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路架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10KV线路架设工程2.工程地点:xx3.工期:xx1.2 工程范围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KV线路架设(120mm²)8000m(其中12米电杆的为1000米,2处过路采用13.5米电杆,其余采用10米电杆),10KV电缆拉管入地(120mm²)860米(不含上杆距离,共三处入地),10KV电缆直埋敷设(120mm²)200米(距离暂定,共计三路电缆出线,需与架空线路搭接),10KV架空线路换线(120mm²)3500米(其中跨高速拉管一处,200米),50KVA变压器一个,800KVA 电箱变一个,10KV电缆(暂定120mm²)约200米。
具体内容详见建设单位所发设计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全部内容。
1.3 编制目的本技术方案是为xx10KV线路架设工程施工所编制的,指导电气专业施工用纲领性文件,适用于施工全过程。
目的是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靠的前提下,保质、保量、保工期。
1.4 编制依据1.本工程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范围设计图纸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
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设计。
2.根据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3.本方案是根据我公司按相关文件要求及对现场情况踏勘收集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规划的基础建立的。
4.本工程中主要采用以下规范、标准及图集1.5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质保期:2年。
(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1.布置原则:项目部和施工队伍驻点选在xx10KV线路架设工程项目现场或附近。
距施工现场较近,交通、通讯、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位置,便于施工管理和现场指挥,且方便与业主协调联系。
2.根据现场和业主指定调整安排布置,拟于施工现场设置材料堆放区和加工区,在周边设置生活区域或租用附近民房。
3.现场用电:采用铜芯橡皮线BX-3×16mm2电线敷设至配电箱,供施工现场照明和办公使用。
由于该工程特点,无夜间施工,施工用电仅有照明使用,用电量较小,拟采用手电筒照明,不设置临时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注:根据现场和业主指定调整安排布置(三)主要施工方案3.1 架空线路施工工程3.1.1 架空线路的立杆工程1.测位及定位分坑:按设计坐标及标高测定坑位与坑深,钉好标志桩,撒好灰线。
(1)定位分坑的要求:施工测量工作,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原设计无要求,对于10千伏及以上的线路使用经纬仪测定。
对于10千伏及以下的线路如长度小于500米,可使用花杆进行人工测定,大于500米时使用经纬仪测定。
(2)对于特殊塔杆的更换工作,其定位应按施工设计进行,如无设计时可参照下列规定进行:1)为防止中心桩发生位移,施工前应对所有设计桩位进行复测、对定线位的测量应力求准确,且以中心桩上的小钉为基点中心。
2)以杆位中心桩为准进行分坑测量时,应设立坑位方向桩和作为基础找正用的辅桩,还应在垂直线路中心方向设立辅助桩作为校核杆塔起立后是否迈步偏移的依据。
2.挖坑:按灰线位置及深度要求挖坑。
当采用人力立杆时,坑的一面应挖出坡道。
核实杆位及坑深达到要求后,平整坑底并夯实。
坑深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50mm;双杆的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大于20mm。
(1)在基坑深度误差超过+100毫米以上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铁塔基坑其深部分应以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处理。
●水泥杆塔基坑深度超过规定值在100~300毫米之间时,其超深部分应填土夯实超过300毫米铺石灌25号水泥砂浆处理。
●凡不能做填土夯实处理的基坑超深部分,如泥水坑、流沙坑、淤泥坑、石坑等均应以铺石灌浆处理或采用其它方法处理,如超深对地面无影响及其他各种线下设施对线路交叉跨越无影响时,也可不做处理,但要做记录。
●基坑深度因特殊情况,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并做好记录(有设计单位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2)供施工立杆用的杆坑马道,其方向和长度应满足立杆需要,一般马道的坡度不大于45℃,其长度一般为杆塔深度的2/3或者相同,宽度略大于杆根直径,其深度一般掌握在离底盘0.5米。
(3)拉线地锚及拉线盘的埋设深度除设计外应符合下列规定:●l OkV及以下配电线路拉线盘埋深一般不应小于1.5米,但土壤较差,如砾石、流沙等地锚石应适当深埋。
●拉线基坑的马道,应以拉线与地面夹角为准。
配电线路水泥电杆埋深:水泥电杆的埋设深度无设计要求时,一般应符合表2-1的规定:特殊地质条件要经过验算方可工作。
表2-13.底盘就位:用大绳拴好底盘,立好滑板,将底盘滑入坑内。
用线坠找出杆位中心,将底盘放平、找正。
采用现浇底盘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坑内,再找平,拍实。
然后用墨斗或者记号笔在底盘上标示出杆位线。
4.器材的检验将电杆、金具等分散运到杆位,并对照图纸核查电杆、金具等的规格、质量情况及数量。
A.线材:●线路使用的所有线材,其技术特性,制造规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在取得合格证或出厂证明后,尚须进行下列外观检差。
●不得有松股、交叉、折叠、硬弯、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铝线不得有严重的腐蚀现象。
●钢绞线表面要镀锌良好,不得锈蚀。
●绞股线的绞制方向是否一致。
●新规格的线材,必须取得国家或电力部相应技术鉴定后方可使用。
B.金具:●所有金具其规格、型号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使用前应作下列外观检查,不合格者,不应使用。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线夹压板及导线的接触面应光滑平整。
●悬垂线夹以回转轴为中心能自由转动45度以上。
●镀锌无脱落锈蚀现象。
●使用带肖孔的螺栓应与金具配合。
●螺栓表面不得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锈蚀等现象。
螺杆与螺母应配套合格。
C.绝缘瓷件:●各种绝缘瓷件必须有厂家合格证,其电气与机械的各项性能应符合国家规定。
●在使用前和检修中尚须进行下列检查,如有缺陷应进行处理:●各种尺寸符合要求,装配合适。
●铁件与瓷件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完好。
●新架线路的绝缘瓷件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掉纹、掉渣、缺陷、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现象。
●弹簧销镀锌良好,弹力合适,厚度符合规定。
●运行中的绝缘子,当发现有裂纹、放电痕迹、瓷釉烧损、铁件裂纹,松动及外部损伤,针式绝缘子超过6×6mm2,悬式绝缘子、瓷横拄超过10×10mm2时应予更换。
●新装和轮换的绝缘子,必须经过电气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D水泥电杆及水泥预制品:●水泥电杆表面应平直光滑,内外壁均不应有露筋、跑浆、水泥脱落等观象,放置地面检查时杆身不得出现纵向裂纹,横向裂纹的宽度不应迢过0.1毫米,裂纹长度不过1/3圆周长。
5.排杆与焊杆:(1)运至各桩号的水泥电杆元件应按杆型图检查其规格、尺寸及预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确,同时检查是否有因运输而造成的混凝土剥落、裂纹及露筋等缺陷,放置地面检查时横向裂纹宽度应不超过0.1毫米。
(2)分段连接的水泥杆,在连接前必须将电杆准确排好,垫固稳当,排杆后各段必须在同一轴线上。
(3)排杆时应注意各段预留孔的位置应符合各部件的组装要求。
(4)排杆时场地不平要修整、支点垫件尽量采用垫木,支点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5)10米及以下高度的水泥杆采用二点支撑。
10米以上采用三点支撑。
(6)利用现场土堆排杆塔时必须保证土堆不致松脱变形。
(7)钢圈连接的水泥电杆焊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钢圈焊口上的油脂、铁锈、泥垢等污物应清除干净;●钢圈应对齐,中间留有2-5毫米的焊口间隙,当钢圈有偏心时,按杆塔找正。
●先点焊3-4处,然后进行焊接。
●电杆焊接必须由持有合格证的焊工操作。
●所有的焊条牌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雨、雪、大风中只有采取妥善防护措施后,方可施焊。
当气温低于-20℃焊接时,应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100-200℃,焊后使温度缓慢下降。
●焊后的尺寸应符合下述规定:钢圈焊接缝规定(单位:毫米)●焊缝应是平滑的线鳞状,焊缝中严禁堵塞焊条或其它金属,并不得有严重的气孔、咬边等现象。
●焊完后水泥杆弯曲度,不得超过杆长的2/1000,如弯曲度超过此规定时,必须割断后调直重新施焊。
●焊完后的钢圈防锈处理应在完全冷却后进行,应涂刷防锈漆和灰油各一次。
6.立杆A.机械立杆:汽车吊杆就位。
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索栓好缆风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挥下,起吊就位。
当电杆顶部离地面1m左右时,应停止起吊,检查各部件、绳扣等是否安全,确认无误后再继续起吊。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部分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
然后,校整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横担预组装杆用: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
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4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
最后,撤去缆风绳及叉木。
电杆位置,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应符合下列要求:●电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大于设计档距的5%。
●双杆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迈步不应超过30mm;根开不应超过±30mm;两杆高低差不应超过20mm。
●直线杆的倾斜(垂直度)不应大于半个杆梢直径,转角杆及终端杆应向拉线侧预偏;水平拉线的拉桩杆应向拉桩坠线侧预偏。
横担安装应平整,横担端部上下歪斜及左右扭斜均不应大于20mm (横担预组装杆实用)。
B.人力立杆:绞磨就位。
根据需要,打好地锚钎子,用钢丝绳将地锚钎子与绞磨连接好。
然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后装滑轮组,穿钢丝绳,立人字抱杆(抱杆角度要适当)。
在电杆的适当部位挂上钢丝绳(吊牵),拴好缆风绳及前后横绳,挂好吊钩,在专人指导下,起吊就位。
电杆起立后,调整好杆位,回填一部分土,架上叉木,撤去吊钩及钢丝绳。
然后,校整好杆身垂直度及横担方向(横担预组装杆实用:纵向可用经纬仪,横向可用线坠),再回填土。
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每回填400mm应夯实一次,填到卡盘安装部位为止。
最后,撤去缆风绳及叉木。
组立杆塔用木抱杆的规定:●组立12米及以上的单杆或10米以上的π型杆,应使用“人”字抱杆,抱杆与地面夹角应为60°,抱杆高度应不小于杆塔高度的1/2。
●组立15米以下的单杆或10米以下的π型杆塔其抱杆的梢径不应小于130毫米。
●组立15米以上的单杆或10米以上的π型杆塔其抱杆的梢径不应小于170毫米。
●组立15米以上的π型杆,其抱杆的梢径不应小于190毫米。
●在土壤松散或硬滑地面上工作,应分别采取防止抱杆基脚下沉或滑动的措施。
7.卡盘安装A、将卡盘分散运至杆位,核实卡盘埋设位置及坑深,将坑底找平,并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