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工13秋《房屋建筑学》辅导资料一

大工13秋《房屋建筑学》辅导资料一

房屋建筑学辅导资料一
主题:第一章概论
学习时间:2013年9月30日-10月6日
内容:
【注】在辅导资料中,相关知识点后面标识了考查形式,同学们学习时,可以根据相应考查形式自己掌握知识点的识记程度。

这周我们将学习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中的第一章概论,来初步了解民用建筑的分类及建筑设计的内容、过程等。

一、学习要求
本章的学习要求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
1、了解民用建筑的分类、建筑设计的内容及过程;
2、掌握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设计的依据。

基本概念:建筑模数、风向频率玫瑰图。

知识点:民用建筑分类、建筑设计的阶段、建筑设计的要求、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模数、风向频率玫瑰图。

二、主要内容
第一章概论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建筑物按照它们的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即工业建筑、农业建筑;非生产性建筑:即民用建筑。

(考查形式可以为填空题)
民用建筑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又可以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1、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它们有住宅、公寓、宿舍等。

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物,公共建筑按使用功能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一些建筑类型:(考查形式可以为选择题,需要知道每种建筑属于哪种建筑类型)生活服务性建筑:食堂、菜场、浴室、服务站等;
文教建筑:学校、图书馆等;
托幼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等;
科研建筑:研究所、科学实验楼等;
医疗建筑:医院、门诊所、疗养院等;
商业建筑:商店、商场等;
行政办公建筑:各种办公楼等;
交通建筑:车站、水上客运站、航空港、地铁站等;
通讯广播建筑:邮电所、广播台、电视塔等;
体育建筑:体育馆、体育场、游泳池等;
观演建筑:展览馆、博物馆等;
旅馆建筑:各类旅馆、宾馆等;
园林建筑:公园、动、植物园等;
纪念性建筑:纪念堂、纪念碑等。

各类建筑物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规模、重要性和使用性质,确定建筑物在使用要求、所用材料、设备条件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并且相应确定建筑物的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

(二)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我们在接触平、立、剖面设计之前,先对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1、建筑设计的内容(平面功能、空间功能、建筑形象)
房屋的设计,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设备设计等几部分,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配合。

2、建筑设计的过程及设计阶段(考查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建筑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二个阶段,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也有采用三个设计阶段,即在二个设计阶段之间,还有一个技术设计阶段,用来深入解决各工种之间的协调等技术问题。

设计准备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过程和各个设计阶段具体分述如下:
①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这一阶段需要熟悉设计任务书,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②初步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了解初步设计的图纸和设计文件。

③技术设计阶段(扩大初步设计)
④施工图设计阶段
需要了解施工图设计的图纸及设计文件。

(三)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建筑设计的要求(考查形式为简答题或多选题)
①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

②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

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建造房屋是一个复杂的物质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在房屋的设计和建造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节省劳动力,节约建筑材料和资金。

房屋设计的使用要求和技术措施,要和相应的造价、建筑标准统一起来。

④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建筑物是社会的物质和文化财富,它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们对建筑物在美观方面的要求,考虑建筑物所赋予人们在精神上的感受。

⑤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单体建筑应符合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

建筑物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2、建筑设计的依据(考查形式为简答题或多选题)
①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建筑物中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门洞、走廊、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至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之际或间接有关,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物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人体尺度和人体所需的空间尺度请大家关注教材14页的图。

人体工程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愈来愈广。

②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们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在它们近旁必要的活动空间,是考虑房间
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③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对建筑物的设计有较大影响。

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等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的重要因素,雨雪量的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也有一定影响。

在设计前,需要熟悉当地上述有关的气象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

风向频率玫瑰图,即风玫瑰图,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八个或十六个罗盘方位表示。

玫瑰图上所表示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

④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壤特性和基地耐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都有明显影响。

坡度较陡的地形,常使房屋结合地形错层建造,复杂的地质条件,要求房屋的构成和基础的设置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

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在烈度6度及6度以下地区,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影响较小。

9度以上地区,由于地震过于强烈,从经济因素及耗用材料考虑,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尽可能避免在这些地区建设。

房屋抗震设防的重点,是对7、8、9度地震烈度的地区。

地震区的房屋设计,主要应考虑:(考查形式为简答题或多选题)
(①)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

(②)房屋设计的体型,应尽可能规整,简洁,避免在建筑平面及体型上的凹凸。

(③)采取必要的加强房屋整体性的构造措施,不做或少做地震时容易倒塌或脱落的建筑附属物。

(④)从材料选用和构造做法上尽可能减轻建筑物自重,特别需要减轻屋顶和维护墙的重量。

⑤建筑模数和模数制(需要理解并掌握,重中之重)
建筑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

根据国家制定的《建筑统一模数制》,我国采用的基本模数M=100mm,同时由于建筑设计中建筑部位、构建尺寸、构造节点以及断面、缝隙等尺寸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分模数、扩大模数等,应用在不同方面。

1/2M,1/5M,1/10M各分模数适用于各种节点构造、构配件的断面以及建筑制品的尺寸等;
1/20M,1/50M,1/100M各分模数适用于成材的厚度、直径、缝隙、构造的细小尺寸以及建筑制品的公偏差等;
1M,3M,6M等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适用于门窗洞口、构配件、建筑制品及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和层高的尺寸等;
12M,30M,60M各扩大模数适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和构配件的尺寸等。

(四)本章思考题
1、建筑设计的要求是什么?
2、建筑设计的依据有哪些?
3、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意义何在?
4、基本模数、分模数、扩大模数的含义和使用范围是什么?
5、什么是风向频率玫瑰图?
三、例题及答案
1、下列不属于分模数数值的是()。

A、10mm
B、20mm
C、30mm
D、50mm
答案:C
试题分析:分模数有1/2M,1/5M,1/10M,1/20M,1/50M,1/100M,M=100mm,所以30mm属于分模数数值。

2、在风向频率玫瑰图上一般用()表示夏季主导风向。

A、虚线
B、点划线
C、细实线
D、粗实线
答案:A
3、下列建筑中,属于观演建筑的是()。

A、展览馆
B、体育馆
C、博物馆
D、纪念堂
答案: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