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成为现代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让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更具趣味性和生动性,才会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本文从学生学情、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课堂气氛培养、第二课堂开辟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激活和谐求知欲
现在的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了初中对各科都有深厚的兴趣,但唯独对数学兴趣不高,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经过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充分把握七年级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关键,基础扎不扎实这对以后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拿到数学课本后,一般都会感觉新奇、有趣。
一股想学好数学的愿望是十分迫切的。
这时候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产生深厚的兴趣。
如第一章绝对值那节,可以让学生参与游戏当中来学习,可以请两位同学来配合老师表演,在同一条直线上,教师当原点,同学甲在教师左边,同学乙在教师的右边。
甲乙同时离开教师2步,则甲乙两人到教师的距离都是2,即|±2|=2。
若离开教师3步呢?4步呢?……用比较直观而又通俗易懂的游戏,让学生轻松掌握第一章当中绝对值这个难点。
然后组织学生谈谈对学习数学的一些看法,以及谈谈各自在这一段时间学习数学的方法,
以此来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在变化中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程度。
教师的教学方法够灵活就能充分地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应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尽量让大家能够做到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对于复杂的问题也不必要害怕。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油菜种植的计算,这道例题学生看在眼里会觉得很乱、很杂,数据又多,无以入手。
鉴于这种情况,我采取的方法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
首先要求学生身临其境,把全班分成7组,第1组的同学就当有一亩地的农场主,第2组的当有2亩地的农场主,以此类摔倒,这样每一组的同学都作为农场主,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真的计算一年的产量。
当大家作为小农场主时,当然对于那些计算产量或收入就会算得比较清楚,这时候再引入例题,学生学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了,就这样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兴趣也会得到充分的激发。
三、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数学会觉得很轻松,而有的同学尽管努力,埋头苦干,但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我从兴趣教学兴趣入手,主要谈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要预习。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出示几个问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证明方法是什么?你的证明方法有几种?然后教新课时,可以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对于在预习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给予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预习的习惯。
2.学时要讨论。
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
如在教学“几何题的证明”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在教学中若是碰到问题教师尽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培养大家和作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要总结。
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新授课结束后就得要小结。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加以总结。
课课小结、时时小结,然后到了章节小结,最后还得做阶段性小结。
学生通过经常的小结,可以增强记忆的效果,使认知结构更清晰,学生的知识不易遗忘。
四、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比如学完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再讲一元一
次不等式的解法时,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让大家先回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举个例子如何解:2x+3=5,学生通过动手解答,加强对解法的印象,然后提出如何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如2x+3>5,有了解方法的经验,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来解这个不等式了。
最后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出解不等式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同时老师随时启发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这样大家在对比总结中学会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讲,学生也记不清效果好些。
五、开辟第二课堂,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
七年级数学的新教材的要求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自己自己动手操作,游戏拼图之类的,这就决定了开避第二课堂的重要性。
如上完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一章,我就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课:设计美丽的图案,利用平移,可以设计非常美丽的图案,课前要求学生去准备一些简单的图形,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尽量的自己利用平移来完成美丽的图案。
最后大家交流作品,在操作过程中来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自己的看法。
至于说,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我们大家要致力研究的课题,是我们所有当老师的必做课,希望有机会和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真正到胜任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刘立霞.如何提高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兴趣《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孟凡忠.七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新课程(教研版)》
[3]王申林.提高初中新生数学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