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100T/D生活污水处理方案1、综述煤矿每天最大生活污水消耗量为100m3/d,所以,设计一套5 m3/d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生活污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厨房洗涤、厕所用水,洗衣机排水,淋浴用水等。

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纤维素等;还含有氮、磷、硫等无机盐。

另外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多种微生物和病原体(如病菌和病毒)。

新鲜的生活污水中,细菌总数在5×105—5×106个/L之间。

生活污水中悬浮物质浓度一般在200—400mg/L,却多为无毒物质。

生活污水处理量为100m3/d,经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回用用于绿化或灌溉。

本设计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明确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设计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设计依据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2.2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5—88);2.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1);2.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2.5 《煤炭工业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0426—2006);2.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7 《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3、设计原则3.1 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耐腐蚀、强度高;3.2 污水处理工程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用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3.3 污水处理工程不产生二次污染;3.4 主体设备采用地理式钢结构;3.5 总结以前类似处理工艺并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

4、水质水量及排放要求4.1 设计水量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每天最大污水排放量为Q=100m3/d,考虑最大排量设计流量5m3/h。

4.2 水质4.2.1 设计进水水质生活污水进水水质指标大致为:设计进水水质4.2.2 设计出水水质设计出水水质为:4.3 去除率预测各构筑物段去除率预测见下表:污水处理工艺方案1、工艺流程选择根据污水来源及水质分析,可以看出污水的可生化性很好,因此宜进行生化处理,由于来水时变化系数较大,因此应设调节池,以调节水量、均匀水质,减少后续处理设施的冲击负荷,保证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

对于污水处理系统,应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消毒的方法处理,即一级处理+二级处理方法。

一级预处理一般为物理方法,包括化粪池、格栅池、调节池、沉淀池等构筑物。

二级生化处理为A/O工艺,包括兼氧池(A生化池)和接触氧化池(O生化池)。

A生化池系利用异养型微生物以去除NH3-N为主的构筑物。

污水中除有机污染物之外,还有一定量的NH3-N,而中水回用水标准中除对CODcr 、BOD5、SS有具体要求外,对氮亦有所要求,所以必须考虑除氮,而A生化池可以利用原水的含碳有机物与O生化池的回流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共同作用,便可完成去氮任务。

同时宜有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池内设有比表面积大、不易堵塞的立体填料,可聚集大量的微生物。

O生化池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其特点是(1)体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2)生物活性高,曝气系统设在填料下,不仅供氧充分,而且对生物膜起到搅动作用,加速了生物膜的更新,使生物膜活性提高;(3)较高的微生物浓度,由于填料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好,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因此有较高的容积负荷;(4)污泥产量低,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5)出水水质好而稳定;(6)挂膜方便;(7)动力消耗低。

生化池之后还需要进行固液分离,然后经消毒后达标排放。

2、工艺流程、3、工艺流程说明污水经排污管道进入格栅池,池内设格栅以去除较大颗粒悬浮物,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污水经格栅后自流到调节池,在调节池中进行水量调节和均质,池中设置预曝气系统,但间歇瞬时供气,既可防止水质厌氧发臭和悬浮物不沉淀,又可以在不增加设备停留时间的情况下去除一部分污染物,减轻后续设备的进水负荷。

污水经调节池后用泵提升至A 生化池,在A生化池中去除了部分氨氮和降解一部分有机物后,自流至O生化池中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氨氮进行硝化。

O生化池又兼做沉淀池,池底的潜污泵将生化池中脱落的生物膜和悬浮物等杂质排至污泥池中,清水则流入消毒水池中进行消毒后达标排放,污泥池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进行再处理。

剩余污泥较少,可酌情定期清理。

4、生活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4.1 布置原则1)尽量符合进水、出水的总体方向。

2)有利于工艺流程水流的顺畅、简捷。

3)按不同功能,分区布置。

4)考虑近期工程与远期工程的协调、合理衔接。

5)考虑与周边道路的衔接。

6)考虑整个厂区的安全要求。

7)考虑厂区主导风向和建筑物的朝阳性。

8)考虑生活污水处理厂防洪要求。

4.2 总平面布置依照以上布置原则,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按进出水方向布置。

考虑利用现有附属设施和进出道路,整个处理站用环状道路连通。

5、污水厂高程设计1)高程确定遵循如下原则:对比构筑物标高相应的开挖土方量,抗浮处理费用及运行费用,采用综合费用相对合理的高程线。

2)处理构筑物设计高程确定:估算生活污水处理厂各构筑物水头损失,并综合考虑上述原则,初步确定生活污水处理厂各处理构筑物。

6、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根据各矿的实际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污水处理量和服务年限等因素可设计成采用一体化钢板模块污水处理设备,具有应有以下特点:1、可埋入地表以下便于冬天保温;2、无污泥产生;3、对周围无影响;4、操作简单、维修方便;5、工艺新、效果好;6、使用寿命长;7、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

6.1 格栅集水池功能:由于生活污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悬浮杂质和漂浮物,为防止对调节池中的污水泵产生危害,在格栅池内设置自动机械格栅,用以隔除、拦截污物。

6.2 调节池功能: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波动性较大,水质水量的变化对废水处理设备,特别是生物处理设备正常发挥其净化功能是不利的。

为此设置调节池,用以进行水量的调节和水质的均和。

6.3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一体化处理池钢板模块式污水处理设备其主要处理手段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共有六部分组成:(1)格栅集水池,内设粗机械格栅和细机械格栅一套。

(2)调节初沉淀,调节池兼做初沉淀池,该池为坚流式沉淀池。

污水在沉淀池的上升流速为0.6—0.7毫米/秒,沉淀下来的污泥用潜污泵提至污泥池。

(3)接触氧化池:包括A生化池和O生化池,即厌氧池和好氧池。

初沉后的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池分为三级,总停留时间为6小时以上,加强型设备接触氧化时间可达8小时,填料为新颖梯形填料,易结膜,不堵塞,填料比表面积为160m2/m3,接触池气水比在12:1左右。

其中O生化池又兼做沉淀池,排泥采用污泥泵提升至污泥池。

(4)消毒池与消毒装置:消毒池按规范:“TJ14—74”标准为30分钟,采用化学法制取二氧化氯的消毒方式,消毒装置能根据出水量的大小不断改变加药量,达到多出水多加药,少出水少加药的目的。

(5)污泥池:初淀池、O生化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气提升污泥池内进行好氧消化,污泥池的上清液加流至调节沉淀池内进行再处理,消化后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

(6)风机房、风机:风机房设在消毒池的上方,风机房进口采用双层隔音、进风口有消声器、风机过滤器,因此运行时无噪音。

7、电气控制污水处理系统电控装置采用集中控制,主要以控制调节池中二台潜污泵和高中底信号、而沉池的二胎污泥(污水)回流泵、及好氧生化系统二台风机,调节池中水泵及生化系统中的风机均为一用一备定期互相切换工作,污泥泵定期回流污泥。

在控制面板上设有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必要时(如维修等)可切换为手动控制。

调节池的启动受浮球控制,浮球开关由全密封的玻璃结构水银构成,外部泡沫塑料作载体。

浮球根据水池液位分三只,受PLC控制柜的控制。

回流泵与调节池提升泵进行联锁控制。

调节池:(1)当池内水位过低,(在停泵水位以下),池中二台水泵均无法启动。

(2)在正常运转中使用水泵为一台。

(3)当池中水位过高,(在报警水位以上),池中二台水泵同时启动,并配备声光报警系统。

(4)好氧池风机二台,在6小时内自动交替切换使用,在调节池水位过低达停泵水位时,生化池工作风机保持每隔30分钟状态。

当调节池水位达中水位时风机及水泵继续正常工作。

(5)沉淀池污泥采用泵排泥,定期排至污泥池中,排泥用潜污泵控制,并配以时间继电器,时间可根据要求设定。

(6)回流污泥由潜污泵定期从污泥池提升,回流至缺氧池。

(7)回流硝化液由重力回流以100%的回流比定量以5 m3/h的流量由好氧化池回流到缺氧池。

(8)调节池的液位与水泵联动工作。

(9)动力线采用厚壁焊接钢管,管子连接必须焊跨接,良好接地。

所有配出线用BRV 塑铜软线,信号线用KVV型电缆。

(10)各类电器设备均设置电路短路和过载保护装置。

8、防渗措施本污水处理站中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的池,为了避免地下水渗入或污水渗出,钢筋混凝土采用防渗设计,并在混凝土池内壁用20mm厚1:2水泥浆粉刷,池外壁用851防水涂料,保证设备本体耐腐寿命,以防止二次污染。

9、通风排气由于接触氧化池及污水调节池、污泥池都需充氧曝气,因此曝气后溢出水面的气体有一定的异味,缺氧池也会产生一定的异味,如不加以排除,势必影响周围环境。

故在接触氧化池、缺氧池、污水调节池及污泥池池顶设置排风管,引至高楼顶部排放,或可用活性碳颗粒吸附去除。

从而避免了周围环境产生异味。

风机房、电控室应设有新鲜空气的入口。

10、降噪措施本污水处理站最主要的噪声来源是鼓风机,为此我们采用一系列措施降低噪声。

本污水处理站采用百事德(日本)的低噪声罗茨鼓风机。

该风机采用台湾先进技术,具有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本体噪音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的特点。

在风机基础下设置隔振垫,并在风机进风口上安装消声器,在出风口上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以减少振动产生的噪声,同时在风机房内壁进行防噪处理,空气管道流速采用较低值,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

以上一系列的措施,污水处理站的噪声可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二类标准,白天≤60db,夜间≤50db。

11、污泥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排入污泥池中进行好氧消化以提高污泥的稳定性,降低污泥的体积,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较少,隔二三个月左右清除外运一次。

清泥时由市镇外协单位用吸类车抽吸外运,保证了污泥的可靠出路。

12、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清单12.1 土建构筑清单主要构筑物一览表主要设备一览表本处理系统技术装备总装机功率:11.85kw ,用电功率:6.30k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