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第85页“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笔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计数器一个,口算卡片若干张。

学生准备小棒100根,每10根搁成一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下面各题。

6+44 32-5 45+30 72-40 70+20 53+7 60-6 34+5 67+5 74-8 38+4 30+50
2.用竖式计算。

53+26 75-25
3.提问: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一要注意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二要注意从个位算起。

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计算经验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34+16=□()。

(2)提出要求:你能通过摆小棒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
组织讨论:先摆了几捆带几根,又摆了几捆带几根把4根与6根合起来一共多少根,把3捆与1捆合起来一共多少捆34+16的得数是多少进一步追问:你的桌上只有4捆小捆,得数怎么会是50
明确: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可以把这10根捆成一捆。

(3)教师拿出计数器,让学生说出34+16的拨珠过程,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拨珠。

教师拨珠计算后提问:得数的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这个数是多少十位上明明只有4颗珠,得数怎么会是50呢明确:个位上10颗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就是1个十。

(拨去个位10颗珠,同时在十位添上1颗珠。

)(4)引导学生结合操作过程用竖式进行计算。

启发: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

那么这道题用竖式应该怎样算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结合学生板演的竖式计算过程,组织讨论:你先算的是几加几,再算的是几加几个位上4+6得10,这个“10”在竖式里该怎样写
讨论后明确:个位上4+6得10,要向十位进1,在个位写0。

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右边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

这样就提醒我们在加十位上的数时,把进上来的1也加上。

(示范板书)进一步追问:此时,十位上要把哪几个数相加
提出要求:你能看着竖式再说一说34+16的计算过程吗
(5)再次感受笔算时从个位算起的合理性。

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说明:因为加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如果从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计算结果写出来,再算个位数相加时,由于进位就要把原来十位上写的数擦掉重写,显得比较麻烦。

所以笔算加法时,一般要从个位加起。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板书65+28的竖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他学生在书上各自完成。

(2)学生完成后,组织讨论:你是先算的几加几个位上5+8得13,这个“13”在竖式里该怎样写十位上的9又是怎样算出来的
3.总结笔算加法的方法。

引导: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在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后面补充板书“(进位)”]。

这样,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笔算我们都学习了。

你能说说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笔算加法要注意三条:①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相加满10的,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4人分别板演,其他学生直接在书上完成。

学生完成后追问:用竖式计算49+8时,为什么要把8和9对齐用竖式计算9+61时,为什么要把9和1对齐
2.小法官,会判断。

先让学生判断对错,再说说错在哪里,怎样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大路的两边各栽25棵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大路的一边栽了25棵树,另一边也栽了25棵树,一共栽了2个25棵。

启发:要求一共栽了多少棵,你打算怎样做
学生各自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后指名口答。

四、教学“你知道吗”。

1、你们知道“加号、减号”的由来吗
2、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加号、减号”的由来。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34+16=50(枚)
3 4
+ 1 6
5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