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厌氧消化技术及其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厌氧消化技术及其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致谢
• 岁月如梭,如歌。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求学生活即 将结束,站在毕业的门槛上,回首往昔,奋斗和辛劳成为丝 丝的记忆,甜美与欢笑也都尘埃落定。洛阳理工以其优良的 学习风气教我求学,以其博大包容的情怀胸襟、浪漫充实的 校园生活育我成人。值此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所有关 心、爱护、帮助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美好的祝愿。 • 回想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虽有不易,却让我除却浮躁, 经历了思考和启示,也更加深切地体会了法学的精髓和意义, 因此倍感珍惜。 • 本论文是在导师黄向东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本论文 从选题到完成,几易其稿,每一步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的,倾注了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我向我的老师黄向东表示 深切的谢意与祝福! •
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 厌氧消化过程影响因素
物 料 颗 粒 大 小
发 酵 物 料 pH 值 大 小
挥 发 性 有 机 酸
氨 氮
发 酵 物 料 含 水 率
温 度
物 料 及
物 料 预 处 理
物 料 搅 拌
C/N C/P
总结
• 由于厌氧消化技术具有过程可控制、易操作、降解快、 生产过程全封闭、产物可计量和再利用等优点,特别是随着 厌氧技术的发展,其早期的一些如占地大、处理时间长,管 理复杂和有气味等缺点已经不存在。目前厌氧消化技术在世 界各地应用广泛,而我国目前还缺乏应用于规模化的生活垃 圾处理的实例。一方面我国还没有健全垃圾分类制度,这给 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带来了技术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对于厌氧 消化技术在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还落后于欧洲等西方国家。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能源需求大国,从垃圾中回收甲烷,作 为资源再利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景。虽然厌氧消 化的投资成本比好氧堆肥高,一般高1.2~1.5。但考虑到厌 氧消化技术良好的环境效益,与好氧堆肥相比占地少,大大 减少了温室气体(CHO、C02)和臭气的排放,以及可观的经 济效益,生物气用来发电或供热以及生产优质卫生的肥料, 厌氧消化处理技术比其它有机垃圾处理方法更可行。因此, 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工程中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20世纪50年代中期 出现了厌氧接触反 应器,使处理效率 和负荷都得以显著 提高
20世纪40年代在澳 大利亚出现了连续 搅拌的厌氧消化池, 改善了厌氧污泥与 废水的混合,提高 了处理效率
•
厌氧消化技术最早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中,而在生 活垃圾的处理所占的比例较小。然而自1920年英国农学家 AlbertHoward在印度发明了印多尔厌氧堆肥法以来经过了不断 的技术革新,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湿式完全混合厌氧消化、 厌氧干发酵、两步厌氧消化等为主的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工艺形 式。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主要集中在对生活垃圾中厨余垃 圾以及庭院垃圾进行处理。Jae Kyoung等进行进行了泔脚废物 的甲烷化潜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泔脚废物具有较大的厌氧 甲烷化潜力。在欧洲,利用厨余垃圾产沼气的研究较为成熟, 德国、丹麦等国家发展尤其迅速,建成了一定规模数量的消化 处理厂。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将利用城市垃圾产沼气作为 国家研究课题。近年来,我国在引进欧洲技术的同时,在地方 政府的支持下,也开始进行了工业规模生产。如农户用沼气池, 甚至有些偏远地区采用了效率更低的利用方式,如粪便沤肥、 秸秆还田等,这不仅浪费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而且经过雨水浸 淋,粪便中的有机物会进入周围水体,散发恶臭气体,造成严 重的环境污染。随着养殖场发展的集约化,大型养殖场都建在 城市周边,禽畜粪便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会更加严重。本文从生 物质废物厌氧消化产沼潜力、厌氧消化产沼技术研究和应用等 方面分析我国农村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产沼的需求及发展现状。
感谢您的关注
logo
目录
•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微生物学原 理 • 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历程 • 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 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的优势 • 厌氧消化在处理生活垃圾中的障碍分析 • 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类型 • 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 结 论 • 致谢
有机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微生物学原理
logo
厌氧消化技术及其在生活垃圾处 理中的应用
姓名:樊 鑫 学号:Z08070316 学院:环境工程与化学系 班级:城市水净化技术专业
主要内容
•
厌氧消化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有机固体 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 用,尤其今年来,随着生活垃圾中生物质 废物的增加以及世界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 具有废物处理和能源回收双重效益的生物 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 广泛应用,并已在当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 泛的应用。本文对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 工艺的原理、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概述, 分析了其经济性及应用中存在障碍,并对 我国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和应 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厌氧消化在处理生活垃圾中的障碍分析
• 尽管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 用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通常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费用略 高于好氧堆肥处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不能处理全部垃圾而 仅能处理有机易腐部分,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出水排放之前可 能需要进行达标处理,无疑会增加处理成本。另外生活垃圾 的混合收集方式也会对厌氧消化处理应用带来极大的限制。 鉴于我国垃圾有机成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我国垃圾 收集制度将向分类收集制度方向完善,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的 预处理技术得以发展,未来我国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的发展目 标是低能耗,高产出,投资少,操作方便,运行稳定,具有 较高的发展前景。通过以上分析,建议将来垃圾厌氧技术处 理以生物和机械预处理为前提,采用厌氧发酵,在原料来源 上采用分类收集的垃圾。
厌氧消化技术发展历程
1776年Valta最早从 沼泽中发现可燃性 气体甲烷 1972-1978年荷兰 农业大学的教授 Lettinga等人开发 研制的一项污水厌 氧生物处理新技术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反应器 1896年英国出现第 一座用于处理生活 污水的厌氧消化池, 所产生的沼气用于 街道照明
请输入内容
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 厌氧发酵在我国50年代大办沼气时曾经被广泛 应用,但迄今为止大部分地区处于分散、粗放型 应用阶段。同国外相比我国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技 术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实 验室阶段。如李亚新等人在实验中采用小试规模 的批量反应器和CSTR反应器,对生活垃圾酸性发 酵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刘晓风则主要探索了城市 有机垃圾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吕凡、何品晶等针 对我国泔脚废物的特性研究表明,泔脚废物厌氧 发酵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工艺可行性尚需进一步 确证。
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类型
• 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采 1. 序批式厌氧堆肥工艺(Sebac or Leach-bed Process)(美 用的工艺主要有湿式连续 国); 单级厌氧消化工艺,湿式 2. 干式厌氧消化十好氧堆肥(美 连续多级厌氧消化工艺和 国); 干式连续单级厌氧消化工 3. 半干式厌氧消化十好氧堆肥 艺。其中湿式连续单级厌 (意大利); 氧消化工艺具有发酵工艺 4. 渗沥液床两相厌氧消化(英 简单、工艺流程短、易于 国); 实现全面监控、动力消耗 5. 两相厌氧消化(德国); 少等优点,因此湿式连续 6. 有机垃圾处理工艺(Biowaste 厌氧单级消工艺是今后 Process); 垃圾堆肥厌氧消化处理的 7. 干式厌氧消化十好氧堆肥(美 一个发展方向。目前西方 国); 发达国家进行了生活有机 垃圾的厌氧消化技术研究, 8. 厌氧固体消化器(APSDigester)(美国); 主要包括以下工艺:
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的优势
• 采用厌氧微生物消化把垃圾中的有机质废物转化为沼气, 不仅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能源,还能减少资金的投入、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缓解能源紧张问题和削减CO2排放量。 另外,厌氧消化残渣及出水的农业利用减少了化学肥料的投 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且充分有效的利用垃圾中有机质 实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厌氧消化在密封反应器(消化池) 内完成反应过程,可以有效缩短发酵周期,并保证垃圾渗沥 液和产生的气体不致于泄漏到环境中。同好氧堆肥相比减少 了处理场地土地使用面积及残渣中盐分的含量。厌氧消化处 理生活垃圾还能实现垃圾减量化,减少垃圾最终填埋量,缓 解垃圾产生量增大与填埋用地不足的之间矛盾。厌氧消化可 以解决含水量大不易填埋和焚烧的有机垃圾出路问题。有研 究发现多种难降解、甚至有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质,如含 氮芳香族和含氮脂肪族化合物等,也能够被一些厌氧和兼性 厌氧的微生物降解。因此,厌氧消化还具有消除持久性有机 物污染物的潜力。
第一阶段(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将不溶性大分子有 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水溶性的低脂肪酸,发酵细菌将水溶性 低脂肪酸转化为H2、CH3OOOH、CH3CH2OH等,酸化阶 段料液pH值迅速下降;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专性产氢产乙酸菌对还 原性有机物的氧化作用, 生成H2、HCO3-、CH3OOOH. 同 型产乙酸细菌将H2、HCO3-转化为CH3OOOH, 此阶段由于 大量有机酸的分解导致pH值上升; 第三阶段(甲烷化阶段):产甲烷菌将乙酸转化为CO2和CH4, 利用H2还原CO2成CH4,或利用其他细菌产生甲酸形成CH4. 无论是三阶段理论,还是四类群理论,实质上都是对两阶段理 论的补充和完善, 较好地揭示了厌氧发酵过程中不同代谢菌 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阐明了复杂有机物厌氧消化的微生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