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作家作品一、散文作家作品1《边城》沈从文,湖南风凰人。
现代作家。
中篇小说《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
湘西,祖父孙女两人,翠翠,田园牧歌。
2《合欢树》史铁生,当代作家,《我与地坛》。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感,母爱,缅怀,象征手法。
3《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美国小说家,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
老画家贝尔曼,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式的结尾: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风格。
4《再别康桥》徐志摩,现代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洒脱飘逸,色彩绚丽,音韵和谐,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
5《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现代诗人,《大堰河》。
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回环递升,缘情造境,以境显情,捕捉营造含蓄的诗意。
6《双桅船》舒婷。
当代诗人。
《双桅船》《致橡树》。
理想追求的“灯”,爱情向往的“岸”。
朦胧诗,象征、意象,哲理性。
7《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
《柳河东集》,寓言,当时弊政,“养民”思想,烦政扰民,对比、类比(养树之道和治民之道;他植者和长人者)8《病梅馆记》龚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托物言志,借题发挥,以梅喻人,借物议政,《己及亥杂诗》。
9《促织》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聊斋志异》是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聊斋”是蒲松龄书斋,“志异”即记叙奇闻轶事。
以斗促织作为引线,跌宕起伏,曲折生动,揭露黑暗现实,鞭挞贪官虐吏,借古讽今。
10《香菱学诗》曹雪芹,字梦阮,号雪芹,《红楼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语言、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心理,刻画人物个性,引用诗句丰富小说的内容。
11《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三国演义》。
章回小说,反间计,曹操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以“计”贯穿全文,环环相扣,通过言谈举止、音容笑貌来描摹人物形象。
1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水浒》,元末明初小说家。
林冲遭遇,情节波澜起伏,张弛有度,林冲由安分守己、随遇而安到彻底反抗的过程,以“风雪”为线贯穿全文,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13《老王》杨绛,剧作家、翻译家、散文家,第一人称,人力车车夫,怜惜及对下层劳动阶层人的愧作,融情于叙事、描写,言简意丰,选取小事表现主题。
14《项链》莫泊桑,法国,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羊脂球》、《俊友》、《我的叔叔于勒》。
玛蒂尔德,虚荣心,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项链是假的,人物心理描写,结尾情节逆转。
15《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现代小说家。
《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写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多侧面写人物。
16《小溪巴赫》肖复兴,当代作家,托物抒情,多用通感。
【知识链接: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或比喻的高级形式,将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沟通,让感觉由此及彼到另一种感觉。
换一句话说,就是用一种感觉去描写另一种感觉。
有间接和直接两种情况。
间接表达式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缥缈的歌声似的。
(用听觉写嗅觉。
/ 巴赫的音乐是皎洁的月光,是清澈的溪水,是无边的原野。
(用视觉写听觉)直接表达式如:这小姑娘嘴儿真甜。
(用味觉写听觉)/ 秀色可餐。
(用味觉写视觉)1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悼词,议论性文章,思路严谨缜密,评述客观、有分寸感。
18《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坟》等。
柔石等五位左联作家;悲愤,怀念;叙、议论、抒情相结合,含蓄而不晦涩,委婉而富有情致,“记念”与“忘却”的心理矛盾冲突中悲愤交织,旁征博引,引用古人、古事,或作比喻或影射今人今事。
19《哦,香雪》铁凝,当代小说家,北方小山村台儿沟,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停留一分钟的火车,宁静的山村起波澜,农村少女的淳朴可亲,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刻画人物,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语言清新淡雅。
20《变形记》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小职员格力高尔变成大甲虫,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异化,丧失自我,无法把握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冷漠,现实与虚幻结合,荒诞的情节,真实的细节和心理描写。
21《阿房宫赋》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和古文家。
与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挥霍奢靡,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借古讽今,重蹈秦亡的覆辙。
对偶、比喻、排比、夸张,整散结合。
22《黄州快哉亭记》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又号栾城,眉山人。
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
寄情山水,寻求慰藉,旷达乐观,写景议论,寄寓深刻。
23《项脊轩志》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号震川,题中“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项脊轩兴废,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人亡物在,真切感人。
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于一炉,舒卷自如,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白描,清新、凝练。
24《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玉台新咏》,又题为《孔雀东南飞》。
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爱情忠贞不渝的,反抗精神,矛盾冲突一线与爱情纠葛一线的双线结构,前呼后应,互为映衬,形象鲜明,对话有个性,比兴、铺陈,景物渲染。
25《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土,称为“诗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与杜甫并称“大李杜”。
夸张,梦游,浪漫主义,梦境描写反映政治上的不妥协,消极避世态度。
26《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当代作家。
写兄妹骨肉之情,早年读书求学的艰难,人生奋斗过程,最终价值选择,读书、明理、做人,捕捉和再现事物精微之处,富有生活气息的琐事传达手足之情。
27《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诗人、小说家,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诺贝尔奖。
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精神追求不断地进入新的境界。
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举例论证,亲身体验,对比论证。
28《白莽作(孩儿塔)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白莽的音容笑貌,《孩儿塔》的价值,对革命烈士与革命事业的深沉情感。
白描、肖像、神态、语言,白莽的年轻、乐观、坚定;排比、比喻句,整散结合,语势酣畅。
29《想北平》老舍,满族。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北平与巴黎对比,对故乡眷恋之情,衬托手法,细节描写,从平凡事物入手抒写感受感情,语言通俗纯净、简洁亲切还有点幽默诙谐。
30《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哲学家。
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教育家,蔡先生的教育两大端,春风化雨和兼容并包。
以小见大,选取平凡事例写人,精粹的议论点出了蔡先生的精神境界,正面与侧面描写人物。
31《诸子喻山水》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韩非子,战国,法家。
管子,春秋时期,战国,管仲学派。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儒家大师,“亚圣”。
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
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道德经》。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
《孙子兵法》。
对山水的思索和感悟,由山水悟出的生命体验和人生哲理。
设喻说理,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浅显。
32《秋水》庄子,名庄周,《庄子》作者,春秋战国,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并称老庄。
道家学派代表作,黄河、北海、天地以及人与万物的对比,宣扬相对主义。
宇宙无穷,而人的认识有限,不满足现状,努力上进,突破局限,超越自我。
议论说理形象化;设想奇特,章法谨严;语言气势充沛;比喻、对比、铺陈。
33《前赤壁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赋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
诗歌的情韵,散文的透辟,形象优美,精譬恰当。
月夜的美好景色,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主客问答。
对宇宙人生的见解,景情理合,诗情画意,人生哲理,“以文为赋”。
34《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志”“力”物”三者统一辩证关系,“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叙为议立下根基,议是叙的回应和提升,前呼后应,环环相扣。
35《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沉沦》。
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细腻描摹秋景,眷恋、落寞之情。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清”、“静”、“悲凉”之秋带有主观色彩,诗情画意,优美的画面。
36《守财奴》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名《人间喜剧》。
《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
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为背景,神情语言刻画人物,葛朗台专制、冷酷、伪善、吝啬、多疑的执着狂。
语言动作及传神的细节描写,栩栩如生的金钱狂。
37《关汉卿》田汉,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剧作家、诗人。
《丽人行》等戏剧和电影剧本。
关汉卿: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忠贞不渝,朱帘秀:豪爽侠义、忠直善良、勇于牺牲;叶和甫:阴险狡诈、助纣为虐、卑劣无耻。
利用有限的时间、空间、人物,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展现人物性格,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推动矛盾发展、侧面介绍相关情节。
38《拿来主义》鲁迅。
批判送去主义,肯定拿来主义,文化遗产的三个态度,坚持拿来主义,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先破再立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运用。
39《胡同文化》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等。
胡同的通俗与平民化,用胡同表达了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以及他们的文化形态。
平淡朴素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40《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完璧归赵”、“渑池会”、“蔺廉交欢”,蔺相如的智勇与爱国主义精神,廉颇的忠于赵国与勇于改过。
用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叙事写人详略得当,反衬手法。
41《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唐初政治家。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
以自然现象设喻,以历史教训佐证,“居安思危,积其德义”,力戒骄怠奢纵,达到长治久安。
魏征不顾个人得失,勇于直谏。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说理形象、透彻;骈文的华美、整齐,散文的自然流畅;谨严的结构,雄辩的逻辑力量。
42《新序二则》刘向,西汉文学家。
《新序》、《说苑》等。
季札实践心中许下赠送宝剑给徐君的诺言,赞颂了季子以诚信为贵的高尚行为。
对话描写,一波三折。
子罕不以物质的“玉”为宝,而是以精神的“不贪”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