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关联词练习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关联词练习人教新课标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四年级语文关联词语练习一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任凭……也……无论……也……既……又……即使……也……如果……就……非……不可……1.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有骤雨,这里()立刻就会干的。

2.蟋蟀钻在土地上干活,()感到疲劳,它()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3.()谁怎么呼唤,它()不肯回来。

4.它若是不高兴啊,()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

5.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

6.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虽然……但……只要……就……不仅……而且……一……就……只有……才……无论……都……1.我()进公园,()拿着买好的面包向养狗熊的地方跑去。

2.你让狗熊敬礼可不那么容易,()你给它吃的,它()给你敬一个。

3.母鸡的叫声顶尖锐,顶凄惨,()多么贪睡的人()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4.()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却并非是最凶猛的动物。

5.()人惧怕的,人()慑服之,视为“王”。

6.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只要……就……虽然……却……不仅……还……如果……就……只有……才……1.()主任下达“同意”的指令后,大门()会打开。

2.主人在睡觉前,()按一下开关,整栋房子()进入“休息状态”。

3.科学( )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

4.()电脑确认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它()不会打开大门。

5.我( )未见叶老先生的面,()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只有……才……一……就……如果……就……因为……所以……1.()到夜晚,整个香港()成了灯的海洋。

2.()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3.《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非常生动。

4.()下一番功夫,()能得到优异的成绩。

5.今天早晨()下着大雨,()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一个迟到的。

6.()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痕迹的恐龙化石,()科学家们欣喜若狂。

即使……也……既……也……如果……就……要是……就……不光……还……因为……所以……1.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不几天()萎了。

2.它的出名()由于它的唱歌,()由于它的住宅。

3.( )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4.()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5.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见于巴西东部,()见于非洲西南部。

6.()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会掉进水里。

第5页/共9页四年级语文关联词语练习二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要是……就……一……就……不是……而是……假如……就……即使……也……因为……所以……1.这些中龙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 )是插上翅膀()难以飞渡重洋。

2.()到那时候你们还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我( )告诉你们。

3.()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我是幸福的。

4.谁( )不会笑,谁()没有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5.小红狐()背上背包( )拼命地逃跑。

6.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 )小孩,()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不是……而是……不论……还……一边……一边……非……不可……因为……所以……如果……就……1.鹅吃饭时,()有一个人侍候(),真是架子十足。

2.()附近的狗都知道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时就在篱边窥伺。

3.( )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 )甭想有鱼咬钩了。

第6页/共9页4.母鸡()这样乱叫,()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令人生厌。

5.()是在院里,()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6.小姑娘惬意地趴在床上,( )吃糖,()看一本厚厚的书。

既然……都……不仅……还……只有……才……不是……而是……如果……就……1.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深深打动我。

2.你的信使我难过,()为你的处境,()为你的心态。

3.()我猜得不错,那()让我们接着往下分析。

4.()同学们不可能一下子突然()变成了“红眼病”患者,那么,是不是我们自身出了毛病呢?5.太空辣椒()个大味美,()结出了漂亮的黄色甜椒和红色辣椒。

因为……所以……既……又……不但……而且……不但……还……如果……就……虽然……但是……只要……就……即使……也……第7页/共9页1.一个人如果总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那么他()会停止前进,()会形单影只,十分寂寞。

2.()你能不断找到自己的短处,发现别人的长处,你()会飞快地进步。

3.()我到过长城,()才会对长城的壮丽赞叹不已。

4.登山()能锻炼我们的体力,()能锻炼我们的能力。

5.()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勤俭节约。

6.对周围的事物,我们()要仔细观察,()要认真思考。

7.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能骄傲自满。

8. ()樟树存在一天,虫类()怕它一天。

第8页/共9页四年级关联词练习三用关联词语填空。

1. 小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下雨,地()湿。

3.()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4. 诸葛亮()精通兵法,()熟知天文地理。

5.()答应了,你()应该办到。

6.()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詹天佑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7. 语文课上,张老师读课文时,流泪了,()他感情脆弱,()这篇课文太感人了。

8. 张明()学习成绩好,()他学习认真刻苦。

9. 我们读文章,()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注意文章的细节,()仔细体会那些细节,()理解得更深刻。

10. 鲁迅先生对青年十分关心,()写信人署的是假名,他()认真地回信指导。

11.()明天不下雨,我们()去春游。

12. 我们()说明天起开始好好学习,()从今天起就刻苦努力。

第9页/共9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