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控制三台电机顺序启动

plc控制三台电机顺序启动

理工学院课题设计三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班级:B140432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吴勇(B14043227)指导老师:吕光三台电动机的顺序启动摘要本设计运用三台电动机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品,既可输送各种散料,也可输送各种纸箱、包装袋等单件重量不大的件货,用途广泛。

它的控制形式也多种多样,本设计运用plc制,由于PLC为主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等优点,是目前工业自动的首选控制装置,故本设计中采用PLC集中控制的办法,本设计中利用PLC简单可视化的程序,采用了手动的控制方式。

设计要求;(1)某一生产线有7台电机,分别由M1、M2等电动机拖动,(2)自动控制时,按下SB20按钮,机器人的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

在机器人完成移动部件并返回出发点后给指令(Y0)被置为OFF.当操作面板上的X24被置为ON,传送带正传。

关键词: PLC 电动机继电保护目录前言 (2)第一章 plc概况 (3)第二章设计方案 (4)2.1 PLC控制 (4)2.2控制要求 (4)第三章硬件的设计 (5)3.1 PLC选型 (5)3.1.1 PLC的特点 (5)3.1.2 PLC的组成结构 (5)3.2主回路 (6)3.2.1 热继电器 (7)3.2.2空气开关 (7)3.2.3接触器 (7)3.2.4 电动机 (7)第四章软件的控制设计 (9)4.1控制要求 (9)4.1.1 设计的控制要求 (9)4.1.2I/O接线图 (9)4.1.3 I/O分配表 (10)4. 2程序设计流程图 (11)4.2.1根据逻辑表达式梯形图绘制出梯形图 (12)4. 2. 2仿真图形 (14)4.3 系统调试及问题解决 (14)第五章设计总结 (15)心得体会 (15)前言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相比于继电器系统,它性能可靠性高,接线很简单,系统不复杂,易于维护,性能先进,易于改造。

和单片机系统相比,它编程简单,易于掌握,连线简单。

工业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性能先进,但是价格昂贵,系统复杂,对于本系统而言实在是大材小用。

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PLC在皮带机上面的应用,使得皮带机的控制机构变得简单,运行更加可靠,同时维修起来也是十分的简单方便综上所述,本次设计应选择PLC控制更为合理本设计广泛应用在港口、电厂、煤矿、钢铁企业、水泥、粮食以及轻工业的生产线。

即可以运送散状物料,也可以运送成件物品。

工作过程中噪音较小,结构简单。

本设计也可与皮带配合使用构成皮带输送机,可用于水平或倾斜运输。

还应用与装船机、卸船机、堆取料机等连续运输移动机械上。

第一章 plc概况PLC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以在其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在此松下PLC的特点与应用做出阐述。

世界上PLC产品可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美国、欧洲和日本。

日本的PLC 技术是由美国引进的,但日本的主推定位在小型PLC上,在小型机领域中颇具盛名。

某些用欧美的中型机或大型机才能实现的控制,日本的小型机就可以解决。

在开发较复杂的控制系统方面明显优于欧美的小型机,所以格外受用户欢迎。

日本有许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欧姆龙、松下、东芝等,在世界小型PLC市日本产品约占有70%的份额。

三菱 PLC是目前国比较常见的PLC产品之一,其功能完备,性价比高。

三菱的小型PLC有:FP-X、FP0、FP1、FPΣ、FP-e系列等;中型PLC为:FP2、FP2SH、FP3系列PLC等。

三菱PLC的基本特点:(1)超高速处理基本指令只需0.32μs,可快速扫描。

小型PLC,通过高速处理速度0.32μsec,也可对应要求高速扫描的用途。

(2)充裕的大容量充裕的程序容量达到32k步。

注释区域也可以充分保证。

通过超过小型PLC畴的高程序容量32K步,可对应随着将来设备扩展而产生的围广泛的各种应用。

(3)广泛的扩展性I/O最多300点。

可通过功能扩展插件,使扩展围更进一步扩大。

也可控制成本。

还有,利用扩展FP0适配器,最多可连3台现有的FP0扩展单元。

(4)可靠的安全性通过8位密码和禁止上传功能,有效保护程序。

(5)配备USB端口 3通过普通USB电缆(AB型),可与计算机现简便连接。

三菱公司近几年PLC产品,具有指令系统功能强的特点;有的机型还提供可以用FP-BASIC语言编程的CPU及多种智能模块,为复杂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软件支持;FP系列各种PLC都配置通信机制,由于它们使用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具有一致性,这给构成多级PLC 网络和开发PLC网络应用程序带来方便。

第二章设计方案2.1 PLC控制可编程序控制器配备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择,用户不用自已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只须确定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配制和设计外部接线图,同时采用梯形图语言编程,用软件取代继电器电器系统中的触点和热线,通过修改程序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

可骗程控制(PLC)从上个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系统,起初它主要是针对开关量进行逻辑控制的一种装置,可以取代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构成开关量控制系统。

随着30多年来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LC也通过不断的升级换代大大增强了其功能。

现在PLC已经发展成为不但具有逻辑控制功能、还具有过程控制功能、运动控制功能和数据处理功能、连网通讯功能等多种性能,是名符其实的多功能控制器。

由PLC为主构成的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控制功能强大、性价比高等优点,是目前工业自动的首选控制装置。

所以本次设计应选择PLC控制更为合理。

2.2控制要求本次课题是基于PLC三台顺序启动控制程序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根据要求我构想了下面的可行性的控制要求如下(1)某一生产线有7台电机,分别由M1、M2等电动机拖动,(2)自动控制时,按下SB20按钮,机器人的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

在机器人完成移动部件并返回出发点后给指令(Y0)被置为OFF.当操作面板上的X24被置为ON,传送带正传。

(3)要有必要的短路、过载、连锁保护。

第三章硬件的设计3.1 PLC选型3.1.1 PLC的特点三菱PLC的基本特点:(1)超高速处理基本指令只需0.32μs,可快速扫描。

小型PLC,通过高速处理速度0.32μsec,也可对应要求高速扫描的用途。

(2)充裕的大容量充裕的程序容量达到32k步。

注释区域也可以充分保证。

通过超过小型PLC畴的高程序容量32K步,可对应随着将来设备扩展而产生的围广泛的各种应用。

(3)广泛的扩展性I/O最多300点。

可通过功能扩展插件,使扩展围更进一步扩大。

也可控制成本。

还有,利用扩展FP0适配器,最多可连3台现有的FP0扩展单元。

(4)可靠的安全性通过8位密码和禁止上传功能,有效保护程序。

(5)配备USB端口 3通过普通USB电缆(AB型),可与计算机现简便连接。

日本松下电工公司的FP系列PLC可以说是可编程控制器市场的后期之秀,被称为“一匹黑马”。

主要有FP1、PF-M和PF0。

PF0是超小型PLC,是最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其产品地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丰富的指令系统,快速的CPU处理速度,大程序容量,功能强大的编程工具,强大的网络通信功能。

分析要求,可以确定需要2输入点,三台电机需要3个输出点。

设计中最终选择了FP0-C10 的PLC,这种PLC技术成熟,性能好,故障少,价格低廉,对于本项目又留有一定的余量,可以为以后改进留下余地。

3.1.2 PLC的组成结构PLC 的一般结构如下图所示,由图可见主要有6个部分组成,包括CPU(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外设接口、I/O扩展接口。

3.2主回路本次设计因为有七个电动机,必然需要有一些短路过载等保护,继电器、空开的选型后面后详细介绍,具体的主电路接线图如下:3.2.1 热继电器选用JR16B-60/3D型热继电器其中“J”表示继电器,“D”带断相保护相关元件主要技术参数及原理如下:(1)额定电流为20A(2)热元件额定电流为32/43.2.2空气开关市面上的空气开关多种多样,但要点都基本一样:1、空气开关额定电压大于等于线路额定电压2、空气开关额定电流和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大于等于线路计算负荷电流。

3.2.3接触器接触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

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

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

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3.2.4 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JO H80~355第四章软件的控制设计4.1控制要求4.1.1 设计的控制要求(1)某一生产线有7台电机,分别由M1、M2等电动机拖动,(2)自动控制时,按下SB20按钮,机器人的供给指令(Y0)被置为ON。

在机器人完成移动部件并返回出发点后给指令(Y0)被置为OFF.当操作面板上的X24被置为ON,传送带正传。

4.1.2I/O接线图4.1.3 I/O分配表本设计的I/O外围输入电器、输入点、输出电器、输出点的绘制表4. 2程序设计流程图4.2.1根据逻辑表达式梯形图绘制出梯形图4. 2. 2仿真图形4.3 系统调试及问题解决(1)要查接线、核对地址。

要逐点进行,要确保正确无误。

可不带电核对,那就是查线,较麻烦。

也可带电查,加上信号后,看电控系统的动作情况是否符合设计的目的。

(2)检查模拟量输入输出。

看输入输出模块是否正确,工作是否正常。

必要时,还可用标准仪器检查输入输出的精度。

(3)检查与测试指示灯。

控制面板上如有指示灯,应先对应指示灯的显示进行检查。

一方面,查看灯坏了没有,另一方面检查逻辑关系是否正确。

指示灯是反映系统工作的一面镜子,先调好它,将对进一步调试提供方便。

(4)检查手动动作及手动控制逻辑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