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文豪苏轼与《枸杞》诗

大文豪苏轼与《枸杞》诗

大文豪苏轼与《枸杞》诗
宋代大文豪苏轼学识渊博,在诗、词、文、书法上均有建树,他还热爱中医中药,潜心研习,造诣较高,对养生之道尤有心得。

在他淋漓酣畅的诗歌里有一首咏药诗《枸杞》,描述并赞美了枸杞的药效对人体的作用。

神药不自闭,罗生满山泽。

日有牛羊忧,岁有野火厄。

越俗不好事,过眼等茨棘。

青荑春自长,绛珠烂莫摘。

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

大将玄吾鬓,小则饷我客。

似闻朱明洞,中有千岁质。

灵庞或夜吠,可见不可索。

仙人倘许我,借仗扶衰疾。

诗中说,“好的药物是不会自己隐蔽起来的,星罗棋布的生满山坡,白日有牛羊扰挠,每岁还有野火的焚烧,越地的风俗不重视枸杞,把它看做茨棘看待,青春的嫩芽在春天里自然生长,结出烂漫的红果实也不去摘。

我把它移植过来护上短篱笆,紫笋似的芽从节中生出,它的根茎和果实都对人有用,没有可抛弃的地方,大的效用可以使我鬓发玄黑,小的则用来馈赠宾客。

听说罗浮山洞里有千年生的枸杞,但守洞的仙狗有时夜吠,所以不能索取。

倘许我长寿,那就借助枸杞的之力,来治愈我的衰弱之疾。


大文豪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迁徒多地,历经磨难,但享年仍近古稀,这在当时已属高寿,与他善于养生,注重保健,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苏轼主张适当服药养生是长寿的得力措施。

所以,他在庭院中种植枸杞,供自己食用及宴请宾朋,《枸杞》一诗就是他潜心服药养生的真实写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