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作文训练(三)物线贯穿方法写人写作对象:亲情——祖辈训练方法:物线贯穿写人★★写在前面的话: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我们重点一三种方法为主。
(1)片段描写写人;(2)景物烘托写人。
(3)物线贯穿写人。
其实三种方法只是一个倾向,一个侧重,而不是截然分开。
比如:写后两种是一定离不开第一种作基础的;写第三种也可以在文中随时添加环境描写渲染的。
物为线索写人叙事指的是通过一个和所写人物紧密相关的、能够传递所写人物情感的事物作为文章的线索,表达对所写人物的情感的写法。
这里所说的“物”,可以指“一种具体的东西”,也可以指“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
★★结构解读:文章先确定下一种情感,然后寻找一种具体地物,把文章所写的事件全部由这个物串起来,让文章给人的感觉内容很具体,而且结构安排很紧凑。
具体行文构思:(1)开头:引出所写之物,并对所写之物作细细描绘,(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两个到三个与改物相关的生活片段。
一定要用心地打造一个细节描写段。
(3)最后定格一个与改物相关的经典画面,余味无穷的结尾。
★★教材链接——课内经典示范;七下《爸爸的花儿落了》,八上《阿长与山海经》,八上第7课《背影》,八上《台阶》八下《端午的鸭蛋》。
这类文章的拟题往往采用“(某人)与(某物)”(如:阿长与山海经)或“(某人)的(某特征)”(如:父亲的背影)的方式体现人与物的联系★★经典链接——外婆和鞋席慕容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
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
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先详细描写所写之物,然后插入与这个物体相关的美好回忆)“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而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
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
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
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
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
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
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
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
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画面定格,唯美而又抒情)例文(二)老海棠树史铁生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
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她又问。
“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
”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她必然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里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
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
天还没亮,奶奶就起来主动扫院子,“刷拉——刷拉——”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候她已经腰弯背驼。
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
”我说:“可谁能看见?”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
”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
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
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
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千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
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奶奶——”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竞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特别说明:环境描写烘托写人和物线贯穿写人只是一个侧重,二者不矛盾,甚至还有交叉。
例文(三)例文:一路上有你(侧重于环境描写烘托写爷爷)一路上你都是我的指路人,你在前面走着,我在后面跟着,只是悄然间,你那坚实伟岸的身影却一点点卑微的弯了下来。
——题记哼唱着儿时的歌谣,那段美好的印记便像涟漪一般铺展在记忆的水面上。
犹记得,寂静的星星嵌在天边,漆黑的夜幕像洗过一样深邃空灵,你总爱在这样的夜晚给我讲故事。
倚在槐树下,你手持一把蒲扇轻轻地摇着,似乎那凉爽的风能却退夏夜的闷热,,你眯缝着双眼,像是酝酿,又像是积蓄……“只见猪八戒一不留神把钉耙打在了槐树干上……”你说。
而当我正听得出神你却又欲言又止,转身拍拍身后那槐树盘虬的枝干,只听的树叶沙沙的响,抖落一地馨香。
举手投足间我仿佛看见了那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使劲拔出钉耙的模样。
多么有趣啊!随即你又话锋一转,仿佛化身为一个从远古走来的诗人,意味深长地长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目光停滞在那被墨色所浸染的苍穹,静谧,古朴,遥远。
不知不觉中,你就用一串串溢满欢笑的故事陪我走完了人生的第一程,那里有太多太多的幻想,太多太多的怀恋,那一路上是你的陪伴给我留下了,天真,纯净,无忧无虑的童年。
到后来,当崭新的书本代替了往日的桂花糕,当琅琅的读书声代替了那清脆的蝉鸣,我才知道我已步入上学的年龄。
但做事拖沓的我却总爱丢散落四,而你自告奋勇的当上了我的“储物柜”每每当我的坏毛病发作时,你总是在我身后默默的收拾好我随意丢弃的东西,每每当我焦头烂额的翻箱倒柜时,你却总能变戏法般的帮我找到。
那一刻,在我眼中你是多么的伟大啊!我晦色的心情总能因你给我的惊喜变得像天空一样湛蓝。
一路上因为有你的陪伴我走了又一程,一你我间的嬉笑怒骂,你日渐花白的乌发,似乎在顷刻间就幻化为一道润泽人心的风景。
转眼间,我毕业了,成了一名成熟稳重的中学生,岁月悄然的退去了我脸上的稚嫩但你却已苍老,脸上那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里,寄存了我的多少欢笑,不得而知。
我学会了如何冷静的处理事务,学会了如何自己管理自己……是的,这些都是你教给我的。
但那一天,当我向你寻求曾托你保管的东西时,你却突然无言以对了,是的,你忘记了“储物柜也有下岗的时候!”你尴尬的笑着说,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那一刻我才发现你真的老了,记忆力不如从前了,一路上走来,你那高大伟岸的身躯似乎在顷刻间变得佝偻而且矮小了。
一路上,你教会了我许多许多,在我眼里你就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万事通”可万事通也终于遇到了难题:当你面对高科技电脑却无从下手时,你叹息“人老了,跟不上时代了啊。
”眼中写满无奈。
可你——我亲爱的爷爷,你是否知道:你的爱给予了我温暖,教会了我人生的哲理,你告诉我:“你可以贪玩,但不可游戏人生;你可以小憩,但不可以放弃坚守。
”一路上有你,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一路上有你,我的前方一片光明。
亲爱的爷爷,一你是否知道:我愿陪伴你,做你的储物柜,为你保管东西;我愿教你学电脑,看你欣喜的面容被电脑屏的灯光所照亮。
亲爱的爷爷,谢谢您一路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用我的爱来报答您一路上的温情。
★★学生优秀写作(一)有你的日子真好(侧重于物线贯穿写父亲)“砰!砰!砰!”熟悉又陌生的响声在窗外突兀的炸开,我猛地望向天空,只捕捉到飞快划过的烟花尾巴留下的那一抹星点残影,心中的弦却被悄然拨动,刹那间变得越发柔软起来,淡出圈圈层层的涟漪……烟花飞,风儿吹,有你的日子,星光缀满天穹,真好!老旧而多皱的记忆又回到那年温婉的梅雨时节,又回到青砖黛瓦铺就的老屋中央,又回到绿影绰绰,窸窣作响的楠竹林旁。
为了让我度过一个难忘的守岁夜晚,你买了对全家来说是奢侈品的烟花棒,爸爸。
你有力的臂膀圈住小小的我在你怀中,大手稳稳的握着烟花棒。
迎着庭院里冷冷的夜风,我也牢牢的攥着它。
“砰”烟花冲出筒,璀璨了整个天际,在稀稀疏疏的竹叶上方,定格出一朵亮丽,明媚了那些爹爹的暗绿,温暖了那丝幽幽的寒风……“爸爸年年都陪你放烟花”,你温柔而坚定的说。
依偎在你的怀抱,我感受到你噗噗的心跳,击打着我的胸口,推动满腔的爱意,流入我的四肢百骸。
这样温馨的日子,爸爸,有你,真好!岁月总是流逝的那么快,那么容易,我不知道他是否也会构造陌生和距离,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