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部主任应在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的业务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各科室的门诊工作。
2、门诊部必须配置足够的医力,保证门诊病人的及时就医。
医、护、医技、收费等各类人员应相对固定,有一定经验、责任心强、服务态度好。
3、门诊人员一律佩戴胸卡上岗。
做到仪表端庄,衣着整洁,准时上岗不脱岗、不串岗、不闲谈,不玩电脑,不在上岗时间吃东西等。
4、对重病员、65岁以上老人、军人、残疾人等病员,优先安排就诊。
5、准时开诊,应尽量简化手续,方便病人。
要有解决门诊节假日医力不足的措施。
对病人要做好分诊工作,认真诊治,做到科学治疗,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人负担。
要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处方及门诊日志。
对病员要做到关心体贴,态度和蔼,耐心地解答问题。
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生会诊、诊治。
6、门诊检验、B超、放射等各项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减少患者的就医等待。
7、门诊与住院部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及时收容病人住院治疗。
8、门诊禁止吸烟,保持环境整洁、安静、秩序良好。
9、开展便民活动,为病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向病员宣传卫生防病及计划生育等知识。
10、门诊大厅公开设立病人意见本、意见箱及投诉电话;建立专门处理投诉的规章制度,接受群众的监督。
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门诊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预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
经院长、分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负责领导,组织、检查门诊病员的诊治和急诊、危重、疑难病员的会诊和抢救工作。
接受大批外伤、中毒、传染病员时间,要及时上报,并采取响应措施。
4、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督促检查义务人员贯彻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员就医,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5、负责监督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宣教、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疫情报告工作。
6、组织门诊医务人员的业务训练,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7、组织接待和处理门诊方面的群众来访、来信工作。
门诊部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门诊便民服务制度
1、各科室尽可能提供相关便民服务,做到礼貌周到,服务优佳。
2、便民服务措施确立后应认真贯彻执行,坚持不懈。
3、服务台人员应热情导诊,礼貌问答,导医要主动,提供优质服。
4、年老体弱、离休干部、残疾军人、重症病人及产妇等来院就诊,导医应主动提供相关服务,尽快联系有关科室,照顾提前就诊,药房优先配药。
5、候诊大厅应为病人设茶桶供应开水、提供笔、一次性杯子、平车、轮椅、雨伞等物品。
7、服务台、门诊办公室等部门工作人员应主动提供陪同就诊,为行动困难病人代挂号、交费、取药等服务。
8、各门诊科室服务台、门诊办公室按时总结经验,分析病人需求信息,研究提供新的便民措施。
门诊人力资源应急调配机制及工作程序
一、门诊流量实时监控方法:
1.通过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实时监控。
2.服务台护士随时观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门诊部。
3.各服务窗口、诊室导诊护士各自监控本辖区的流量,反馈到门诊部。
4.门诊部工作人员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二、门诊部接到监控信息后,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调配:
1.发现门诊各挂号收费的某一窗口病人拥挤,服务台护理人员随时疏通分散病人到其他窗口及各个楼层。
2.药房、化验排队超过10人,立即调配人员增开备用窗口,缓解诊疗高峰。
3.脊柱外科、骨科等门诊患者特别多时,及时反馈门诊部,由门诊部上报医务部,医务部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请科主任调配人员协助完成诊疗工作,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4.门诊部根据门诊流量监测获得的等候诊疗的病人数量、实际提供服务的医生数或窗口数、每个医生或窗口接待病人的平均速度,判断为尚未诊疗的病人提供服务需要的时间,决定是否需要增加工作人员或服务窗口;
5.各临床科室、各医技科室应积极配合医务部、门诊部的医疗资源调剂工作,15 分钟内按要求派遣医生或其他工作人员支援门诊工作;
6.医技科室实行限时承诺服务。
门诊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工作程序
各挂号、收费窗口排队超过10人时→导医立即疏通分散病人到其他窗口及各个楼层挂号、收费,缩短患者就医等待。
药房、化验排队患者特别多时→导医及时反馈门诊办公室→门诊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请相关科室负责人调配人员协助完成诊疗工作,缓解诊疗高峰。
门诊诊室候诊患者达10人以上时(30分钟内)→导医及时反馈门诊办公室→门诊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请相关科室负责人调配人员协助完成诊疗工作,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门诊医疗资源调配方案
各相关科室:
为改善门诊就诊环境,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特制定“门诊医疗资源调配方案”。
一、人力资源调配
1、科室应根据本科室门诊工作的特征,对门诊实施人力资
源调配,如上午门诊就诊量多,有高峰时段,科室应重点做好该时段的人力配置工作,以最大程度满足高峰时段患者需求。
2、各诊疗单元导诊人员按照科室分类做好门诊就诊患者
流量统计工作,当半小时内同一诊室出现10位以上就诊人员时,导医台在第一时间与对应科室主任联系,由科主任负责做好人力增援工作,保障门诊工作的有序进行。
3、门诊服务窗口出现排长队现象时,由门诊部通知对应窗
口负责人及时开启备用窗口,缩短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二、设备调配
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做好门诊工作量的分类统计工作,当病人需求量超过本科室每台仪器规定的工作量时,要及时通知科室负责人开启备用设备,必要时延长工作时间,缩短病人排队等候时间,杜绝推诿,做到当日申请检查当日完成。
三、时间调配
1、辅助检查科室实行中午连班制度,最大限度利用时间缩短病人排队等候时间。
2、辅助检查科室为满足门诊工作的需要,当正常工作时间不能满足临床需求时,科室负责人安排工作人员提前上班或延长下班时间,做到当日申请检查当日完成。
门诊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工作程序
各挂号、收费窗口排队超过10人时→导医立即疏通分散病人到其他窗口及各个楼层挂号、收费,缩短患者就医等待。
药房、化验排队患者特别多时→导医及时反馈门诊办公室→门诊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请相关科室负责人调配人员协助完成诊疗工作,缓解诊疗高峰。
门诊诊室候诊患者达10人以上时(30分钟内)→导医及时反馈门诊办公室→门诊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科室负责人→请相关科室负责人调配人员协助完成诊疗工作,缩短患者就诊时间。
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与医疗调剂办法为了保证我院的门诊医疗质量,缩短患者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的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对门诊诊疗工作的满意度,特制定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