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南金矿开采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摘要】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 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林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经济林有核桃、苹果、柿子树等,其中核桃产量居全国前五位,素有“核桃之乡”之美誉.同时矿产资源丰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金矿开采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迅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给当地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2012年西北工业大学星星火环保社团组织了第四届暑期绿色营“走进洛南,关注采金矿对环境和生态破坏”项目,对当地因金矿生产导致的居民生活和环境破坏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商洛市洛南县概况。
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商洛地区东北部,素陕西“东南门户”之称。
全县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洋芋等,是陕西商品粮基地县;森林覆盖率为51%,林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稀有树木有水杉、雪松、青檀、银杏等。
经济林有核桃、苹果、柿子树等,其中核桃产量居全国前五位,素有“核桃之乡”之美誉;县境内可以利用的中药材有420多种,年产量250万公斤;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和正在利用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铁、铅、铜、煤、钾长石、石灰石等30多种。
其中钾长石储量8700万吨,居全国第一,黄金产量居全省第三,金属钼理论储量23.5万吨,年产钼精粉900吨。
铁矿石储量1200多万吨,生铁质量优良,素有“小本溪”之称。
洛南交通便利,是陇海线和312国道两大交通大动脉的连接点。
境内公路成网,村村相连,四通八达,投资近3亿元的洛洪二级公路洛南段已经建成,剩余路段正在加紧施工。
国际、国内通讯便捷,程控电话、无线通讯和寻呼网络覆盖城乡。
电力供应充足,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城电网改造,是陕南率先实现村村通农电的县份。
二、洛南县矿产资源概况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属商洛市。
是商洛市唯一黄河流域县,森林覆盖率在 90﹪以上。
该县以农业为主,地质成矿条件较好,矿藏资源丰富,经地质普查勘探,探明矿藏有 34 种。
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和东南部。
洛南县共有开采矿山企业 102 个,勘查项目 48 个,勘查总面积 506.71 平方公里,已形成了黄龙钼矿区、小秦岭金矿区、黑山铁矿区、石门——巡检——驾鹿硅石矿区等主要采矿区,其中黄龙钼矿区是陕西省第二大钼矿区。
三、洛南县金矿开采情况。
洛南县金矿开采已达二十余年,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开采,现在金矿开采已经基本接近中后期。
而且通过我们的走访,发现洛南县的金矿开采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该县的金矿企业规模参差不齐,有陈耳中金公司那样的国有大型企业,同时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采矿企业。
一些企业由于缺乏资金以及技术落后,开采很不规范。
同时由于效益低,它们没有能力建立配套的设施来处理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废渣以及由此引发的水污染问题。
而且矿主之间的相互转让也给政府监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很多地方还存在严重的采矿权纠纷问题。
有的企业甚至没有获得开采资格而进行偷采,而这些企业根本没能通过环评。
由于多重原因,这些企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四、金矿开采对环境影响情况。
金矿开采使得洛南县矿区千疮百孔,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以下分两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论述。
环境污染主要有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土壤污染及重金属的污染。
生态破坏主要有由采空区,地表裂缝、滑坡、崩塌,地下水污染,水土流失,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
1、环境污染:1)水污染。
洛南县分属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黄河流域占全县总面积的96.5%,长江流域占全县的3.5%,在金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水,主要包括矿洞废水污染,选矿厂污水,居民生活垃圾污染。
A.矿洞废水污染,在开采金矿石时,需要沿金脉位置打钻,开井,取石,炸药使用后的残留物溶解到水中,沿山岩渗入地下或是流入河道,直接污染了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B从选厂排出的尾矿还有一部分水分,排放到尾矿坝之后,经过沉淀,大部分水会沿涵洞流出排入河道。
从洛南县环保局我们了解到,尾矿坝要有双关双泵废水回收利用系统,位于陈耳镇的陕西鑫元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目前商洛市最新进的尾矿坝,基本达到无污染排放。
2)土壤污染。
A.开矿产生的大量废渣很多直接堆积在农田上,占用耕地资源B. 大量矿渣覆盖在土壤表面,改变土壤结构和质地,导致土壤结构不良,粉粒含量减少,砂砾增加,尾矿土壤基质过于坚硬,土壤持水、保水、透水能力发生变化,土壤肥力降低。
另一方面因矿产资源采掘不当而使废弃采矿地大量裸露,并通过水流等途径污染农田,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威胁人类健康。
3)大气污染。
A.在粉尘作业场所的劳动者主要通过呼吸道将漂浮在空气中的生产性粉尘吸入到人体支气管和肺部,长期吸入粉尘会发展为尘肺。
B.尾矿粉中含有很多药剂,在风化过程中极易溢出某些有害气体,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大气。
4)噪音污染。
由于洛南县天然的地理条件,多山少平地,再加之树木的吸噪作用,虽然开矿使用很多大型钻井设备,不过对居民生活影响不是很大。
2、生态破坏:1)对植被破坏采矿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扰动地表,改变地形,破坏了原地表景观,加剧了水土流失2) 地质破坏金矿所在地区全部是岩石结构,开矿钻井多为竖井和水平井,距地表有一定距离,引起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从入户访谈和政府访谈的结果中看,洛南县金矿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很少。
3)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金矿开采对植被损害是毁灭性的,造成矿区植被的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严重减少,群落结构简单化。
3、生态修复:对于废弃的矿渣堆和废弃的矿洞,要经过严格的正规的处理,一般需要进行土地复垦,但是经过考察,极少有矿区在开采完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
五、县政府的措施针对由采矿引发的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采访了洛南县环境保护局。
环保局的一位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了解到县环保局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努力,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①对新的开采申报项目加强环境评估的要求,要求更加严格,从来源上制止污染。
例如要求其采取双关双泵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回收利用。
要求对水的循环利用率必须达到85%以上。
②对没有审查合格的企业要求其补办环境评估的报告以及其他相关手续,否则不允许其继续开采。
环评要对废水、废渣、噪音、大气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③加强对金矿企业的管理与监察,定期检查矿区以及尾矿坝,对水质等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④进行专项行动“百日环境安全排查”,排除安全隐患,整治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
⑤对污染进行治理,关闭规模小,污染大的小企业,建立生态区、环保重点区。
例如对全县最大的钼矿企业九龙矿业公司进行环境整治,大大较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具体措施包括修筑拦渣坝,植树防护,修建污水处理厂处理采矿产生废水,并要求其达标后才能排放。
⑥洛南县正在积极筹划创建生态县,该项目是由西安市长安大学进行规划的。
⑦完善体制建设。
例如下属一个环境监察大队,专门负责对企业的监测,并定期公开相关数据,整个监测和治理的机制比较完备。
另外还有抢险突击小分队,应对一定的安全突发事故⑧是加强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专栏板报、广播、传单、标语等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环境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印发《关于加强矿山废弃坑道安全监管通告》2000余份,在全县各非煤矿山和废弃坑道进行张贴。
营造舆论氛围,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
六、居民对措施的看法通过我们的入户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对政府的政策并不了解,还有一些政策没有落实到实处。
由此可见政府有关部门还需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对有关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七、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建议1存在问题A开采及管理方面一是因矿产资源整合工作涉及到国有资产、股份制资产、个人资产的重新分配,影响到有关企业的切身利益,导致一些矿权人对资源整合明则赞同支持,实则设障阻碍,资源整合工作难以快速推进。
二是由于采矿证颁发采取国、省、市、县四级发证,而探矿证颁发实行国、省两级发证,洛南县又地处陕西东南门户,东与河南省卢氏、灵宝交界,北与渭南华阴相连,在新一轮矿产资源整合中,对于由部发证横跨两省、由省发证横跨两市的探矿权实施整合,还存在一定体制障碍。
三是由于洛南县一些矿山企业,经过近30年的开采,原提交储量已近枯竭,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都处于自探增储阶段,储量情况不明,加之经过近30年的投资,形成了大资产、小资源的格局,资产处置难直接造成了资源整合难。
B生态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意识到生态恢复的重要性,大部分企业对尾矿、矿渣、矿洞和尾矿坝没有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缺少综合治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
2提出建议A开采及管理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提高矿权设置门槛,避免矿权设置过多。
二是建议在资源整合期间,不再设置新的矿权。
对自2005年8月国家开展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实施资源整合工作以来,已整合的矿区和已列入拟整合的矿区周边不再设置新的矿权,如发现有新的资源应按照相关规定优先配置给新整合的矿山企业,以提高整合实效,为整合后组建的企业稳步发展壮大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建议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的执行力度,严格执行规划调整和修编的法定程序。
特别是在新设探矿权、采矿权时,应符合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四是建议科学设置矿业权。
在严格执行规划的基础上,应根据市场供需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投放矿权,并一律按照招拍挂方式出让矿权,严格控制协议出让范围,设置新的矿权应征求矿产地辖区人民政府意见,严格审核准入者的资质条件,严防高价值矿权低价出让和国有资产流失。
五是建议加强对跨界矿产资源整合的统一协调,以破除行政区划制约,努力以更大视野推动大整合、促进大发展。
B、尾矿治理的几点建议一是尾矿库选址必须合理 这是治理、利用尾矿库的基础。
二是用完的尾矿库立即覆地造田。
一般覆土厚度要在400-600毫米以适用种植 使尾矿不再污染。
三是种植能覆盖坝面的植物 如枝叶稠密、根茎发达、繁殖容易的植物 能保土固堤 达到彻底的治理效果。
四是对金矿尾矿 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谁污染谁治理 谁开垦谁利用 奖罚兑现 保证尾矿治理的顺利实施。
C生态恢复建议1.建立“人工修复”和“自然演替”相结合的尾矿植被恢复模式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矿区生态环境损害防治体系2覆土造田。
在土壤比较充足的地区可采用压10-20厘米土的方法而后进行种植,覆土造田,扩大耕地面积,这种方法适用于呈山谷形的尾矿库。
多年来,这种方法已得到肯定。
但也有因压的土层较薄,造成粉尘二次危害的。
3是利用有机废弃物对金矿尾矿粉尘采取可降解性固化、封闭,选择适当种子和基质使植物迅速发芽、成长以达到植被利用目的。
4是利用尾矿开发建筑材料。
八、个人感悟其实,在去调研之前,我一直觉得不太值得,一两个人应该可以解决的事情却要如此兴师动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