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公开课教案4
设置总结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得出正确答案,还知道了答案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和归纳能力;发散性问题,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得以拓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
1. 理想变压器变压规律:
(1)猜测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得出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3)理论上推出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理想变压器电流与匝数关系:
指导学生由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推导出电流关系
3.各物理量的制约关系由教师补充
4.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回忆知识,小组代表进行推导讲解
学生推导,小组代表推导,讲解
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的态度
变压器公开课教案4
牡丹江管理局高级中学第一教学部2014教师展示课
课题
变压器(第一课时)
高二22班
教师:宋晓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了解变压器的构造。
2.理解理想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变压、变流规律。
3. 知道变压器的用途,能够运用变压器的规律定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设计与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略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在科学探究中形成严谨务实的态度。
2.领悟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关系
教学难点
运用变压器的规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思考讨论问,小组代表展示介绍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明确变压器的结构
二.变压器的原理
(1)提出问题:铁芯与线圈互相绝缘,变压器原副线圈不相通,那么在给原线圈接交变电压U1后,副线圈电压U2是怎样产生的?
(2)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得出变压器的可能的工作原理。
(3)得出变压器的作用
学生思考、猜想、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自学、观察、讨论展示相结合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解读学习目标
由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与照明电路提供的电压不匹配,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实物思考并回答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变压器的结构
(1)通过图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变压器
(2)以可拆式变压器为例,鼓励学生介绍
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
四.小结
指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不足教师补充
学生回忆,记忆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一.变压器的结构
二.变压器的原理:互感现象
三.变压器的作用
四.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功率规律
1.电压关系: =
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
2.功率关系:P1=P2
输出功率决定பைடு நூலகம்入功率
3.电流关系
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
学生整理、记忆知识
学生对本节知识有系统、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