涵深厚、适合学生发展为发展目标的乡村名校”为工作重点,明确方向,统一思想,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
为此,对学校的办学做出如下规划:第一部分:学校办学现状分析一、学校基本情况新野县五星镇第一中心小学是于2000年在五星村小的基础上创建的,后受其空间位置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壮大。
2007年在各级部门领导的协调下,学校最终迁址到原五星镇高级中学院。
经近几年的不断改造完善,现今的五星镇第一中心小学位置适中,交通便利,环境幽静、景色宜人,乃教书育人之佳境。
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余人。
根据规划学校将在三年时间发展为18班规模,在校生人数将达到900余人。
我校现有教师33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本科学历人数占85%以上。
学校占地2038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拥有一栋标准化的教学楼;一座全封闭的学生住宿楼和一座高标准的办公楼;功能齐全的少年宫活动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条件装备方面,图书、仪器等配备均达到一类标准。
校园文化精雕细刻,匠心独运,彰显特色,为师生学习和生活创设了一流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二、学校发展优势1、学校管理规化。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和工会组织的管理职能,结合奖励性绩效工资,学校制定了一套健全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
在“统一领导、全程管理、分部负责、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下,重视纵横层次的协调性,强化室、组、班级的全局意识,全员意识、意识,明确干部岗位职责已基本形成学校的组织文化和团队精神,能体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管理走向。
2、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化学校一直重视教师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强化校本培训,已逐步形成一个师德水平较高、业务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职工群体,并有一批在县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坛中坚,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文体活动多样化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广阔舞台,校园运动会、广播操、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呼啦圈比赛、跳绳比赛、书法、绘画、写作、朗诵、演讲等等学生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4、考风学风教风优良化学校要求师生以“要为成功找方法,不以失败找理由”为座右铭,坚持“优良的校风塑造人”的思想,狠抓考风、学风、教风教育,狠抓各类常规的落实,使一个明志向、守纪律、勤学习、勇进取的优良学风和乐奉献的教风初步形成。
三、目前面临的挑战1、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1)、从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年龄结构较合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有所显露,专任教师对教学常规管理和自身专业化发展认同感不强,加大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3)、班主任队伍建设不够系统,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有时代性的优秀班主任急需培养,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
2、校园文化有待于加强。
(1)学校精神文化。
良好的学校精神,不仅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师生潜在的活力,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效应,而且影响着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学习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学校精神最终必将形成学校的个性,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活力、发展态势。
我校精神概括地说就是: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乐学勤教的作风、自学自理的能力,用事业心、责任心、耐心、爱心换取学生的自信心。
这种精神有待于形成与发展。
(2)校园环境文化。
做好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建设工作,要加强校园“书香”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让墙壁会说话,小草会唱歌,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里熏,从而提高学生情操。
3、学生养成教育不够。
学生来源多样,基本素质和成长环境差异较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一定的难度。
4、学校硬件设施不够。
由于资金问题,学校寝室钢床破旧,高低不齐;没有标准化餐厅,学生就餐困难;教师住宿简陋,师生没有办法洗浴等。
第二部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思路发展思路: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以教师专业化培养为着力点,以生活化德育为新亮点,以生态课堂构建为增长点,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办学特色:以生活化德育教会学生做人。
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办学目标:将五星一小建设成为一所县级先进学校。
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并且能主动发展、自我完善的小学生。
校训:拼搏、进取、和谐、校风:大爱、责任、习礼、行善教风:勤业、精业、敬业乐业学风:勤学、好学、善学、乐学第三部分:工作目标与实施途径一、学校管理工作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学校的办学思想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加快学生、教师、学校和谐发展为根本宗旨,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五星一小的教育教学发展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
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唱响“科研促教,科研强师,科研兴校”的主旋律,切实推进学校科研工作,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工作目标:根据学校实际,将人本思想渗透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发挥管理,凝聚集体智慧,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和谐自主发展,实现学校三年总体规划。
3、具体措施:(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打造优秀的管理团队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扩大管理的影响力;树立服务意识,注重学习培训,强化责任考核,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使班子人员人人成为教育的能手,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
(2)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努力探索和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增强法制观念,严格执行上级的各项规定,规收费,深入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教代会机制,实行人事制度合同化改革,优化校园氛围。
(3) 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党支部、工会组织的职能,发挥教职工代表的智慧,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努力使制度条例修订完善的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凝聚人心的过程,使各项制度条例能切实保障学校规有序运转、有效引领促进教师的发展。
制订《学校管理手册》、《党员干部廉政制度》、《教师道德行为要求》、《教师量化考评方案》、《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学校食堂管理制度》等。
(4)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塑造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立足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书育人,以身示,从小事入手,从小处着眼,推进教师精神家园建设,优化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以和谐促发展,以质量铸品牌。
引领全体教师严格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职业行为。
强化师德考核,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培训,推进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5)实行网络化管理。
在学校原有网络的基础上,把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德育管理、财务管理、校产管理以及学生档案管理,通过网络信息化轨道,提高管理效能,实现无纸化办公。
4、推进计划2013.9----2014.8: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订奖励性绩效工资的管理制度;加强师德学习和德育经验交流、问题探讨;寝室实行标准化管理。
2014.9----2015.8:修订三年发展规划程序,加强师德学习,制定校本学科评价制度、加强质量监控力度,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努力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2015.9----2016.8:加强师德学习,打造校园文化多样化、制度化、规化;启动制订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师生居住、生活环境。
二、德育工作1、工作目标:(1)培养明理守纪、个性突出的优秀学生。
(2)建设整洁舒适、温馨快乐的和谐校园。
(3)打造师德高尚、与时俱进的班主任队伍。
(4)铸就乐观进取、团结奉献的“三小”精神。
2、具体措施:(1)加强校园常规管理,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完善“文明班级评比”、“常规五项竞赛”等各种常规管理途径,有效强化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
继续重视班容班貌建设,开展净化、绿化、美化“三化”合格班、示班考核工作,倡导班级建设美好学习家园。
进一步完善《卫生值周班制度》,充分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校园常规管理的加强,必然会促使学生行为规有进步,道德素质有提高,校风学风更完善,校园秩序更良好。
(2)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塑造学生优良素质以“素质教育示学校”为契机,从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创设各种德育活动平台,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集体主义、法制安全、生命安全教育、绿色环保等主题教育,做到主题教育系列化,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切实提高主题教育的计划性、规化、实效性,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努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倡导“生活化”德育,探索德育教育新形式,有效塑造学生“明理守纪”的优良素质。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加强德育量化考核力度,激励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3)创设各项文体活动,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充分为学生搭建各种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学生健康文明的兴趣爱好,创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举办师生联谊会、运动会、元旦汇演等大型活动,第二学期举办运动会、演讲比赛,丰富校园生活,展示学生风采,提高文化品位。
另外,开展体育活动,改革课间操方式,尝试实行舞美课间操加跑操的大课间锻炼制度,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指导每位学生拥有1-2项体育特长或爱好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打下良好基础。
(4)精心构建德育阵地,积极推进社会实践我校将延续传统,充分发挥德育阵地的教育功能,推进素质教育,鼓励“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重视实践体验、情感提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随着学生各类心理问题的增多,学校急需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我校将陆续安排所有班主任参加心理学教育培训,扩充心理咨询教师阵容,争取心理咨询教师更趋专业化,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