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XXX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连接路)

天津XXX道路工程竣工报告(连接路)

天津市快速路项目北横线XXX段工程XXX立交桥下道路施工总结XXX工程总公司二〇〇九年六月十日一、工程及管理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XXX立交桥下道路是连接XXX辅路道路和中环线的道路,全长481.73m,其中R线长137.64m、S线长138.58m、T线长205.51m。

沥青路面总面积3530.92m2,人行道面积1027.55m2。

桥下道路主要线路明细表表一2、主要技术标准(1)荷载标准:道路BZZ-100。

(2)道路横断面R、S线为单向单车道,宽5 米;T线采用双向双车道,宽7米,北侧设3 米宽人行道,南侧设2 米宽人行道,全宽12 米。

(3)设计车速行车速度40km/h。

3、道路结构形式(1)路面结构: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I)+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18cm水泥稳定碎石碎石(5%) +18cm石灰粉煤灰碎石(8:12:80)+15cm石灰粉煤灰土(12:35:53),总厚63cm。

(2)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彩色花砖+2cm石灰砂浆(1:3)+15cm石灰粉煤灰土(12:40:48) +15cm石灰土(12%),总厚38cm。

4、主要工程量表二5、参建单位建设单位:XXXX代建单位:XXXX勘察单位:XXXX设计单位:XXXX施工单位:XXX工程总公司监理单位:XXXX监督单位:XXXX6、实际工期:工程自2004年1月6日开工,至 2009年3月25日竣工。

7、合同造价:35377.7万元(含道路、桥梁、排水工程)。

(二)管理概况为保证工程能够有序的进行,结合本工程的承包模式,我公司选配了组织能力强、有责任感、技术过硬的管理人员组成能打硬仗的项目管理班子。

1、建立高效施工组织管理体系组建工程项目经理部时,坚持优化组合、高效精干的原则,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承包合同。

同时,并制定了严密有序的项目管理程序,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岗定责,加强了施工管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合同规定的桥梁、道路工程。

并且科学的组织施工,加大投入,克服了现场施工中的种种困难,特别是管线切改、房屋拆迁等阻碍施工不利因素,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本工程道路的施工任务。

本工程设项目经理1名(具备一级项目经理资质),项目副经理3名,总工程师1名。

同时,项目设5部1室(技术质量部、工程部、安保外联部、合约商务部、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

经理部下设三个施工分部。

各分部又分别设置技术质量部、试验室、安全保卫部、材料设备部、机械管理部、综合办公室、经营部、财务部、工程管理部等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

本工程由5部1室对各个分部进行统一管理。

在管理上科学施工,强化指挥,在施工组织落实上采取一切科学、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本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完工。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确保整体工程达到优质工程标准。

针对该目标,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总工程师直接领导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分部下设质检部门和试验室,配备专职的质检人员和试验人员,同时各工程和各部位的施工负责人同时也是质量第一负责人,真正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并配兼职的质检,形成健全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2、结合本工程道路工程规模大、工期紧的特点,我公司建立了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周例会、检查验收等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制度进行管理、监督。

具体如下:(1)、图纸学习和会审制度;(2)、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3)、技术交底制度;(4)、周例会制度;(5)、施工项目材料、设备检验制度;(6)、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制度;(7)、成品、半成品保护制度;(8)、课题攻关、QC活动制度、研究、推广、使用新工艺二、工程质量情况(一)、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本工程自开工以来,在总监办严格监理和项目经理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的前提下,工程质量控制较好。

首先,对现场所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实行层层把关和抽检,严格控制质量,从源头上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坚持质量“三检”制度,严格控制每道工序质量,工序质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现场抽检,报请质检站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监理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彻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施工管理办法,确保工程质量。

1、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以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项目总部及项目分部分别成立质量检查小组,项目总部质量检查小组每天到现场进行巡视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每道工序经理部都组织所有分部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及技术质量负责人一同进行质量大检查,然后进行会议总结,对检查出的问题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要求其限期整改。

通过由各分部都参加的质量大检查的形式,做到了各分部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竞争,使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在工程用材料的选择上以质量第一为宗旨,并经过取样复试、现场抽检、施工过程中检测、成品检测等一系列检测手段进行材料的质量控制。

各道工序开工前,首先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计划、人、机、材的配置计划及该道工序中所用材料的试验、配合比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复后方可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为总负责人,质量主管、测量主管、材料主管、施工主管各负其责,对各自岗位的工作严格把关,每道工序至每个工作细节都以优良标准来衡量,不符合要求的部位或工序认真整改,使我们的工程达到内实外美的效果。

另外要求在每道工序开工前,都由项目总工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方法,并做好交底记录。

3、在内业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来执行,严肃认真记录施工中的每项检测内容,并按照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要求做好工程竣工内业整理工作。

对施工中使用的仪器设备,按照ISO-9000质量认证工作规定,定期进行校核、保养和维修。

未经检测的仪器不得使用,并做好检测和维修记录。

本工程中的隐蔽工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验制度”的规定,由项目质量检验人员逐项检查。

本标段的原材料试验和各工序的过程检验任务由河北工业大学检测中心、天津市质量监督检验站第五、二十四、二十九站等,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同时各个施工队设置专业的实验质检人员对本工程内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4、测量控制情况(1)测量仪器拓普康331全站仪一台、自动安平水准仪三台、拓普康AT-G2水准仪一台。

(2)施工测量、设计交桩复测精度及等级满足设计要求,为了满足竣工后的连接点坐标达到设计要求,高程控制达到规范要求,本工程在监理工程师的参与下,对GPS控制点G1、G2、S1、DF1、DF2和水准点BM1、BM2、Z3~Z6进行了联测,其精度、等级满足设计要求。

测量综合结果表明:道路工程各部位位置及高程与设计值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二)执行现行标准和国家强制标准情况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没有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情况,结构安全可靠。

具体标准如下: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2、《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程》DB/T29-86-20045、《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文件管理规定》6、《天津市市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及质量监督规程(试行)》7、《城市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0-2003)8、《天津市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技术规定》(三)主要原材料检验情况本工程所采用的原材料均为国家正式生产,并附有出厂合格证,经复试全部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具体检验情况如下:石灰自检37组,见证44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水泥自检20组,见证45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粉煤灰自检15组,见证19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碎石自检4组,见证12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人行道砖自检14组,见证3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盲道砖自检1组,见证1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缘石、侧石、平石自检7组,见证7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沥青混合料自检2组,见证27组,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稳定土类7d无侧限抗压强度自检210组,见证100组,实验结果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四)施工关键环节的控制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沥青混合料出厂后,经苫盖送到工地上后,其温度满足规范要求,并安排人员随时监测温度,底面层沥青混凝土挂基准线进行摊铺,由两台摊铺机梯队完成,设专人随时检查摊铺厚度,保证沥青混凝土的摊铺质量。

初压及复压在规定的温度内完成,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

沥青混凝土压实度和平整度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碾压时压路机距摊铺机3~5m左右折返,碾压保持均衡进行,碾压速度不超过5km/h,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出现裂纹,影响内在质量和路面平整度,同时保持匀速,不能急刹车、中途停顿、转向制动。

压路机沿原路返回,压路机不在未冷却的路上停留。

2、新旧路基搭接控制为防止新旧路基搭接时的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开裂,新路基与现状路路基相接处采用路基开蹬搭茬处理,蹬宽1.0m,蹬高0.5m,并且在开蹬处铺筑双向聚丙烯土工格栅,格栅搭接宽度为每侧各1.0m。

对加宽路基除路基开蹬搭茬处理外,在施做道路面层前,骑缝处满铺一层玻纤格栅,搭接宽度每侧各2.0m,以防止产生裂缝。

(五)工程隐蔽验收情况道路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执行层层报检制度。

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查,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这样层层把关,确保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都处于受控状态。

道路工程隐蔽验收记录共计56份,已全部覆盖隐蔽验收部位,自检资料、施工记录齐全、规范。

(六)工程自检情况1、单位工程划分根据《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道路工程划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2、自检情况(1)检验批主控项目检验全部合格:路基压实度、弯沉值符合设计要求;路基表面平整、横坡平顺,没有松散、弹软、起皮现象。

基层混合料摊铺厚度、压实度、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路面平整、密实,碾压无痕迹,路面与路缘石、收水井接顺,无积水现象。

人行道面砖砌筑铺筑稳固、平整,灌缝饱满,无翘动、积水现象。

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摊铺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检测平均合格率97.03%,所有检验批检验全部合格。

(2)分项工程检验全部合格。

(3)分部位工程:划分为四个分部工程,包括路基、基层、面层、人行道及其它构筑物。

分部工程检验全部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