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1)含答案解析.doc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1)含答案解析.doc

司法考试卷一中国法制史全真模拟题自测(1)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B.《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其中,《杂法》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C.《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D.《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经》的有关情况。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立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的相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法经》共分六篇:《盗法》.《贼法》.《网法》 .《捕法》 .《杂法》 .《具法》,其中,《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相当于近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法经》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是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

《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一种肯定。

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进上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答疑编号6483,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法经》与商鞅变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2.战国时期的《法经》是由下面哪位政治家制定的?()A.李悝B.吴起C.商鞅D.管仲【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春秋时期的立法活动。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

它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在总结春秋以来各国公布成文法的经验基础上制定的,在中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答疑编号6484,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法经》与商鞅变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3.明代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在京王公大臣审理重囚的制度()。

A.九卿会审B.三司会审C.朝审D.秋审【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代的会审制度。

明代天顺三年(公元1459 年)。

,英宗命每年霜降之后,三法司会同公侯.伯爵,在吏部尚书(或户部尚书)。

主持下会审重案囚犯,从此形成制度。

这一制度被称之为朝审。

【答疑编号6519,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知识点进行考核】4.唐律中有关拷讯的限制原则没有以下哪一项?()A.依法有议、请、减等特权的不得刑讯B.老小废疾不得刑讯C.女犯不得刑讯D.拷囚不得超过三次【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司法制度。

唐律中规定了刑讯的条件、方法及禁忌。

刑讯方法。

首先,刑讯必须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杖外他法拷打甚至造成罪囚死亡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

其次,拷囚不得超过三次,每次应间隔 20 天,总数不得超过二百,杖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

若拷讯数满仍不招供者,必须取保释放。

凡有违犯,承审官须负刑事责任。

其三,拷讯数满,被拷者仍不承认的,应当反拷告状之人,以查明有无诬告等情形,同时规定了反拷的限制。

唐律还规定对两类人禁止使用刑讯,只能根据证据来定l5 罪。

一类是具有特权身份的人,如应议、请、减之人;二是老幼废疾之人,指年70 以上以下、一肢废、腰脊折、痴哑、侏儒等。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答疑编号6520,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知识点进行考核】5.清代秋审、朝审的案件是:()。

A.斩立决、绞立决B.杖以下C.斩监候、绞监候D.流以下【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代时期的会审制度。

清代时期秋审是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因在每年秋天举行而得名。

秋审审理对象是全国上报的斩、绞监候案件,每年秋八月在天安门金水桥西由九卿、詹事、科道以及军机大臣、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员会同审理。

朝审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及京师附近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其审判组织、方式与秋审大体相同,于每年霜降后十日举行。

【答疑编号6521,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知识点进行考核】6.在秋审制度中,“ 案情属实,但危害不大,可减刑或留待下年再作决定” 的称为:()。

A.情实B.缓决C.可矜D.可疑【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清代时期的会审制度。

经过秋审的案件,其处理情况分四种:其一情实:指罪情属实、罪名恰当者,奏请执行死刑;其二缓决:案情虽属实,但危害性不大者,可减为流三千里,或发烟瘴极边充军,或再押监候;其三可矜:指案情属实,但有可矜或可疑之处,可免于死刑,一般减为徒、流刑罚;其四留养承祀: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按留养奏请皇帝裁决。

【答疑编号6522,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知识点进行考核】7.宋代把犯人推翻原来的口供称为:()。

A.翻供B.覆供C.翻异D.否供【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司法机构。

宋代的翻异别勘制度规定,在诉讼中,人犯否认口供称“ 翻异 ” ,对事关重大的案件,由另一法官或别一司法机关重审,称“ 别勘 ” 。

【答疑编号 6523,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知识点进行考核】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论依据是:()。

A.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原则B.民主自由的原则C.孙中山民权主义学说D.自由、博爱、平等的原则【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临时约法》的内容。

《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直接产物,它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国家学说的核心,其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共和制度。

《临时约法》使民权主义所确立的政治方案和原则通过法律的形式进一步具体化。

【答疑编号6543,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民国时期的宪法” 知识点进行考核】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正式称为《宪法》的是()。

A.《中华民国宪法(草案)》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1947)》D.《中华民国宪法》【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制宪活动。

“ 贿选宪法” ,即北洋政府1923 年10 月10 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宪法》,是中国近代史上首部正式颁行的宪法。

【答疑编号6545,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10.北洋政府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

A.“ 天坛宪草”B.“ 袁记约法”C.“ 贿选宪法”D.《中华民国宪法(1947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 天坛宪草” ,即《中华民国宪法(草案)》,1913 年10 月31 日完成,共11 章 113 条。

因在北京天坛起草而得名,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

【答疑编号6546,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11.“ 袁记约法 ” 规定政治体制采用:()。

A.总统制B.责任内阁制C.混合制D.总统独裁制【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政府的制宪活动与宪法文件。

“ 袁记约法” 完全否定和取消了《临时约法》所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实行总统独裁的政治体制,并赋予总统形同封建帝王一样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巨大的权力。

【答疑编号6547,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12.北洋政府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是:()。

A.“ 天坛宪草 ” 的颁布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段记宪草”)的颁布C.《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D.《中华民国宪法》( “ 贿选宪法 ” )的颁布【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政府的制宪活动与宪法文件。

《中华民国约法》(“ 袁记约法 ” )是对《临时约法》的反动,它以根本法的形式彻底否定了《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民主共和制度,而代之以袁世凯的个人独裁制度;它的颁布,使辛亥革命的成果在法律形态上丧失殆尽,成为军阀专制全面确立的标志。

【答疑编号6548,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13.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是紧随哪一部宪法文件颁布的?()A.“ 五五宪草 ”B.“ 天坛宪草 ”C. 《中华民国宪法》( “ 贿选宪法 ” )D.《中华民国宪法》( 1947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1946 年11 月,蒋介石撕毁“ 双十协定” 和政协决议,召开国民大会,于l2 月25 日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定于1947 年1 月1 日公布,l2 月 25 日施行。

l948 年颁布《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答疑编号6549,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北洋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 知识点进行考核】14.秦代男子的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是:()。

A.身高B.身高和年龄C.年龄D.身高或年龄【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代的刑事责任能力。

秦律规定,凡属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处罚。

秦律以身高判定是否成年,大约六尺五寸为成年身高标准,低于六尺五寸的为未成年人。

【答疑编号6561,点击提问】【该题针对“ 秦代的罪名、刑罚与适用原则” 知识点进行考核】15.在秦代若教唆未满十五岁的人抢劫杀人,即使分赃仅为十钱,教唆者也要被判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