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对机械和工具单元进行系统的知识整理,形成知识链。
2、通过练习,让学生能灵活的运用知识,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讨论、反馈在形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复习重点: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复习难点:知识的运用。
教具准备:课件、练习题卡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六年级科学的全部知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系统的复习一下上册的第一单元的知识,请同学们自己先浏览一遍目录,回忆一下这个单元学了哪些简单机械。
二、整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1、学生整理出学过的简单机械。
2、复习每课的知识点。
3、重点复习各类机械在生活中的运用。
三、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4个勾码,杠杆尺在()情况下不会平衡。
A.第2格挂2 个勾码B.第4格挂1个勾码C.第3格挂2个勾码
2、水龙头应用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D、滑轮
3、最早发现杠杠和滑轮使用原理的科学家是()
A 、牛顿B、阿基米德C、亚里士多德
4、“称砣虽小,却压千斤”,是利用了()的原理。
A、轮轴
B、斜面
C、杠杠
5、自行车上综合利用了 ( ) 等机械原理。
A、斜面
B、斜面、轮轴
C、杠杆、斜面、轮轴
D、杠杆、滑轮
6、下面哪种杠杆用起来最省力。
()
A、B、 C
7、旗杆顶部、窗帘顶部安装的滑轮属于()
A、定滑轮
B、动滑轮C滑轮组
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B C
9、下列物品中,应用斜面原理制成的是()。
A、跷跷板
B、楼梯
C、螺丝刀
D、扳手
10、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
11、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A. B. C.
12、我们曾用螺丝刀为工具来做一个“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这时的螺丝刀就是()的机械。
A、轮轴
B、杠杆
C、滑轮
二、判断题
1.使用轮轴时,轮越大越不方便,也就越费力。
()
2.锥子、擀面杖没有支点,所以不是杠杆类工具。
()
3.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
()
4.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5.斜面都能省力。
()
6、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只使用省力杠杆。
()
7、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
8、小杆枰也是一个杠杆类工具,制作小杆枰时,要固定好提绳的位置,不然,做出来的小杆枰就不能准确称出东西,提绳的位置实质就是杠杆支点的位置。
()
9、在生活中,我主要运用了轮轴的省力作用,即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
10、动滑轮、滑轮组都能省力。
()
11、用力点在支点和阻力点之间的杠杆工具必然费力。
()
12、斜面和杠杆都是省力的机械。
()
13、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
14、自行车的脚蹬子应用的是轮轴。
()
15、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越费力。
()
16、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美观。
()
17、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
18、筷子是省力杠杆。
()
19、开瓶器应用了杠杆原理,订书机没有应用杠杆原理。
()
20、滑轮组中使用的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
21、将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钳子最方便省力。
()
三、实验题
1、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动滑轮可以定滑轮可以滑轮组可以
2、右图有问号一边的钩码会动吗?
如果会动,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
并说说为什么?
3、给你2个钩码,在杠杆尺右边怎样挂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4、请分别标出下图中这些“杠杆”的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并说明它们分别
是哪一类型的杠杆。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滑轮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①、使用A 装置提起50克的物体,在不计摩擦力的 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 50克(<;=或>)。
②、在A 、B 二个装置中, 装置既能省力
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板书设计:
工具和机械
杠杆
轮轴
滑轮
斜面
教学反思:本堂课我设计的意图在于向老师们展现我的复习过程及方法,练习题中的实验题设计为第二课时完成。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