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核算研究意义及存在问题

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核算研究意义及存在问题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核算研究意义及存在问题姚小菊,张文惠,任正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庄050043)[摘要]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是使教育成本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一定管理形式和方法。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构建合理的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机制,努力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文章从成本控制的涵义入手,分析了教育成本及成本控制的意义,指出了教育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教育成本控制存在的措施,旨在控制持续增长的高校教育成本。

[关键词]教育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原则;问题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4.009[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4-0016-021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的现实意义1.1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公平合理的教育成本核算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是实行我国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政策的出发点,有利于促进高教公平的实现。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部门,根据在校学生人均教育成本,规定高校年内经费开支标准和筹措的基本原则”。

可见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指标是合理确定财政拨款和收费标准的重要依据,各高校间成本可比性差,难以满足学生、家长及全社会了解高校教育成本信息的要求。

因此,高教成本要建立一种由国家、个人与社会共同合理分担与补偿的机制,首先就必须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为其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1.2有利于教育投资的需求任何投资都是以得到合理回报为目的的,教育投资也是一样。

政府通过投资,希望有一批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才;社会和企业通过投资,希望培养一批专门人才,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家长和个人通过投资,希望能学以致用,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这些投资人在作出决策前,必须利用教育的相关信息,对投资前景进行预测,避免盲目性,其中重要的信息之一就是教育成本,所以,要全面实施教育成本核算,加强财务管理,以使投资得到必要的补偿。

1.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我国高教经费既有严重的短缺的一面,又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一面,教育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比如,师生比偏高,规模效益差,人力资源使用效率低;离退休职工人数过大,非教学人员在教职工中所占比重偏大,高校人员经费支出比年年攀升,真正用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资源偏小;各院系(部)设备重复建设多,闲置设备教多,使用率不高等。

造成这些人、财、物的极大浪费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高校成本核算与管理滞后,未树立起教育成本观念,忽视经济效益。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必须引入成本核算与管理机制,合理确定全校办学规模,对各院、系、部定编、定岗、定员,并在全校范围内合理调配教学办公设施和设备及物资,使校内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

1.4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高校管理制度出现“所有者缺位”,即出资者主要是国家,国家不要求得到资产偿还,也不分享经济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

而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有些高校尽管已经开始重视办学成本问题,但计划经济体制意识仍然存在,资金管理意识淡薄,财务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核算内容简单化,没有研究数据间的内在联系;财经纪律不严,过分强调领导财权的运用,忽视相应的经济责任,即使建立了分级责任制,也没有落实等等。

因此,高校应将教育成本核算与考核指标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使成本与绩效相匹配,增强成本的可比性和可分析性,为决策者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人、财、物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研究和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高校应重视教育成本的控制,加强成本管理,力争以最少的教育资源消耗,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

只有这样,高校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5有助于提高抗风险能力与偿债能力市场经济的确立和运行,高校面临着我国国内经济转轨带来的严重挑战,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和资源配置的“扶强”特性,使得高校间竞争更加激烈。

高校为了获得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必须有效地控制各院、系、行政部门的成本费用,降低教育成本,从而降低保本点,扩大安全边际,增强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

现在许多高校都与银行开展了“校银合作”,通过贷款来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有些高校向社会筹集资金,形成教育经费,以弥补政府对高校教育投入的不足。

由此可见,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控制能够更加充分发挥教育财务管理的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筹集到更多的经费。

1.6有利于对教育资源使用实施有效监督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而高等教育又是重中之重。

国家之所以斥巨资投资高等教育,目的就是在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协调一致而达到此目的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确保高等教育能够按社会需要协调发展。

所有这一切,都依赖国家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

因此加强对高校内部管理的监督职能,是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只有保持正常的教育发展秩序,建立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高校才能步入整体协调发展的轨道。

教育财务监督是一种经济约束。

从教育成本控制的角度对高等教育事业进行必要的监督,是整个教育行政管理监督管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高校经济行为和资金运动的控制和监督,使学校各院、系、部门的经济行为处于法制和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通过对节[收稿日期]2012-12-06[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103278)。

[作者简介]姚小菊(1971-),女,河北定州人,石家庄铁道大学高级会计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成本会计。

中国管理信息化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13年2月第16卷第4期Feb.,2013Vol .16,No .416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省行为进行奖励,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进行处理和制裁,使整个高校内部形成正确的导向,产生巨大的激励或约束作用,督促各部门和个人努力改进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2高等教育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2.1成本控制认识偏差成本控制没有得到高校的青睐,成本控制过程参与人员缺乏,根本没有进行成本全过程控制,也没有对执行人员的绩效考核,只是将预算交与执行。

没有任何员工的参与,完完全全是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职能责任中心人员的事,导致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大部分高校都实行“大收入,大支出”的管理模式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预算原则,这种状况只注意了收支平衡却忽视了支出的合理性和经费的使用效益。

2.2成本控制工作基础不规范成本控制的实施措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性工作,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统一归口的成本管理部门及统一的管理人员,成本控制的难度很大、高校各级单位成本的界限划分不明,成本交叉占用的现象严重,已经到了难以分解的地步,某些收支手续欠缺,甚至最后只能销账,这些无疑给成本控制增加了难度。

2.3预算成本控制执行力度不够预算缺乏合理性,成本控制的基础是预算,然而,各部门的预算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盲目进行,缺乏依据,同时编制的时间不合适,预算的内容存在缺陷。

成本预算的编制中,高校内部各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信息不对称使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和实际成本出入很大,而且经常是一刀切。

没有充分地使用基础资料,编制出的预算很难以对成本起到事前的控制作用,且缺乏应有的跟踪监督机制,往往预算控制一经下达,便不再问津,没有起到实际控制作用。

2.4人力资源成本偏高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有不少高校仍然存在着为数众多的冗员,教职员工缺少流动,只进不出,只升不降,越来越多的闲杂人员使学校人员经费不断增加。

后勤行政人员与教师的比例大大超过国外,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不超过40%,这种结构布局,影响了本来就少的教育经费的集中使用。

后勤行政人员的过度膨胀,造成教师经费支出中,管理人员支出比重过高,教育成本增加。

2.5资产浪费现象严重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绝大多数高校没有统一归口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统一的管理人员,往往是谁使用谁就是管理者。

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序的管理,缺乏目标成本管理的意识,不注重勤俭节约,加入了成本开支,造成固定资产闲置和浪费,而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的混乱现象更是严重,校内团体、教师、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随意使用学校名称的现象十分普遍,知识产权的管理也很不健全,对教师及科研人员从事的科研活动不能实施有效的成本监控,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6成本控制范围有限高校成本控制中一般只关心日常的支出,没有统一的控制标准,针对不同人,不同项目会有处理的差异,仅仅针对职能部门为责任中心成本控制,没有全校性的控制,如果说存在全校性的控制,也只是各个责任中心的叠加,不是以学校为整体的系统控制。

更没有将学校成本支出的上游与下游作业纳入成本控制范围,不利于全面的成本控制。

因而缺乏高校成本控制的整体规划且过分注重目前的情况而没有过多考虑长远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1]布鲁斯·约翰斯通.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财政与政治[J ].比较教育研究,2002,23(1).[2]孟东军,张美凤,俞华锋.社会捐赠在我国高校成本分担中的现状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2,23(6):50-52.[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任晓萌.高校教育成本控制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5]康玉超,杨洛新.高校开展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问题和对策研究[J ].科技创业,2009(8).[6]韩英.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失控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7]肖慕鸿,张帆.浅议高校成本控制[J ].新西部:下半月,2010(6).[8]张华,周志文.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控制探讨[J ].商业时代,2008(21):63-64.[9]张建初.试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J ].苏州大学学报,2009(1)............................................通信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讨刘红星(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北京100033)[摘要]通信行业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企业的特点就是固定资产规模大,数量多。

在通信业改革、重组的发展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要想在行业竞争中生存壮大,必须要加大技术设备的投入,若企业在行业中趋于弱势,资源投入有限,利用现有资源,盘活闲置资产,避免重复建设,是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的重要举措,这就给企业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带来更高的要求,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日常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