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人们对移民潮中人才流失的看法

关于人们对移民潮中人才流失的看法

关于人们对移民潮中人才流失的看法的实践调查报告(时间:12:00PM 地点:九舍217宿舍事件:夜谈事件具体过程如下……)
…大家结束了上一个话题的讨论,歇息一会,正想下一个话题是啥…一声咳嗦打破宁静
康:“你们知道吗,我们村里有这样一个大学生。


康率先挑起话题,众人好奇,“什么样的大学生”。

康:“这个人从小到大成绩都很牛叉,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后来又以优异成绩公费留学,出国深造,”康停顿一会,“然后呢?”众人发问,康接着说,“然后他移民国外,国外学习国外工作,年薪三十多万美元”。

众人惊呼:这人看起来太有才了。

“可是”,康提高嗓门,“他家里人并不快活,自从他儿子移民国外,村里人就议论纷纷。

他父母都是老师,吃的是国家的钱,他呢,从小到大又是在我们那里接受教育的,国家对西部的教育投资优势非常之大,也就是说,他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是国家掏的钱,包括公费留学这事。

现在他学成了,居然还不归国,不为国家建设献一份力,在国外定居,国外工作,为别国效力。

这样,村里人就看不惯了,议论纷纷”。

“肥水不流外人田吗”众人应,“人之常情”。

康:“元芳们,你们怎么看。


“人之常情啊”,我说,“这‘人之常情’有两层含义,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国外既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完善的福利制度,他怎能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二,在中国人古老的思维里,中国人应该帮中国人,更何况这学生从小到大都是中国一手培养的,现在居然头也不回的到国外工作,人们当让看不惯了。

哎,人之常情”。

“我认为这大学生家里活该”,陈说,“吃的是国家的钱,读的是国家的书,现在眼瞅着国外条件好,就跑了,这典型的忘恩负义,他家里遭骂,纯属自作自受”。

“我同意陈建新的观点,国家花了那么多的钱去培养一个大学生,现在一到国外,看见国外条件好就忘了爹妈。

哎,可悲,这还是中国人吗?”周说。

“国家赔了,他赚了,这是什么逻辑啊,这样的人该骂,叛徒。

”汤说。

听了他们说了这么多,李有意见要发表了:“我认为这个留学生的选择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人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未来,自己的发展道路,既然国外提供好环境,好制度,为他的事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他为何不留在国外;更何况,人不论在那里创造价值不是都一样吗?他有什么发明创造,不多是造福人类吗,造福世界吗?我支持那个大学生的选择。


“你前面说的话没错,人是有趋利性的,有好的干嘛不选,可是”,陈顿了顿,说,“你后面说的话错了,虽然这些年来总是嚷嚷着什么一个世界一个家,地球村,但里看看这世界的现状:富有的国家剥削贫穷的国家,结果使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各地频频制造事端,企图搅乱世界以坐收渔利…看看,这还是个家的样子吗?我们生活的时代,可以说很少看到战争,世界和平了,可战争没了不代表没有竞争。

国与国的竞争依然存在,文化的竞争,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而这些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

这个大学生是国
家培养的人才,现在却选择为国外服务,其实就是选择了背叛。


李说:“国家培养的没错,可这也包含了他自己努力的结果啊;他父母吃的是国家的粮食没错,可也是他父母的劳动所得啊,没吃白饭啊。

他们亦该有选择的自由。

不能用‘你是中国人’来绑架他们选择的自由。

在者,历史上有许多在国外工作的华人科学家,他们不也是受到国人的尊敬吗,思想不能太狭隘;还有一点,伴随经济全球化,人才也会参与全球流动,我们学校里不也时常看到来自外国的外教吗,总没有人说他们背叛自己的祖国吧,人才的流动应该被视为一种互利的行为,时代进步的标志。


陈听了之后,说:“不论怎样,是中国人就不应该这么做。


李说:“思想不能太狭隘了。


似乎又一场论战即将开始,“还睡不睡啊,明天还有高数课”,就这样,寝室长一发话,大家都就都睡觉去了,论战告一段落…
这场夜谈个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让我不由得把他和近年的移民潮联系起来。

自1949年以来,在中国发生的被公认的移民浪潮出现过两次,上世纪80年代初的出国留学浪潮,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技术移民浪潮,这些人选择移民的原因大多是:方便子女教育,出入境方便,活的有尊严,为未来的养老做准备…不论移民的目的何为,每次移民潮中,或多或少会带来人才的流失,而且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和关注的讨论。

为了知道人们对移民潮中人才流失的看法,我进行了一个小调查。

经过调查,可以把人们的观点大致分为四类:1﹑没良心,不爱国;2﹑不应该可没办法;3﹑人之常情,无可厚非;4﹑有利有弊。

第一类﹑没良心,不爱国。

他们认为这些人是国家的支持下才走到今天,现在出名了,富了,没有想想如何好好回报社会,却一心想着出国,这不是太没良心了吗?心里还有没有中国,爱不爱国?
第二类﹑不应该可没办法。

他们一部分继承了上一类的观点,认为这些人不应该移民国外。

但是既然国内无法提供更好的环境供这些人事业的发展,他们选择出国也是情有可原的。

第三类﹑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他们认为好的人才选择好的环境,这是他们的权利,人们不应该妄加罪名,胡乱干涉。

如果妄加罪名,胡乱干涉,只会限制人才的发展空间,限制人才的创造性。

最后,没有一方得到好处。

第四类﹑有利有弊。

一方面,人才有出国移民的自由,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可能以此吸引更多人;再者,人才离了中国并不意味着他不为国家效力,现在有许多的移民人在国外,可是他们的事业还在中国,例如有的人移民国外是为了获得去该国投资的许可,打通销售渠道,如投资移民;而且,有的人移民国外还是会回国的,同时,他们就会带回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科技,反而促进国家发展,这是“利”的一方面。

至于“弊”端,就是带来人才流失,还有部分社会财富的流失。

针对第一类观点,我认为不应该将移民浪潮中的人才流失与爱不爱国简单的联系起来。

除中国大陆的十三亿中国人以外,大概四千万华人分散在世界各地,他们虽不在国内,可每次当国家受到大灾大难的时候,他们都会伸出援手,为国
家尽一份力,不能说他们不爱国吧。

我认为我们应该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从某种角度,人才流失,是人才流动的表现,是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在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反映,人才总是流向那些能提供优厚待遇,良好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的企业和地区。

(摘自《当代中国人才流动》)这是不可争议的。

出现人才流失,我们应该反省自身,而并非把所有的错误归咎在移民者身上。

是薪酬不高,还是环境不好,还是制度不过完善?我们都该好好思考。

针对第二,三类观点,我部分同意部分反对。

我同意其尊重人才的观点,让人才自我选择,给人才自我发展的空间。

同时检测我们的条件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我认同其中第四类观点。

人才流失是表象,人才流动才是深层次的。

人才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人才流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人才流动可以给我国带来优秀的人才,同时通过人才流动的检验,可以让我们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加紧完善相应的制度,而其挑战既是人才缺失。

如果我们能及时行动起来,人才流动所带来的好处是长期的,而其带来的坏处只是短暂的。

人才流动,从长远来看,是利大于弊。

针对移民潮中的人才流失现象,我们不应该夸大其影响,移民潮中的人才流失现象只是暂时的,与其哀叹,还不如马上行动起来。

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的把改革开放走下去,加紧培养优秀人才,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完善相应的用人机制,我们就可以减缓人才流失的脚步,甚至有一天,我们会吸引国外的优秀人才到中国来;当然我们当代大学生也应行动起来,践行自己对祖国的承诺,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尽早为我们中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尹文谱
2013-1-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