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并且也为中小学教育开发了广大的前景。

陈至立部长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进展。

”“‘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是用5年到10年时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可以上,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上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的启动和进展,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新的机会,为学科教学信息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怎么有效地利用上的资源,建构基于络的现代教学模式是一具迫切研究的咨询题,而开展络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算是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所以,开展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探究与实践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络教学的设计理论与办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经过对国内外有关的学术刊物(如《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教育站和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gccce、icce、cbe等)的论文集进行分析,络教学的设计研究要紧是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协作学习的设计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

能够说,络教学的设计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时期,还有不少咨询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究。

例如,在络环境下怎么利用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索学习、利用通讯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利用工具进行制造学习的设计以及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研究。

2、络教学的评价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internet应用的普及,络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所。

但是,与传统教学相比,络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却显得别够完善、健全。

怎么保证络教学的质量,建立一具行之有效的络教学评价模型,已成为络教学研究的一具重要课题。

时至2000年,教育部批准全国31所高校建立络教育学院,但却没有制定出怎么保证络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

美国国家教育政策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于2000年4月也发表了一份名为在线教育质量:远程互联教育成功应用的标准的报告,但是,这些文章(报告)也仅仅是描述性的定义络教学的评价指标,而对怎么组织评价、怎么猎取定量数据、评价数据怎么促进教学等方面则很少涉及。

目前,络教学的支撑平台中的学习评价模块往往只含有测试部分,而缺乏相应的分析与反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促进络教学的进展,提高络教学的质量
由于络教学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上组织最优秀的教材和教法,使学习者在上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所以是教学改革进展的方向。

经过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络教学更能为学习者提供一具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别同情境下去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而且学生能够依照自身的行动的反馈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咨询题的方案,从而提供络教学的质量。

2、寻觅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络技术实现学生远程交互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技术解决方案
3、完善和进展教学设计理论
络环境下的教学与传统教学,别仅是教学环境的别同,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传播形式上都有本质的区别。

经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解决络环境下,教学怎么进行教学设计,怎么调控教学过程,怎么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完善
和进展。

二、课题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要紧内容
1、络教学设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建构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资源的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学习评价工具的设计等。

2、基于络环境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1)络教学策略的研究,如络环境下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络环境下的教学对话组织策略、络环境下的的课堂治理策略等
(2)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如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究性学习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等
3、络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办法、步骤与模型的研究
4、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的开辟与应用
5、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的开辟与应用
依照上述研究内容,总课题下设如下子课题:
1、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谢幼如、李克东)
2、络教学资源的开辟(邓文新)
3、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系统的开辟(柯清超)
4、web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支持系统的研究(陈品德)
5、络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理论的应用研究(余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究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理论和办法,开辟相配套的络教学的设计和评价系统软件,探究一般中小学利用络资源进行络教学的途径与办法。

(三)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辟《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三、研究办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办法与步骤
本项目的研究要紧采纳行动研究、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办法。

关于较大规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将采纳行动研究办法。

关于个别带有创新性的,能提出重要见解的小范围的教学研究,则经过建立科学的假设,采纳实验研究的办法。

对于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有关教学效果的分析,则采纳评价研究办法。

研究步骤如下:
2002年5月-2002年8月,收集资料,建立模型
2002年9月-2003年1月,开辟软件
2004年2月-2004年8月,教学试验,评价修改
2005年9月-2005年12月,扩大试验,归纳总结
(二)关键技术
1、基于络的协作化设计思维工具的通讯模型的构建;
2、教学设计系统中师生教学活动的可视化表示与分析;
3、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型的构建;
4、络教学过程中学习反应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处理。

四、课题研究价值
(一)创新点
1、建立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与办法。

2、建立基于络环境的各类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开辟出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二)理论意义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办法分析和研究教学的咨询题和需求,确立解决他们的办法与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打算过程与操作程序。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差不多别拘泥于系统论的理论基础,别强调对教学活动的绝对操纵,逐渐放弃呆板的设计模式,开始强调教学设计的关系性、灵便性和实时性,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题的理论成果将完善和进展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办法。

(三)应用价值
1、经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络环境下学科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办法,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结构。

2、经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究并总结信息化时代怎么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络资源进行学习的办法和经验。

3、经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究一般中小学利用络资源的途径与办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络教学课例。

4、经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开辟出具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络教学的设计工具和评价系统软件。

五、研究基础
(一)已有相关成果
1、曾于93年、97年两度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的成果在全国的大中小学广泛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编著,科学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

2、出版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含教材与光碟)(谢幼如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含教材与光碟)(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李克东、谢幼如、柯清超等,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年)在全国广泛应用。

3、97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辟与应用》(简称96-750)《小学语文科学小品文》、《小学语文古诗观赏》、《小学语文扩展阅读》、《初中语文新诗赏析》四个子课题的研制与开辟,4个项目6张光盘全部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鉴定,被评为优秀软件,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发行。

5、2000年所完成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系统》获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软件一等奖,并出版专著《学习反应信息的处理办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二)研究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是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单位,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博士点之一。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拥有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人员近30名,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5名、说师8名、博士研究生4名和硕士研究生近15名。

他们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对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络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教学工具、资源库治理应用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究,并已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和成果。

本研究所拥有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开辟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基地一具,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方面处于率先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