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建设工程用砂、石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比分析2011年04月04日一、《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人工砂①《建筑用砂》人工砂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由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②《混凝土用砂石》人工砂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混合砂由天然砂与人工砂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砂。
《建筑用砂》将机制砂和混合砂定义为人工砂,即机制砂和混合砂都是人工砂,而《混凝土用砂石》仅将机制砂定义为人工砂。
人工砂与天然砂两者在生产工艺、质量指标、检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而混合砂是由天然砂和机制砂组成,混合砂中的天然砂质量和掺加比例对混合砂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合砂质量与机制砂质量特别是颗粒级配、细粉含量有着明显差异。
2)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砂》含泥量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原粒径大于 1.18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颗粒的含量。
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份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砂》将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3)适用范围①《建筑用砂》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
②《混凝土用砂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砂》按技术要求将砂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砂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砂》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规格等级①《建筑用砂》规格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②《混凝土用砂石》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建筑用砂》将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未涉及特细砂的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用砂石》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四级。
2)天然砂的颗粒级配①《建筑用砂》砂颗粒级配区方孔筛1234.75mm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600μm 85~71 70~41 40~16 300μm 95~80 92~70 85~55100~90100~90100~90②《混凝土用砂石》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5.00mm10~010~010~02.50mm35~525~015~01.25mm65~3525~0630μm85~7170~4140~16315μm95~8092~7085~55160μm100~90100~90100~90《建筑用砂》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了4.75mm和600μ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5%),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的累计筛余相比,除公称粒径为了5.00mm和630μ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粒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超出量不应大于5%(≤5%)。
3)人工砂的颗粒级配①《建筑用砂》方孔筛123150μm100~90100~90100~901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
2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
3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②《混凝土用砂石》公称粒径Ⅰ区Ⅱ区Ⅲ区160μm100~90100~90100~90《建筑用砂》规定对人工砂三个级配区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适当放宽界限,而《混凝土用砂石》规定人工砂的颗粒级配必须符合要求。
4)含泥量及泥块含量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C60~C30<C30含泥量(%)<1.0<3.0<5.0泥块含量(%)<1.0<2.0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25含泥量(%)≤2.0≤3.0≤5.0泥块含量(%)≤0.5≤1.0≤2.0《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1.0%、泥块含量为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要求砂的含泥量为小于或等于2.0 %、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5%,两者差异甚大。
5)石粉含量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C60~C30<C30MB值<1.40(或合格)<3.0<5.0<7.0MB值≥1.40(或不合格)<1.0<3.0<5.0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25MB值<1.4(或合格)≤5.0≤7.0≤10.0MB值≥1.4(或不合格)≤2.0≤3.0≤5.0《建筑用砂》中当MB值<1.40(或合格)时,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与《混凝土用砂石》中要求相差2%~3%。
6)人工砂坚固性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C60~C30<C30单级最大压碎值(%)<20<25<30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25总压碎值(%)<30《建筑用砂》中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是按混凝土强度等级来划分,且取最大单粒级压碎值作为人工砂的压碎指标值,而《混凝土用砂石》中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不论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低统一规定为小于30%。
7)有害物质含量①《建筑用砂》项目质量指标>C60C60~C30<C30云母(按质量计),%<1.0<2.0<2.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25云母(按质量计),%≤2.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0《建筑用砂》中砂有害物质含量,特别是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要求与《混凝土用砂石》有较大差异。
8)密度①《建筑用砂》表观密度(kg/m3)松散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2500>1350<47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无要求无要求无要求二、《建筑用石》与《混凝土用砂石》的对比1、概念和定义不一致1)公称粒径①《建筑用石》含泥量卵石、碎石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卵石、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②《混凝土用砂石》含泥量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的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0mm的颗粒含量。
《建筑用石》将含泥量、泥块含量、颗粒级配等质量指标用实际尺寸来界定,而《混凝土用砂石》用公称粒径来界定。
2)适用范围①《建筑用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60~C3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②《混凝土用砂石》类别适用范围Ⅰ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
Ⅱ宜用于强度等级C55~C30的混凝土。
Ⅲ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或等于C25的混凝土。
《建筑用石》按技术要求将石分为Ⅰ、Ⅱ、Ⅲ类,而《混凝土用砂石》在质量要求中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将石分为三种情况。
《建筑用石》将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而《混凝土用砂石》将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的混凝土定义为高强混凝土。
2、质量指标不一致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①《建筑用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60~C30<C30含泥量(%)<0.5<1.0<1.5泥块含量(%)<0.5<0.7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25含泥量(%)≤0.5≤1.0≤2.0泥块含量(%)≤0.2≤0.5≤0.7《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的泥块含量为0,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泥块含量为小于或等于0.2%,两者差异甚大。
2)针片状颗粒含量①《建筑用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60~C30<C30针片状颗粒含量(%)<5<15<25②《普通混凝土用砂石》项目质量指标≥C60C55~C30≤25针片状颗粒含量(%)≤8≤15≤25《建筑用砂》中强度等级大于C60混凝土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小于5%,而《混凝土用砂石》中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混凝土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为小于或等于8%,两者要求差异甚大。
<C30C30~C60>C60<25<15<5针片状颗粒含量(%)Ⅲ类Ⅱ类Ⅰ类指标项目3)岩石抗压强度①《建筑用石》项目质量指标火成岩变质岩水成岩抗压强度(MPa)≥80≥60≥30②《混凝土用砂石》岩石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高2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60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
4)压碎指标①《建筑用石》类别质量指标(%)卵石碎石Ⅰ类<12<10Ⅱ类<16<20Ⅲ类<18<30②《混凝土用砂石》强度等级质量指标(%)卵石碎石C40~C60≤12沉积岩≤10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12 喷出的火成岩≤13≤C35≤16沉积岩≤16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20喷出的火成岩≤305)密度①《建筑用石》表观密度(kg/m3)松散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2500>1350<47②《混凝土用砂石》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空隙率(%)无要求无要求无要求三、《建筑用石》、《建筑用砂》与《混凝土用砂石》检验方法的对比1、试样处理不一致标准可不经缩分项目《建筑用石》堆积密度、人工砂坚固性《建筑用砂》堆积密度《混凝土用砂石》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2、试验条件不一致标准试验条件《建筑用石》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建筑用砂》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混凝土用砂石》砂、石表观密度试验时,温度保持在15~25℃。
砂、石表观密度试验时,温度保持在15~25℃。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建筑用卵石、碎石》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5~30℃。
《建筑用砂》试验条件标准堆积密度《建筑用卵石、碎石》堆积密度、人工砂坚固性《建筑用砂》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普通混凝土用砂石》可不经缩分项目标准3、摇筛时间不一致标准摇筛时间《建筑用石》粗骨料级配筛分时,要求摇筛时间为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