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082《畜牧微生物学》考点总结动科082《畜牧微生物学》考点总结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学: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通常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生物类群。
2.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以及与人类、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科学。
(☆☆)3.SPFA:即无特定病原动物,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性的微生物及其抗体或寄生虫的动物。
(☆)4.佐剂:预先注射于机体或与抗原混合后注射能增强抗原免疫性的物质称为佐剂。
5.完全抗原:大分子蛋白质、糖蛋白、脂蛋白、核蛋白等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反应原性,这些抗原成为完全抗原。
(☆☆)6.益生素:又称益菌素,一般是指通过改善肠道内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而对动物起有利作用的微生物活菌添加剂,也称微生物活菌制剂。
7.体液免疫:抗原进入机体后,引起B细胞的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大量集中于血液,也存在于淋巴液、组织液中,通过中和作用或补体、吞噬细胞等协助,特异地消除抗原的过程。
8.免疫系统:是指动物机体内参与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执行免疫功能的一系列器官、细胞和分子。
9.免疫:是指人和动物机体通过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和清除体内抗原异物,维持机体稳定的生理功能。
(☆)10.APC:即抗原递呈细胞,表达MHC-Ⅱ分子,具有摄取、加工抗原,向T H细胞递呈抗原功能的细胞。
11.淋巴因子:又称细胞因子,由机体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分泌的,具有诱导、调节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各种小分子量蛋白质,统称为细胞因子。
(☆☆)12.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应答,产生免疫产物或者能与免疫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13.免疫原性: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免疫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性质。
14.免疫应答:是抗原进入正常机体后,免疫系统中抗原递呈细胞、T细胞、B细胞等对其进行一系列反应,产生免疫活性产物,发挥免疫效应,清除同种抗原的过程。
15.变态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的再次免疫反应。
(☆)16.灭菌:杀死物体中所有微生物,叫做灭菌。
这里指的是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胞、霉菌孢子等。
17.消毒:杀死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叫做消毒。
18.防腐: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叫做防腐或抑菌。
(☆☆)19.GFA:即无菌动物,指体内外不携带任何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20.微生态制剂:是指一类可通过有益的微生物活菌或相应的有机物质,帮助宿主建立起新的肠道微生物区系,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的添加剂。
21.正常菌(常住菌):健康动物体内或体表长期栖居的微生物。
过路菌(非正常菌群):动物的体表黏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孔道,由于长期与外界接触,都有大量的微生物,种类数量不固定。
22.干扰现象:一种病毒感染动物机体(或细胞)后能产生抑制他种病毒再感染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干扰素:几乎所有的细胞受病毒感染后,都可被诱导合成一种小分子的糖蛋白,这种蛋白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作用。
23.烈性噬菌体:增殖后能使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感染菌体后,并不复制,也不使细菌细胞裂解,而是将其核酸整合到菌细胞染色体中去,随着细菌的增殖,噬菌体的核酸也复制遗传下去,可能到某一世代,才能使细胞裂解,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24.化能自养菌:能氧化某些无机物以获得能量的自养菌称为化能自养菌。
化能异养菌:绝大多数能从氧化有机化合物取得能量的异养菌称为化能异养菌。
25.抗体:是浆细胞合成分泌的各类免疫球蛋白(Ig)的总称,是体液免疫中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26.细菌:是一大类个体微小、形态简单、结构略有分化、以二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27.SCP:即单细胞蛋白质,是指单细胞或具有简单构造的多细胞生物的菌体蛋白的统称。
(☆☆)28.血清学实验:检验机体的体液免疫或进行传染病的免疫学诊断,主要用已知的抗原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抗体,或用已知抗体检测相应抗原,这些实验称为抗原抗体试验。
因传统试验采用血清进行,所以又称血清学实验。
(☆☆)29.类毒素:细菌产生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使其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的制品称为类毒素。
二、填空题(☆☆)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间体、细胞浆、核体、核蛋白体和内含物)等,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纤毛、芽孢)等。
(☆☆)2.真菌按其形态分为(酵母菌、霉菌、担子菌)(3.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水、碳素、氮素、无机盐、生长因子),根据细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能力和需要情况,可将细菌分为(自养菌、异养菌)俩打营养类型。
4.青贮的发酵过程根据微生物的活动,大体可分为(耗氧期、微生物发酵竞争期、稳定期、青贮开窖期)四个阶段。
(☆☆)5.生物制品主要分(疫苗、诊断液、疫苗血清)三类。
6.大多数真菌适宜偏(酸或碱)性基质中生长,最适宜PH为(3~6),而细菌则适宜在(碱性)基质中生长,最适宜PH为(7.2~7.6)。
7.细菌是以(二分裂法)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
8.瘤胃微生物包括厌氧(真菌)和(细菌)两大类。
(☆☆)9.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禽类的法式囊)。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系统和鸡的哈德腺)等。
10.病毒的衣克粒的排列方式为(十二面体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符合对称型)。
(☆☆)11.细菌经细菌革兰氏染色后,可分为(两)类,菌体呈现(蓝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细菌,菌体呈现(红色)者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12.霉菌菌丝根据结构可分为两类,即(无隔菌丝)和(有隔菌丝)。
(☆☆)13.麦康凯、伊红美兰等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大肠杆菌能发酵(乳糖),产(乳糖)、(CO2),而绝大多数肠道细菌不具有这一特点而设计的。
14.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微生物除病毒外,有时还有(霉形体、细菌L型)。
15.鸡新城疫病毒(NDV)的囊膜上具有两种突起,分别是(神经氨酸酶突起)和(血凝素突起)。
16.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侵害鸡只造成免疫抑制,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即(对疫苗的应答性降低)和(对其他疾病的敏感性升高)。
17.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分为(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和(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前者主要是由(B)细胞参与,后者主要是由(T)细胞参与。
18.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禽类的法氏囊)。
19.在补体反应结果判定中凡出现溶血现象的判为补反(阴性),反之(阳性)。
20.具有感染性的马立克氏病毒(MDV)的完全病毒主要存在于鸡的(羽毛囊上皮细胞)中。
21.病毒的核酸类型为(DNA或RNA)。
22.细菌毒素中毒主要是指(外毒素中毒)。
23.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饲料中的(氨)和(多肽)合成(蛋白质)。
24.绝大多数有囊膜的病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敏感。
25.动物的免疫球蛋白可分为5类,即(IgM、IgG、IgA、IgE、IgD)。
(☆☆)26.病毒的人工培养包括(鸡胚培养法)、(细胞培养法)和(实验动物培养法)。
27.病毒的对称型是指病毒的壳粒在(衣壳)上的排列类型。
28.原核细胞微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霉形体、立克次体和衣原体)。
29.细菌芽胞中含有的特殊物质(吡啶二羧酸)与钙结合,使芽孢对外界不良理化环境条件有很强的抵抗力。
(☆☆)30.培养基按营养成分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和(营养培养基),按形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31.细菌培养的条件(酸碱度,温度,和气体需求)。
3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33.担子菌的三大特点(担子)(双核菌丝体)和(锁状联合)。
34.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时,(大量繁殖菌体)。
(无氧)时,菌体减少,而发酵产生(酒精)。
(☆☆)35.病毒复制周期分5个连续阶段,即(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和释放)。
36.外界对微生物的影响,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物理因素主要有(干燥)(渗透压)(温度)(光线)(射线)(滤过)等,生物因素包括(共生)(颉颃)(寄生)(协同)。
(☆☆)37.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芽殖)、(裂殖)、子囊孢子形成。
(☆☆)38.霉菌的无性孢子包括:(芽胞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
三、判断题1.每一种病毒都含有RNA和DNA(错)2.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对)3.半抗原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对)4.鲜乳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乳房内部,其次是外部环境(对)5.G-菌镜革兰氏染色后呈红色(对)6.类菌素是细菌内毒素经甲醛溶液脱毒变成的(错)7.芽孢是细菌的繁殖器官(错)8.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都是霉菌的无性孢子(错)9.在培养基中所加入的琼脂对微生物有重要的营养作用(错)10.有的细菌还有核染色体外的DNA,称质粒,它包含一些非细菌生命所必需的基因(对)四、简答题(☆☆)1.什么是青贮饲料?青贮的原理是什么?p186答:青贮饲料是指青玉米杆,牧草等青绿饲料经切碎,填入,压实在青贮塔或窘中,密封,在密封条件下,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而调制成的一种多汁,耐贮存,质量基本不变的饲料。
原理:是在密封的条件下,青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有机酸(主要是乳酸),使青料中的PH降到足以抑制,腐败菌,霉菌及所有微生物活动的水平,从而达到长期保存青贮饲料的目的。
(☆)2.什么是细菌的生长线?分那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答:细菌的生长曲线:以时间为横轴,细菌数的对数为纵轴的曲线,分四个曲线:(1)迟缓期:细菌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菌体增大,合成增加,细菌数量并不增加,碱性染色反应较好,对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质有高度的敏感性(2)对数期:菌体繁殖速度最快,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菌体大小,染色反映均较为典型,对不良理化因数和抗菌药物敏感,该期内病原菌的致病力最强(3)稳定期: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增多,新生均数约等于死亡菌数,繁殖与死亡接近平衡,形态及生理性状常有该病,革兰氏阳性菌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此时期积累多(4)衰亡期: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火菌数,细菌如不移植新的培养基,最后将全部死亡。
形态上常出现衰老型,退化型或自溶,染色不典型3.瘤胃和大肠中微生物的作用各是什么?p66瘤胃微生物的主要作用:①粗纤维的消化。
②蛋白质的消化。
③维生素合成。
大肠微生物的主要作用:①粗纤维的发酵。
②其他有机物的发酵③大肠内的腐败。
④有机物合成(☆☆)4.试述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优缺点。
P175答:①弱毒活疫苗优点:用量少,成本低,接种方便,缺点:研制过程较花时间,保存条件要求严格,大都制成冻干制剂,而且从出厂运输,至现场应用都要冷藏。
②灭活疫苗优点:死苗安全,保存条件没活苗那么严格,缺点:在杀死过程中免疫原性损失较大,通常仅引起有限近体液免疫,因而免疫效果较活苗差,用量大,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