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指导手册、设计规范(完整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指导手册、设计规范(完整版)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设计指导手册2020年5月18日目录一、污水量计算 (2)1 参考用水量或人数计算 (2)2 时处理量 (3)二、工艺及材质 (3)1 处理工艺选择 (3)2设备材质 (3)2.1设备材质及设置 (3)2.2控制柜材质 (3)三、系统设计 (4)1预处理系统 (4)1.1化粪池/隔油池的设计 (4)1.2格栅设计 (4)1.3调节池 (4)2 主体工艺 (5)2.1 A2/O工艺 (5)2.2 MBR工艺 (5)2.3 斜管沉淀池 (7)2.4曝气系统 (8)2.5 污泥池 (8)3 除磷、消毒装置设计 (8)3.1除磷设备设计选型 (8)3.2消毒设备设计选型 (10)4 设计说明 (11)参考的主要规范与标准如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1997 版)《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 310-200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市排水《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第二册:排水工程《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 07:2004)《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849-2014 )一、污水量计算1 参考用水量或人数计算污水量通常按用水量的85-90%计。

对于住宅小区水量,南方地区以250-350L/Cap.d 计,北方地区以200-300L/Cap.d计。

日变化系数应根据供水规模、用水量组成、生活水平、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相似供水工程的年内供水变化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可在1.3~1.6范围内取值。

表1.1 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额注1:本表所列用水量包括了居民散养畜禽用水量、散用汽车和拖拉机用水量、家庭小作坊生产用水量。

注2:一区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北部,陕西和山西两省黄土沟壑区,四川西部。

二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西北部以外的地区,河北北部。

三区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北部以外、陕西和山西两省黄土沟壑区以外的地区,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

四区包括:重庆、贵州、云南,四川西部以外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湖南两省的西部山区。

五区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台湾,安徽、江苏两省北部以外的地区、广西西北部、湖北、湖南两省西部山区以外的地区.注3:取值时,应对各村镇居民的用水现状、用水条件、供水方式、经济条件、用水习惯、发展潜力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综合考虑以下情况:村庄一般比镇区低;定时供水比全日供水低;发展潜力小取较低值;制水成本高取较低值;村内有其他清洁水源便于使用时取较低值。

调查分析与本表有出入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增减。

2 时处理量时处理量宜按每日20小时计算时处理量。

二、工艺及材质1 处理工艺选择根据进出水水质标准选择排放标准。

1.1《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1)出水一级A标准(2)一级B标准/二级标准1.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B18920-2002满足城市绿化标准1.3《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根据表2 规定的排放标准/预处理标准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设备材质2.1设备材质及设置设备材质:一般选择碳素钢、玻璃钢及不锈钢设备。

设备设置:地表式埋地式2.2控制柜材质控制柜位于室内选择室内型防护等级为IP54,位于室外选择室外型防护等级为IP65。

三、系统设计1预处理系统1.1化粪池/隔油池的设计1.1.1化粪池设计化粪池可采用土建结构或一体化设备,户型有效容积应按照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及人均污水污泥量计算,污水停留时间宜采用12h-24h;污泥清挖周期宜采用3-12月(与对方单位议定)。

具体尺寸容积设计参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设计或设备配套厂家选型。

对于医疗废水:传染病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房应设专用化粪池,收集经消毒处理后的粪便排泄物等传染性废物。

化粪池应按最高日排水量设计,停留时间为24~36h;清掏周期为180~360 d。

1.1.2隔油池设计隔油池设计参考《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或设备配套厂家选型。

1.2格栅设计处理规模200t/d以下选用人工格栅,处理规模200t/d以上(含200t/d)选用机械格栅。

1.3调节池1.3.1参数设计(1)停留时间调节池停留时间t可按照具体情况选择12h、10h、8h。

一般情况下选择10h 计算。

V=qt(2)设计要求①调节池内应设置爬梯;②人孔尺寸应为650mm×650mm,当调节池尺寸过大时,人孔数量应不少于两个;③调节池须设置泵坑,泵坑深度不宜小于500mm,尺寸按照泵的数量设置,需尽可能大一点,池底流向泵坑的坡度不小于3-5‰。

④如有可能,调节池须设置超越排放管,以便设备维护时污水能正常排放。

1.3.2提升泵设置选型原则:流量、扬程符合条件情况下,功率低优先。

1.3.3浮球液位计设计调节池浮球液位计与系统联动,当浮球处于高液位时提升泵开启,当浮球处于低液位时提升泵关闭,调节池启动液位宜设置于有效水深的1/2 处。

当膜池液位达高液位时,提升泵停止运行。

2 主体工艺2.1 A2/O工艺2.1.1停留时间厌氧:缺氧:好氧:沉淀=1:1:2:12.1.2曝气系统①好氧池曝气气水比宜设置为10:1-15:1。

②曝气系统与提升泵联动。

③好氧池曝气系统选用微孔曝气盘Ø215规格,管道UPVC材质(含管道阀门)。

曝气头数量按照单个曝气头的服务面积和供氧量计算确定,一般按照曝气盘服务面积的话3个/m2进行计算。

2.1.3填料设计①生物池填料(含填料支架一套)一般选择Ø200规格,填料体积按照池体容积的40-70%计算。

②MBBR工艺中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填料(含填料支架一套)统一选择Ø25规格悬浮填料,填料体积按池体容积的30-45%计算;宜采用穿孔曝气,促进池体填料流化。

2.2 MBR工艺2.2.1 停留时间厌氧:缺氧:好氧:膜池:中间水池=1:1:1:2:12.2.2 膜组件计算(1)膜面积计算膜面积计算:时流量/膜通量=膜面积膜面积/单膜有效面积=膜组件数膜通量范围14~17 L/m²·h,一般取15L/m²·h计算。

膜系统按照运行8min,停2min进行,故实际运行时间为,故设计产水量应为实际产水量的1.25倍。

计算时通过水量计算得出相应的膜通量,再选择适宜的膜组件型号,计算相应所需尺寸大小。

膜系统需配套药洗装置。

(2)泵组选型产水泵选型:一用一备。

反洗泵选型:设反洗泵一台。

产水泵选用自吸泵,加压泵选用离心泵。

2.2.3 曝气系统曝气系统选用微孔曝气盘Ø215规格,管道UPVC材质(含管道阀门)。

2.2.4 控制要点●提升泵(一用一备) :1.膜池高于低液位且调节池处于高液位时,提升泵开启;2.膜池高液位或调节池低液位时,提升泵停止。

注:正常状态下提升泵相互切换运行(切换时间可以设置),故障状态自动切换运行。

调节池高液位,低液位。

●鼓风机(一用一备) :1.空曝气非常关键,鼓风机的运行是不间断的,如果鼓风机出现停机,膜抽吸泵必须停止工作。

2.因意外情况造成膜区无法供气时,膜出水抽吸泵必须停止运行,待供气恢复正常后,先空曝气30min冲刷膜片,然后才能恢复膜出水抽吸泵的运行。

3.膜区供气停止后再恢复供气时,应先打开泄水管路的泄水阀,排空曝气管路中的污泥及污水后,膜区供气才能恢复正常。

注:正常状态下鼓风机相互切换运行(切换时间可以设置) ,故障状态自动切换运行。

●自吸泵(一用一备) :1.当膜池水位为低液位以上且鼓风机运行正常时,延时2分钟抽吸泵自动启动;2.当膜池处于低液位以下或为鼓风机不工作时,抽吸泵自动停止运行;3.抽吸泵采用运行8分钟,停止运行2分钟,循环往复运行模式(时间可以设置) ;4.膜组件为负压抽吸,抽吸压力在-0.01~-0.05MPa。

建议最佳使用压力为-0.01~-0.02MPa,当抽吸压力在-0.03~-0.05MPa之间,需要对膜进行反冲洗。

注:正常状态下自吸泵相互切换运行(切换时间可以设置),故障状态自动切换运行。

2.3 斜管沉淀池2.3.1 尺寸设计须进行表面负荷的设计校核,其表面负荷应处于5-9m3 /m2·h。

方泥斗倾角不宜小于60度,污泥区容积宜按照4h污泥量计算;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需注意清水区、沉淀区、配水区、泥斗的高度比例,防止沉淀效果差。

2.3.2 斜管填料斜管填料(含填料支架一套及泥斗)选择Ø50规格,填料体积为V=a×b×h。

(a、b分别为斜管沉淀池的长和宽,h取1m)。

2.3.3出水堰(1)出水堰负荷沉淀池出水堰一般采用三角堰,负荷不宜大于1.7L/(s.m)。

(2)设计计算图3-1 出水堰示意图①堰上水面总长设每座沉淀池处理水量q L/s,取溢流负荷f为1.5 L/(m.s);则堰上水面总长:L=q/f (m)②三角堰数量设计90°三角堰,堰高H=50mm,堰口宽B=100mm,堰上水头h=25mm,则堰口水面宽b=50mm则三角堰数:n=L/0.05 (个)③堰口尺寸取堰板b为30mm,则需堰板长为:L1=0.03+n(0.1+0.03) (m)④堰上水头校核单个堰流量:q1=q/n (m3/s)过堰流量计算公式:q1=1.43h15/2(m3/s)有上述两式结合计算出堰上水头h1,将h和h1对比校核。

2.3.4 排泥沉淀池排泥宜采用气提排泥或自吸泵排泥,目前常用离心泵排泥。

2.4曝气系统曝气风机选用回转式风机,计算空气量选型。

风机需一用一备。

选用气提回流或排泥时,风量风压另算。

2.5 污泥池污泥池主要用于剩余污泥的储存及浓缩,上清液溢流回调节池,剩余污泥定期清理(一般一年清除2次)。

3 除磷、消毒装置设计3.1除磷设备设计选型3.1.1配制浓度PAC药剂配制浓度一般为3%~5%,最大为10%;PAM为0.1%~0.3%,大多取0.2%,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以上数据为质量比例。

3.1.2 设计计算(1)PAC设生活污水所需PAC的投加量为80g/m3,溶药桶配药浓度按5%计,溶药桶体积需至少满足一天的药剂使用量(后续可调整为1~3天),单台计量泵的流量需满足一天的药全部投入设备。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加量。

若污水量为Qm3/d,则需投加PAC 的量为80*Q(g/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