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 2005 学年第二学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工程原理试卷(A)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20分)
1. 71dyn/cm= N/m(已知1N=105 dyn);
2. 给热是以和的差作为传热推动力来考虑
问题的;
3. 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其温度的升高而 , 随其纯度
的增加而 ;
4. 能够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即A=1)称为 体;
5. 蒸发操作中,计算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的方法有 、
;
6. 蒸发器主要由 室和 室组
成;
7. 喷雾干燥中,热空气与雾滴的流动方式有 、
、 三种;
8. 形状系数不仅与 有关,而且
与 有关;
9. 粉碎的能耗假说比较著名的三种是 、 、 ;
10. 圆形筛孔主要按颗粒的 度进行筛分,长形筛孔主要按颗粒
的 度进行筛分。
二、选择题(10分)(有一项或多项答案正确)
1. 揭示了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之间关系的定律是(
)
(A)普朗克定律;(B)折射定律;(C)克希霍夫定律;
(D)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2. 确定换热器总传热系数的方法有()
(A)查样本书;(B)经验估算;(C)公式计算;(D)实
验测定
3. 为保证多效蒸发中前一效的二次蒸汽可作为后一效的加热蒸
汽,前一效的料液的沸点要比后一效的()
(A)高;(B)低;(C)相等;(D)无法确定;
4. 对饱和湿空气而言,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p=p S,φ=100%,;(B)p=p S,φ=0;(C)p=0,φ=0;
(D)t=t w=t d=t as
5. 粉碎产品粒度分析中,一般认为,筛分法分析的下限是(
)
(A)100μm;(B)50μm;(C)10μm;(D)5μm。
三、判断题(10分)(对者打“”号,错者打“”号。
)
1. ()算术平均温度差是近似的,对数平均温度差才是准确的;
2. ()两固(灰)体净辐射传热的热流方向既与两者温度有关,
又与其黑度有关;
3. ()NaOH溶液的杜林线不是一组相互平行的直线;
4. ()恒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的大小决定于物料外部的干燥条
件;
5. ()泰勒标准(Tyler Standard)筛制中,相邻两筛号的网眼净宽
度之比为1∶2。
四、计算题(60分)
1. (10分)外径为426mm的蒸汽管道,其外包扎一层厚度位
426mm的保温层,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可取为0. 615 W/(m·
℃)。
若蒸汽管道的外表面温度为177℃,保温层的外表面温度
为38℃,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以及保温层中的温度分布。
2. (10分) 一单程列管式换热器,由若干根长为3m、直径为
φ25×2.5mm的钢管束组成。
要求将流量为1.25kg/s的苯从350K
冷却到300K,290K的冷却水在管内和苯呈逆流流动。
若已知
水侧和苯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0.85和1.70kW/(m2.K),
污垢热阻和换热器的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若维持水出口不超过320K。
试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取苯的平均比热为
1.9kJ/(kg.K),管壁材料(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2.
K)。
3. (15分) 用一单效蒸发,将1000kg/h的NaCl溶液从5%连续浓缩
到30%。
蒸发操作的平均压强20kPa(绝压),原料液进料温度为30℃,料液比热
4kJ/(kg. ℃),蒸发器内溶液沸点为75℃,蒸发器的传热系数为1500W/(m2·℃),加热蒸汽绝压为120kPa(绝压),若不计热损失,试求:(1)蒸发量W;(2)加热蒸汽消耗量;(3)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4. (15分)采用常压干燥器干燥湿物料。
每小时处理2000kg ,干燥操
作使物料的湿基含水量由40%减至5%,干燥介质是湿空气,初温为20℃,湿度H0=0.009kg水/kg绝干气,经预热器加热至120℃后进入干燥器中,离开干燥器时废气的温度为40℃,若在干燥其中空气状态沿等焓线变化。
试求:
(1) 水分蒸发量;
(2) 绝干空气消耗量;
(3)在H-I图上示意地画出空气在整个干燥过程(包括预
热、干燥)的状态变化情况,并说明各点所代表的状
态。
5. (10分) 某湿物料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其含水量由0.6kg水/kg
绝干料降至0.05kg水/kg绝干料,实验得该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如图1所示,试求:恒速干燥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时间之比。
图1
附:
c pw=4.187kJ/kg·℃
p=120kPa时:汽化潜热2247kJ/kg;饱和蒸汽温度104.2℃;
p=20kPa时:汽化潜热2356kJ/kg;饱和蒸汽温度60.1℃
试题2
一:填空题
1.流体的密度和体积比随(___)和(___)而变化,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2.当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在水平放置的变径管路中作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力(_________)。
3.孔板流量计是利用(_______)的原理来测量流量的。
4.开大离心泵的出口阀,离心泵的出口压力表读数将(______)
5.在标准大气压下,最大吸入高度也不超过(_____)m。
6.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_______)。
7.气体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8.设法(______)是强化冷凝传热的主要途径。
9.灰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采用折流或其他流动形式的目的是为了(_____),但平均温度差较(____)时的为低。
11.沉降室的生产能力与(_________)无关。
12.Kc越大,设备分离效率(_____)。
13.(_________)是判断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
16.相平衡常数m越大,则表示溶解度(_____)。
17.理论版是指在板上气液(________),且液体(___________)。
18.降速干燥阶段是(______________)阶段。
19.沉降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滤板的作用: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离心泵发生气缚与气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应如何消除?
2.在干燥试验中热空气能否使物料完全干燥?为什么?并简述恒速干燥阶段机理和降速干燥阶段机理。
三、计算
1.采用图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离心泵的性能。
泵的吸入管内径为100mm,排出管内径为80mm,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为0.5m。
泵的转速为
2900r/min,以20℃清水为介质测得以下数据:流量15L/s,泵出口表压2.55×105Pa,泵入口处真空度2.67×104Pa,功率表测得电动机所消耗的功率6.2kW。
泵由电动机直接带动,电动机的效率为93%。
试求该泵在输送条件下的压头、轴功率和效率。
2.在25℃下对每升水中含25g某种颗粒的悬浮液用具有26个框的
BMS20/635-25板框压滤机进行过滤。
在过滤机入口处滤浆的表压为
3.39×105Pa,所用滤布与实验时的相同,浆料温度仍为25℃。
每次过滤完毕用清水洗涤滤饼,洗水温度及表压与滤浆相同而其体积为滤液体积的8%。
每次卸渣、清理、装合等辅助操作时间为15min。
已知固相密度为2930kg/m3,又测得湿饼密度为1930kg/m3。
求此板框压滤机的生产能力。
3.用刮板式换热器冷却苹果酱,苹果酱质量流量为50kg/h,比热Cp为3817J/(kg•℃),入口温度80℃,出口温度20℃。
套管环隙逆流通冷水,入口温度10℃,出口温度17℃。
传热系数K为568W/(m2•℃)。
求:
1、需要的冷却水流量;
2、换热平均温差及换热面积;
3、若改为顺流,两流体出入口温度同前,换热平均温差及所需换热面积为何值?
4.稳态下在单效蒸发器中浓缩苹果汁。
已知原料液温度43.3℃,浓度为11%,比热容3.9kJ/(kg•℃),进料流量0.67kg/s。
蒸发室沸点60.1℃,完成液浓度75%。
加热蒸汽压力为300kPa。
加热室传热系数为943W/(m2•℃)。
计算:
1、蒸发量和完成液流量;
2、加热蒸汽耗量;
3、蒸汽经济性;
4、换热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