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双罐式熔融盐间接储热系统设计研究_田增华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双罐式熔融盐间接储热系统设计研究_田增华
储热介质
Solar Salt (60%NaNO3+40%KNO3)
表 1 熔融盐性质比较
凝固点 ℃
上限温度 平均密度
℃
kg/m3
220
600
1899
Hitec
(7%NaNO3+53%KNO3+40%NaNO2)
142
535
1640
HitecXL (45%KNO3+48%Ca(NO3)2+7%NaNO3)
55 SOLAR ENERGY 22/2012
SOLAR ENERGY
太 阳 能 技术与产品
3 化学反应热储热 化学反应热储热是通过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进 行储热,具有储能密度高、可以长期储存等特点。 这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高温储热方式,且成本有 可能降至相对较低的水平。该方式在理论上可以 满足太阳能热发电的要求,对于能否满足太阳能 热发电系统动力要求,以及如何与发电系统结合 的问题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4 储热形式及储热介质选择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带储热系统通常有两种形 式[5:] 图 3 的槽式系统常采用合成油作为传热流体 (HTF),熔融盐作为显热储热材料,导热油与储热 材料之间有导热油——熔融盐换热器,这种布置 称为间接储热系统。图4的槽式系统采用熔融盐既 作为传热流体又作为显热储热材料的方式,无导 热油——熔融盐换热器,这种布置称为直接储热 系统。后者的优点是可以减少一个换热步骤,避免 了传热流体与储热材料之间的不良换热,而且适 用于 400℃~500℃的高温工况。但后者也面临一 个问题: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集热场采用的 是平面布置,且管道多,管内的传热流体不容易排 出,又由于熔融盐的凝固点通常高于 120℃,当采 用熔融盐作为传热流体时,就得使用保温和伴热 的方法防止熔融盐凝固,这样导致初期投资与运 行维护成本过大;以前也选用矿物油作为传热流 体和储热材料时,不存在凝固问题,但由于矿物油 的温度不能高于 300℃,否则易分解,这样限制了 槽式系统的工作温度不能超过 300℃,导致效率比 较低;当然也可以选用合成油作为传热流体和储 热材料,但其价格没有熔融盐那么便宜,实际工程 应用中不用于储热材料,而且合成油的温度也不 能高于 400℃,这自然也限制了槽式系统的工作温 度不能超过 400℃。 熔融盐储热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关系着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熔融盐与导热油相比,可在相近的工作压 力下获得更高的使用温度,且耐热稳定性好,其传
图 2 储热形式
最成熟的,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的高温储热 系统,根据储热介质的物理特性分为液体显热储 热、固体显热储热及固体 / 液体双介质显热储热。
(1) 液体显热储热 常用的液体显热储热介质为导热油和熔融盐, 该系统较典型的储热形式为采用熔融盐作为储热 介质的双罐式储热系统,这种储热方式被成功应 用在西班牙 Andasol 电站,其储热容量为汽轮机组 满发 7.5 小时。 (2) 固体显热储热 当换热流体的热容非常低时,如采用空气,固 体仅仅作为储热材料。固体材料作为储热材料,常 以填充层的形式堆放,需要与换热流体进行交换 热量。固体显热储热的主要方式有:砂石混凝土; 玄武岩混凝土;耐高温混凝土;浇注料陶瓷。 (3) 固体 / 液体双介质显热储热 双介质储热系统的一个优点是成本较低,如 采用便宜的诸如岩石、沙子或混凝土固体和较为 昂贵的换(储)热流体(如储热油)作为储热介质。然 而双储热系统的压降或寄生能量损失较大,这在 双介质储热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 2 潜热储热 潜热储热是利用储热介质发生相变时吸收或 放出热量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具有储热密度大、充 放热过程温度波动范围小、结构紧凑等特点,例如 PS10塔式电站即采用饱和汽/ 水储热器。目前,太 阳能高温潜热储热技术应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站还 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相变材料的高温性能有待 于进一步验证。
太阳能热发电优于光伏发电的一大特点就是 能采用经济的储热技术,而蓄电则相对昂贵。太阳 能热发电系统中采用储热技术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发 电成本,提高发电的有效性,它可以实现[2]:(1) 容 量缓冲;(2) 可调度性和时间平移;(3) 提高年利用 率;(4) 电力输出更平稳;(5) 高效满负荷运行等。
二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储热形式选择 现阶段实验用的太阳能储热主要有三种形式,
储热技术可分为直接储热和间接储热两大 类。直接储热系统的特点是采用强制对流换热将 热量传递给储热介质,并且储热介质自身在换热 器内循环。间接储热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传热流体 与储热介质为不同介质,在储热过程中,来自于 吸热器的传热流体将热能传递给储热介质,而放 热过程中,换热流体从储热材料吸取热量,储热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相变材料,自身不参与 循环。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双罐式;熔融盐;间接储热系统
一 引言 随着美国和西班牙多个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
的商业运行,该发电技术的可靠性已被证实,其在 我国西部和北部等太阳能资源较好地区具有广阔 的商业化前景。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由多个抛 物面聚光器阵列组成太阳能集热场,将太阳直接 辐射聚焦到集热管加热传热流体,传热流体进而 与水换热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组发电。其原理如 图 1 所示。
1 显热储热 显热储热是通过提高储热介质的温度来实现 热存储,是三种热能存储方式中原理最简单、技术
水工质电站 导热油电站
双罐间接蓄热 单罐熔融盐温跃层蓄热
饱和水蓄热 混凝土 / 陶瓷固体蓄热
双罐间接蓄热 单罐熔融盐温跃层蓄热 混凝土 / 陶瓷固体蓄热
熔融盐电站
双罐直接蓄热 单罐熔融盐温跃层蓄热 混凝土 / 陶瓷固体蓄热
集热场
过热器 蒸发器
冷熔融 盐储罐
预热器
热熔融 盐储罐
再热器
汽轮发电机组
传热介质 膨胀箱
凝汽器
冷却塔
图 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图
的热能释放出来以满足发电需求。储热系统作为 太阳能热发电站的组成部分,对电站连续、稳定发 电发挥着重要作用。太阳能热发电站的储热系统 可以在太阳辐射正常时储热,而在辐射不足时放 出热来供给汽轮机运转发电,起到功率缓冲的作 用;另一方面,一天之中,中午日照强,早晚日照 弱,在夜晚则不能用太阳能发电,而储热系统可以
表 2 Solar2塔式太阳能电站的熔融盐物理性能参数
温度
密度
比热 绝对粘度 导热率
℃
kg/m3 J/(kg·K) ×10−3Pa·s W/(m·K)
260.00 1923.82 1490.5008 4.3429 0.492493
显热储热、潜热储热和化学反应储热。根据储热材 料的使用特点,无论属于哪一类,一般都要满足以 下几点要求[3,4]:(1) 储热密度大;(2) 稳定性好;(3) 无毒、无腐蚀、不易燃易爆,且价格低廉;(4) 导 热系数大,能量可以及时地储存或取出;(5) 不同 状态间转化时,材料体积变化要小;(6) 合适的使 用温度。
图 4 双罐式直接储热系统流程图
热系数是其他有机载体的两倍,而且使用温度在 600℃以下时,几乎不产生蒸汽。因此,稳定性好、 价格低廉、熔点合适的熔融盐是储热技术发展的 重点。目前,可作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储热介质的 熔融盐主要有太阳盐、Hitec 和 Hitec XL 三种,其 性能及成本比较见表 1[2,6]。太阳盐为 60%NaNO3 和 40%KNO3 的混合盐,因为其在 600℃时具有非常 好的热稳定性、低造价、对普通材质管道及阀门的 较好的兼容性及较好的储热性能最早被应用在美 国 Solar 2 塔式电站中[7],目前则被广泛应用于槽 式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中;H i t e c 熔融盐为 7%NaNO3、53%KNO3和 40%NaNO2的混合盐,在 450℃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可在短期内用在 535℃温度下,但其在使用时需要进行氮气保护, 以防止Hitec熔融盐在高温下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 盐[8];Hitec XL 熔融盐为 45%KNO3、48%Ca(NO3) 2 和 7%NaNO3 的混合盐,该种熔融盐在最初装入
1205001Fra bibliotek92平均导热系数 W·m/K 0.52
0.57
0.53
平均热容量 成本(估算) kJ·kg/K 元/吨
1.49
6000
1.6
6500
1.8
10000
三 熔融盐储热介质的物理特性 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
统中的储热介质主要为硝酸钠(NaNO3)和硝酸钾 (KNO3)的混合盐,即太阳盐,其中NaNO3与KNO3 混合的质量比例约为 6:4。储热时熔融盐的温度将 加热至约 385℃,放热时,系统的熔融盐将冷却到 约 292℃,在两种情况下,熔融盐都为液态。
该混合熔融盐可使用在 260℃~621℃温度范 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混合盐在221℃出现凝固, 在 238℃出现结晶现象,根据混合盐各组分的平均 潜热可得到混合盐潜热约为 161kJ/kg。混合熔融 盐基本物理特性随温度变化情况见表 2[9]。
虽然NaNO3和KNO3按6:4配比的工业级混合 盐被广泛应用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中, 但其配比份额并非固定不变,其配比份额可在 6:4 基础上发生变化,但需要在工程设计开始重新对 混合盐的各种性质进行测量与计算。
54 SOLAR ENERGY 22/2012
SOLAR ENERGY
技术与产品 太 阳 能
把白天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储存起来, 到了晚上释放出来进行热发电,这样可以起到削 峰填谷的作用[1]。
储热技术是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能源、优化使 用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技术。储热 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2]:(1) 在能源的生产 与其消费之间提供时间延迟和保障有效使用;(2) 提供热惰性和热保护(包括温度控制);(3) 保障能源 供应安全。
56 SOLAR ENERGY 22/2012
SOLAR ENERGY
技术与产品 太 阳 能
系统时,需先将其溶解在水中,将溶液注入系统, 然后加热蒸发掉水分,该熔融盐具有 120℃的凝结 温度,并在 500℃时也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7]。通 过对三种熔融盐的性能及价格比较,太阳盐凝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