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届高中高考物理一轮总结复习计划规划方案.doc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物理组2018 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三轮。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 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 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 ”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调整1+1 ”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 2 班平均分达到60 分3、 4 班平均分达到50 分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1 第一讲 : 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2017.06.181. 关于运动的描述 (2 课时 ) 至2. 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5 课时 ) 2017.06.283. 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 课时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2 第三讲 :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2017.06.29 至1 两种常见的力 (4 课时 ) 2017.07.0612.力的计算 (2 课时 )3.物体的平衡 (4 课时 )4.牛顿运动定律 (2 课时5.章节检测( 4 课时 )3第四讲牛顿运动定律1.运动与力相结合 (4 课时 )2.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4 课时 )3.章节检测( 4 课时 )4 1. 必修一知识整合(4 课时 )2.模块检测 (6 课时 )5 1.. 必修 1 检测过关6第五讲 : 曲线运动1.抛体运动 .(4 课时 )2.平抛运动 (6 课时 )3.圆周运动 .(4 课时 )4.章节检测( 4 课时 )7第六讲 : 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 (2 课时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4 课时 )3.章节检测( 4 课时 )8 第七讲 : 机械能1. 功、功率 (4 课时 )2. 动能定理 (6 课时 )3. 机械能守恒定律 (4 课时 )4. 机械能守恒实验( 3 课时)5. 章节检测( 4 课时 )9 1. 必修 2 知识整合 (3 课时 )2. 模块训练 +套题 (8 课时 ) 10 必修 211 第八讲1. 电场2. 电场3. 带电4. 电容5章节检测(4课时)12第九讲 :电路1.电阻的研究(2课时)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课时 ) 电表改装 (2 课时 )章节检测( 4 课时 )2017.07.7至2017.07.162017.7.17至2017.7.242017.08.5至2017.8.152017.08.16至2017.08.232017.08.24至2017.09.032017.09.04至2017.09.112017.09.12 至2017.10.5 2017.10.06至2017.10.13 213 3. 电功率 (2 课时 ) 2017.10.144. 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2 课时 ) 至5 多用电表及电阻的测量(3 课时)2017.10.21分层训练节节节过 +分层训练单元题 (6 课时 )14 第十讲 :磁场2017.10.221. 磁场、场强 (4 课时 ) 至2. 闭合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 (4 课时 ) 2017.10.29安培力的应用 (4 课时 )章节检测( 4 课时 )15 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洛沦兹力(4 课时 ) 2017.10.304. 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2 课时 ) 至5. (半径、圆心、轨迹的确定)(2 课时 ) 2017.11.066. 高考常考题型归类 (6 课时 )7. 磁场知识整合 (4 课时 )8. 分层训练单元检测 +套题 (6 课时 )16 1. 选修 3-1 知识整合( 2 课时 ) 2017.11.72. 分层训练 +套题( 4 课时 ) 至选修 3-1 检测关 + 查缺补漏( 2 课时 ) 2017.11.1117 第十一讲 : 电磁感应2017.11.121. 感应电流的方向 (2 课时 ) 至2. 楞次定律 (4 课时 ) 2017.11.22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课时 )4. 法拉第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4 课时 )5. 电磁感应考题归类 (2 课时 )6. 章节检测( 4 课时 )18 第十二讲 : 交变电流2017.11.231. 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2 课时 ). 至2. 电感 . 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1 课时 ) 2017.11.303. 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4 课时 )4. 电磁场和电磁波 (1 课时 )5.. 章节检测( 4 课时 )19 1. 选修 3-2 知识整合 (2 课时 ) 2017.12.012. 分层训练 +套题( 4 课时 ) 至3. 选修 3-2 检测关 + 查缺补漏 (6 课时 ) 2017.12.06 20 第十三讲 : 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2017.12.071 力学实验课本 (4 课时 ) 至2. 电学实验课本 (6 课时 ) 2017.12.223. 设计实验分层 +完解 (6 课时 )4. 实验专项检测 +查缺补漏 (6 课时 )5. 高考实验题综合考察题型归类(10 课时 )6. 检测过关 (4 课时 )21第十四讲动量动量定理2017.12.2331. 动量动量定理 (4 课时 ) 至2. 动量守恒定律 (4 课时 ) 2017.12.313. 火箭发射反冲 (2 课时 )4. 章节检测( 4 课时 )22 5. 高考动量守恒综合考察题型归类(2 课时 ) 2018.01.036. 检测过关 +查缺补漏 (4 课时 ) 至2018.01.0523 第十五讲:近代物理2018.01.061. 波粒二象性 (2 课时 ) 至2. 原子结构 (2 课时 ) 2018.01.103. 原子核 (2 课时 )知识清单背记 +章节检测 (4 课时 )24 第十六讲:热学2018.01.111. 气体的三种变化 (4 课时 ) 至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4 课时 ) 2018.01.183. 相应知识背记( 3 课时)三、一轮复习具体实施方案在这一阶段里, 学生要全面阅读教材,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

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分析,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因此, 第一轮复习必须讲究策略,抓细抓实各个环节, 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知识网络, 提高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 )复习原则1.以教材为本 , 全面复习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教材, 让学生树立“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的观点 , 对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每个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 对教材中的概念、定理、定律逐字逐句进行理解。

有意识的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习题、阅读材料、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等, 要扫清知识死角, 把书本念厚。

4打好基础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公式, 而是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清楚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五大部分所涉及到的力、运动、能量的相关问题是在不同知识背景下的同一个内容, 是一个整体。

2.夯实基础 , 落实双基 , 掌握科学的解题思路第一轮复习中在知识内容的讲解上求全和实, 在学生练习题上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的训练。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

如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及受力分析, 在对状态、过程分析时画出状态过程的示意图,将抽象的文字条件形象化、具体化。

为了尽可能少出错误 , 解题时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 : 画草图 - 想情景——选对象——建模型——分析状态和过程——找规律——列方程——检查结果。

3.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是解题的关键一步, 提高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应把重点放在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上。

要分析并提炼出题目所给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 , 再去找相应的物理规律、物理定理、定律解题。

有些老师总是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 , 讲课时喜欢代替学生审题 , 讲解大量的题目, 学生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

这样的课, 学生很快生厌, 觉得是老生常谈, 没有新鲜感, 老师讲过的内容“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

究其原因 , 是学生的情绪没被调动起来 , 没有进入思考状态 , 当然复习效率低 , 能力提高慢了。

提高审题能力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5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对隐含条件的挖掘;对干扰因素的排除。

理清和形成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系统化并非易事, 在单元复习时应注意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 同时 , 也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 形成知识结构。

如复习力学知识时 , 我是这么做的 : 让学生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 , 运动定律是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 , 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方法 , 曲线运动和振动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

了解动量、冲量和机械能则是从时间、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 , 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更为简便的方法。

让学生了解到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 , 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4 . 注意解题的规范化训练(分层训练阶梯训练)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而解题的落点是书写的规范性, 表达的完整性, 这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

可是年级越高, 规范化程度越低, 不少学生为了节省时间 , 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 ,题目的分析、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 , 这样的状况在高考中无疑是要吃大亏的。

要求学生平时复习一定要书写到位 , 解答题应该写哪些步骤、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一步是采分点、能占多少分,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 做到规范性解题。

6(二)、复习步骤1.备课组制作复习案精选精做 ( 知识整合基础梳理—通法演练- 视野拓展(近 3 年高考真题) - 巩固诊断 - 查缺补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