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系列结构CAD快速操作入门这里以一个十分简单的工程为例,讲解最主要的操作步骤,使初学者用户可以很快地入门。
对软件功能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应参阅用户手册。
第一节PKPM的安装将PKPM的程序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中后,就自动启动光盘安装程序。
要指定PKPM程序安装在计算机的什么地方,即指定程序安装的硬盘符和子目录名。
比如指定安装到C盘PKPM子目录中。
PKPM共有20多个功能模块,专业上有建筑、结构、设备、概预算,结构中又有S―1 ~ S―5和钢结构STS、预应力PREC等等。
可以选择“安装单机版全部软件”,这时计算机应有>400兆的硬盘空间。
并可以选择分项目安装,这时点取“要安装单个软件”。
如只安装S―1模块,应选取:CFG图形支持环境、结构软件PK、结构软件PMCAD、结构三维软件TAT(8层)、结构空间有限元软件SATWE(8层)等共计5项。
以后按照屏幕提示即可安装完毕,这时,屏幕上出现PKPM快捷键。
第二节结构模型建立及平面图设计PMCAD 一、使用PMCAD点取屏幕上的PKPM快捷键,双击两下,即启动了PKPM主菜单。
在屏幕左上角的专业分页上选择“结构”菜单主页。
点取菜单左侧的“PMCAD”,使其变蓝,菜单右侧即出现了PMCAD主菜单。
点取对话框左下角的“转网络版”按钮,可在网络版与单机版间切换。
二、选取(或建立)工作子目录点取主菜单右下角处的<改变目录>按钮,指定用户操作的工作子目录。
每做一项新的工程,都应建立一个新的子目录,并在新子目录中操作,这样不同工程的数据才不致混淆。
如工作子目录事先已建立好,则可在“改变工作目录”页中直接选择,如尚未建立,可在目录名称下直接键入硬盘驱动器名和工作目录名。
三、结构模型输入点PMCAD主菜单一,做结构人机交互建模输入。
这是PMCAD最重要的一步操作,它要逐层输入各层的轴线、网格,输入每层的柱、梁、墙、门窗洞口。
点取PMCAD主菜单1进入本模型输入程序,程序将显示如下界面:对于新建工程,用户应输入该工程的名称,工程名称由用户定义,文件名的总字节数不应大于20个英文字符或10个中文字符,且不能有特殊字符。
对于旧文件,程序一般可自动从当前工作子目录搜索到,查不到时,可点取【查找】并人工选取。
屏幕右侧即出现一列人机交互主菜单,屏幕下边为提示区,用户应经常注意下边的提示来进行操作。
操作布置的平面显示在屏幕图形区上。
首先应输入布置柱、梁、墙的轴线网。
轴线可用直线,圆弧,节点等组成,可先用光标点取两点直线,平行直线,圆弧等菜单,用光标试着在屏幕上画,屏幕上画出的线条是红颜色的。
画直线时试着按〔F3〕、〔F4〕,用网格和角度控制线条的角度和长度,随着线条的移动,请注意屏幕右下角坐标及角度的变化。
光标方式和键盘方式可配合使用,如用光标输入直线第一点后,用键盘键入第二点的相对坐标后回车即可,程序可自动对光标和键盘两种输入方式进行转换。
试着按〔Ins 〕键,〔Home 〕,〔End 〕键了解输入绝对坐标、相对坐标和极坐标的方法(〔Ins 〕,〔Home 〕和〔End 〕键仅为帮助提示,在输入坐标时不必按)。
一边操作可一边查看用户手册中的相关说明。
一般应记住:相对直角坐标:直接键入 x ,y 或x ,y ,z 相对极坐标: 键入 R A绝对直角坐标:!x ,y ,z 或!x ,y绝对极坐标: !R A(其中x 为x 坐标,y 为y 坐标,z 为z 坐标,R 为半径,A 为角度) 操作前,用户必须熟知上图鼠标和键盘上各功能键的功能。
输入参考点减少光标步长输入确认光标左移光标下移光标右移Tab Enter Tab Esc Page UpPage DownEnter光标上移输入参考点坐标显示开关增大光标步长放弃返回减少光标步长输入确认光标左移光标下移光标右移F2TabEnterTabEsc Page UpPageDownEnterEsc 光标上移输入参考点坐标显示开关增大光标步长放弃返回减少光标步长输入确认光标左移光标下移光标右移F2Tab Enter Tab Esc Page UpPage Down EnterEsc 光标上移输入参考点坐标显示开关增大光标步长放弃返回减少光标步长输入确认光标左移光标下移光标右移F2Tab Enter TabEscPage Up Page DownEnterEsc 光标上移以上图平面为例操作输入轴线。
1.用输入坐标方式输入①轴点取“平行直线”菜单,注意屏幕下的提示。
输入第一点:用鼠标在屏幕空白处任意点一点,←输入下一点:可转用键盘输入方式,直接在键盘上键入0,16000,←屏幕上即出现①轴红线2.复制①轴到②~⑥轴在屏幕下提示:复制间距,次数时键入5000,5 ←即出现②~⑥轴线。
3.输入 A~D 轴用光标点取①轴左下端,←,按F4,再移光标点取⑥轴下端,←,即生成A 轴,在屏幕下提示:输入复制间距、次数时键入7000←生成B轴2000←生成C轴7000←生成D轴经过以上的操作所有轴线输入完毕4.试按〔F7〕、〔F8〕键缩放图形,〔F5〕重现图形,〔F6〕恢复图形(二) 点“网格生成”菜单这里主要用来输入各轴线的轴线名称点取“轴线命名”菜单,屏幕上出现带一条条轴线圆圈的平面图,且显示各平行轴线的间距。
屏幕下提示:轴线名输入,用光标选取轴线,用户用光标点取 A 轴,屏幕下提示:轴线选中,输入轴线名,再键入A ←,注意字母应大写。
再逐根点取 B、C、D 轴线并分别键入B,C,D,以上是用逐根点取的方式输入轴线,下面我们用成批输入方式输入①~⑥轴。
按〔Tab〕转入成批输轴线名方式提示:移光标点取起始轴线,点取①轴,软件自动把①~⑥轴间所有平行的轴线选中变色。
提示:移光标点取不标的轴线,按〔Esc〕表示①~⑥间没有不标名的轴线。
提示:输入起始轴线名,键入1←,此后程序自动对①~⑥轴线标注轴线名。
成批输入方式适用于快速输入一批按数字顺序或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平行轴线。
(三)点取“楼层定义”菜单这里输入本建筑要用到的所有柱、梁(包括次梁、层间梁)、墙、门窗洞口、斜杆的截面尺寸。
可以一边定义构件的尺寸,一边布置构件。
1.定义500×500的柱截面点取“柱布置”菜单,弹出柱截面列表对话框,点[新建]按钮或者在列表框的空白处双击,即可出现柱截面输入的对话窗口,点“截面类型”会弹出一页画有各种类型柱的图形。
点新建按钮后,用光标在矩形截面宽度那一行点一下,键入500←接着在矩形截面高度那行再键入500←。
在材料类别那一行输入6,表示材料是混凝土,按〔确认〕结束这一截面的输入,截面列表出现500×500字样,表示已输入一个500×500的柱截面。
用同样方法还可定义其它尺寸的柱截面。
对话框上点取〔快速输入〕键,可转为参考值选择方式输入,屏幕右侧出现一列常见的柱宽截面尺寸,用光标选中一值,接着又出现一列常见柱高度尺寸,再用光标选中一个。
再出现一列柱材料选项,在“混凝土”项上点一下。
这样就同样定义了一个柱截面。
2.定义300×600,250×500的两种梁截面梁截面输入方法同柱截面。
3.输入墙截面墙截面的参数输入框是蓝色的,上面有三项:墙厚度、墙高度、墙材料,在结构软件中只需要输入墙厚度300,墙高一项不用输入(输了数值也不起作用)。
程序自动取本层层高为墙高。
墙可以是混凝土材料或砖材料。
这里输入的墙无论砖墙或混凝土墙均是结构承重墙,而不是填充墙。
(填充墙就是砌在框架梁上的围墙或隔墙,其本身不承受竖向荷载或沿墙平面的水平风力和地震力。
)填充墙要化成作用在梁上的外荷载输入。
4.点取“洞口定义”输入1500×1500的墙上洞口尺寸定义完构件后,可以在平面上布置各个结构标准层。
各结构标准层从下到上排列。
结构布置相同,并且相邻的楼层称一个结构标准层,这样完全相同的各层只需输入一次。
柱要布置在节点上(白色节点),每节点上只能布置一根柱,如重复在一节点上布柱,新布的柱截面会替换原有柱截面,梁、墙布置在网格上,两节点之间的一段网格上仅能布置一根梁或墙,梁墙长度即是两节点之间的距离。
洞口也布置在网格上有墙的部位。
5.柱布置点取“柱布置”菜单,在柱截面列表中选择500×500截面,点[布置]按钮,弹出柱布置的参数对话框,可以在布置时更改沿轴偏心、偏轴偏心、轴转角的信息。
移动光标靶到某一节点上回车,该柱截面将被布放在该节点上,逐个在节点上布放柱。
这是“光标方式”布置柱,光标方式就是一个一个节点地逐个布置。
如在布置时按〔Tab〕可转换布置方式。
程序还有沿轴线布置,开窗口布置,任意形状围柱方式来布置,可在这里把其它几种布置方式也试一试。
把所有节点上都布置完500×500截面柱。
6.主梁布置本菜单中在网格上布的梁程序都称做主梁。
点取“主梁布置”菜单,在梁截面列表中出现已定义的几种梁截面列,双击300×600截面或选中300×600截面点布置按钮,弹出布置参数对话框,包括偏轴距离,梁顶标高1和梁顶标高2。
移动光标在需布梁的网格线上布梁。
可以用“光标”、“沿轴线”、“开窗口”、“围区”几种方式布置梁。
7.墙布置在平面左、右两侧①、⑥轴及 A、D轴的第一和第五层布置墙,墙厚300。
布置方法同梁布置。
8.洞口布置在有墙处布置洞口点取1500×1500的洞口尺寸后,在布置参数对话框中输入定位距离、标高两个数。
定位距离是指距网格左节点距离,标高是指洞口下皮距本层地面高度(窗台高),如门洞则一般为0,定位距离如输入0 则该洞口在网格上居中布置。
此处分别输入0,900后,用光标点取需布置洞口处的墙即可。
9.次梁布置次梁与主梁采用同一套截面定义的数据,如果对主梁的截面进行定义、修改,次梁也会随之修改。
次梁布置时是选取它首、尾两端相交的主梁或墙构件,连续次梁的首、尾两端可以跨越若干跨一次布置,不需要在次梁下布置网格线,此梁的顶面标高和与它相连的主梁或墙构件的标高相同。
点次梁布置后,输入次梁的起点,如果需要相对坐标,可将鼠标移动到相对点上后按[TAB]输入数值就可以了。
10.层间梁布置层间梁也与主梁采用同一套截面定义数据。
布置时是选取它首、尾两端相交的柱构件。
点击【布层间梁】按钮后,输入层间梁低于楼面的高度,输入梁上的荷载值,选择层间梁的起点和终点后即可布置层间梁。
如果层间梁跨过同一轴线上的若干根柱(或多个节点),传入后面的模块后层间梁自动被这些柱打断,但在本模块中还作为一个杆件。
层间梁可以布置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
经以上柱布置、主梁布置、墙布置、洞口布置后第1个结构标准层的布置完成。
11.点取“本层信息”菜单输入本层的一些结构参数程序弹出一页参数,上面有各参数的隐含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