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发电3-1
集
热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塔高从50m~165m不等。
塔
式
位于高塔上的吸热器吸收由定日镜系统反射来
光 热 的高热流密度辐射能,并将其转化为工作流体的高
发 电
温热能。
技 术
高温流体通过管道传递到位于地面的蒸汽发生
器,产生高压过热蒸汽,推动传统气轮机发电。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由于太阳能的间隙性,必须由蓄热器提供足够的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第一节 概述
章
集 一、什么是集热塔式光热发电
热
塔 式
简称塔式光热发电。
光
热
以面聚焦方式,在地面建立集热塔,塔顶安装
发 电
吸热器,集热塔周围安装定日镜,数千面定日镜将
技 术
太阳光聚集到塔顶吸热器腔体内,通过加热工质产
生高温蒸汽,推动燃气轮发电机组发电。
工质可以用水或熔盐。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集 热
定日镜系统
塔 式
吸热与热能传递系统(热交换系统)
光 热
发电系统
发
电
技
术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集
定日镜系统:
热
塔
由数以千计带有双轴太阳追踪系统的反射镜
式 光
阵列(称为定日镜)构成,实现对太阳的实时跟
热 发
踪,将太阳光反射到吸热器。
电
技
术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吸热与热能传递系统(热交换系统):
第
三
章
集
塔式系统聚光比一般在200~1000左右,阵列中
热 塔
的定日镜数目越多,其聚光比越大。当塔式系统聚
式 光比为1000 时,吸热器受光面中心温度可达1300℃
光
热 以上。
发
电
当采用多个塔式模块集成后,也可使塔式系统
技
术 发电的单机容量增大。
八达岭塔式 太阳能热发电站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二、集热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组成
热 发 电
间内平稳出力,适合承担基荷。较小SM的光热电站 容量价值更大。
技 术
容量是光热电站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合理
地调度和预测太阳能资源,光热电站可产生类似传统
火电站的容量价值。
集 热能来补充乌云遮挡及夜晚时太阳能的不足,否则发电
பைடு நூலகம்
热 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
塔
式 ——蓄热储能系统
光
热
发
电
技
术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三、槽式和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的比较
集
热
光热电站的设计主要考虑太阳能集热场与发电机
塔 式
额定容量的比例(SM),以及储能时间长度。
光 热
增加储能容量可以降低单位度电成本,主要原因
热 的度电系统价值衡量,两种发电方式价值相当。
发
电 技 术
在电厂额定容量较高的情况下,较低SM的光热 电站系统边际价值最大,主要得益于储能系统能够避
免收集到的能源浪费。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对于不同的SM而言,储能时长为6~9小时度电价
集 热
值变化较小;长于9小时度电价值开始降低。
塔 式 光
较小SM的光热电站更利于应对高的负荷,适合 承担尖峰负荷;较大SM的光热电站,可以在更长时
发 是增加储热可减少集热资源的损失。
电
技 术
优化光热发电的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性,还需考
虑光热电站提供给电力系统的能源和容量的价值。
光热发电技术基础
第
三
章
综合来看,带储能的槽式光热电站较类似的塔式
集 光热电站发电成本更高,主要原因是槽式电站的出力
热 塔
季节变化更大,热损失更大,热效率更低。
式 光
如果根据干冷塔式太阳能发电和槽式太阳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