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运行机制、职责、制度、安全生产检查
(一)
一、安全生产管理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履行安全产责任主体义务,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生产安全事故、职业危害,并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职业危害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团体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参照本规定执行。
(《四川省安全生产责任规定》以省人民政府令第216号)
根据上述规定,安全管理是企业应尽的主体义务,主体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重要手段。
安全管理的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应遵循: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始终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生产与安全统一,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的原则;
“五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
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他
树立标兵、榜样,从而鼓励、激励员工在安全上永不松懈。
严惩使其不敢
对违规违章违纪者,严格按规定处置,对事故责任人严格按相关法规追究法律责任,从而达到警示和惩戒作用。
信息使其不误
要加强信息勾通,关注最新法律法规和最新安全科学管理知识,随时更新自己的资料,更新过时或不适应现有情况的制度、规定,以免误事。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①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②分管安全的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③管理科室、车间、分公司等部门及其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④班组和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⑤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2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
3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论证、评价和管理制度;
4设施、设备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维修制度;
5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设备安全管理
6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7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8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和管理制度;
9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10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
11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制度;
12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3现场安全管理和岗位安全生产标准化操作制度;
14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15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体系管理制度;
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7消防、运输、储存、防灾等其他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8法律、法规、国家、政府部门要求的相应制度。
(二)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道路、水上交通运输经营单位等危险性较大的单位,必须设置单独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与本单位安全工作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按照3%标准配备专职安全人员,并不得少于2人,300人以下的单位应配备专、兼职安管人员或委托有相关资格的人员进行管
3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三)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1新工作入厂的“三级教育”;
2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的上岗教育;
3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4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5转岗、重新上岗的安全教育;
6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专业培训教育;
7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安全培训。
(四)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和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依法建立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缴存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接受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每季度至少组织督促、检查一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及时消除产安全事故隐患,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条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按规定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备案;
7及时如实按规定报告行产安全事故,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工作;
8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定期公布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认真听取和积极采纳工会、职工关于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
(五)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安管人员职责
1协助决策机构和有关负责人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年度管理目标并实施考核工作;
2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并实施监督检查;
3参与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和安全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或监督相关部门实施;
4组织拟订或修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参与审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技规范,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实施生产经营场所现场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责令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情况紧急的,责令停止生产,并立即报告有关金负责人予以处理;
6参加审查本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大修工程项目计划,参加项目安全评价审查、工程验收和试运行工作,并负责审查承包、承租单位资质、条件和证明等资料;
7组织落实本单位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落实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8组织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9监督本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
10组织或参与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承担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
11其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班组长及班组安全员职责:
①开展班组日常安全教育;
②督促班组人员遵章守纪;
③督促班组人员正确佩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④发现生产中出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报告、处理;
⑤协助落实安全措施,参与事故分析、研究。
(六)安全生产检查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班组检查、车间检查、分厂检查、综合管理部门的综合检查、总部(公司、厂)有关负责人组织重点检查和群众性检查等安全检查制度,以岗位自查自纠制度为基础,实施安全日常检查。
安全检查的目的
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违规违纪行为,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对条件限制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应制定防范措施和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整治档案,每次检查的内容、结果、整改情况应当记入档案,并由检查人员、复查人员签字。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现场、查隐患、查问题处理
具体检查内容为: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2设施、设备是否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3有毒、有害、高处、井下、深基坑、洞、管道、高压、爆破、大型起重等危险作业场所安全生产状况;
4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5从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6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正确佩带使用;
7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有无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行为;
8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是否及时发现和制止;
9重大危险源的检测监控情况;
10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11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