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

《小石潭记》中考试题集锦一吉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乙)阅读《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段,回答问题。

(10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三峡》的作者,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代文学家。

(1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1)不见曦月()(2)素湍绿潭()(3)蒙络摇缀()(4)斗折蛇行()13.分别从《三峡》和《小石潭记》的选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十分清澈的语句。

(2分)14.选文运用骈散结合的语句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做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

(3分)句子:分析:15.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

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2分)上句:小石潭凄寒幽静,下句:。

11.郦道元唐(共1分,每空0.5分) 12.(1)阳光或日光(2)急流或急流的水(3)连结(4)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共2分,每小题0.5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13.《三峡》:“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小石潭记》:“下见小潭,水尤清洌”或“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

(共2分,两文中分别找出一句各1分) 14.理解文意,谈出语句特点即可。

(共3分,选句1分,分析2分) 15.可摘引原文,可自行创作。

(共2分,内容与篇章不符或有错别字各扣1分)例(1)琅琊(王牙)山蔚然深秀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2005年广西自治区玉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永州之野产异蛇 / 斗折蛇行 B.伐竹取道 / 齐师伐我C.明灭可见 / 庭下如积水空明 D.不可知其源 / 临近水源,便得一山7.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6.D 7.B 8.C2005年青海省西宁市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第11—14题。

(9分)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傲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2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悄怆: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译文:(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1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1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1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2分)答:11.(1)鱼的影子。

(:)忧伤(的样子)。

2分,各1分。

1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每小题只要意思表达基本符合原意,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各2分,共4分) 1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全写对给1分,写对1个或书写有错不给分,共1分) 14.所写的句子含有劝勉安慰之意给1分,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给1分。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

(10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乙]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

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8.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2分)彻:齿: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B.谨食之,时而献焉食之不能尽其材C.若毒之乎皆若空游无所依D.殚其地之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分)(1)傲尔远逝(2)斗折蛇行(3)犯寒暑11.填空、简答。

(3分) 朝(代)的 (人名)。

(1分)(2)甲文段运用的写法,写潭中游鱼的形态;乙文段运用对比、烘托手法,使形成强烈反差。

(2分)8.彻:笔直照射齿:年龄 9.B l0.(1)忽然游到远处去了 (2)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3)冒着严寒酷暑 11.(1)唐柳宗元 (2)动静结合“赋敛之毒”和异蛇之毒2006年湖北省荆州市山水画卷(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9.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A.之:如镜之新开暮寝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其如土石何C.者:似与游者相乐得道者多助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子墨子解带为城10.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于时冰皮始解()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②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9.C 10.①竞:争②可:大约③若:像④于:在11. ①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

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12. C2006仙桃市潜江市江汉油田(课改区)(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

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

圮(pǐ):毁坏。

③榛:丛生的杂树。

莽:深密的荒草。

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

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