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吸收塔的安装方案正装法要点

吸收塔的安装方案正装法要点

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1. 编制目的指导铜陵有色2*25MW背压自备热电项目工程的二台脱硫吸收塔的制作与吊装工作。

2. 适用范围适用铜陵有色2*25MW背压自备热电项目工程的1#2#脱硫吸收塔的制作与吊装工作。

3.编制依据3.1.吸收塔制作图纸3.2.施工组织总设计3.3.《钢制焊接常压容器》NB/T47003.1-20093.4.《火电厂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 DL/T5418-2009 3.5.《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机务篇DL/T5417-20093.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190、2—2012 3.7.《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5190、2—20123.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3.9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1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3.1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加工配制篇)DL/T5210.8-20093.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焊接篇)DL/T5210.7-20104作业项目概述安装背压自备热电项目工程的脱硫吸收塔制作、25MW×2铜陵有色4.1.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采用现场分段组合,正装法进行安装。

塔体内部构件包括:氧化空气喷管、喷淋系统、吸收塔除雾器等设施。

在安装现场设置临时组合钢平台,配置25t 汽车吊完成塔体各段圆筒组合。

在塔底底板铺设焊接完成后,塔体各段自下而上用一台履带(50t)逐段进行吊装,同时逐段进行塔体的所有外附件、内件与塔体之焊接件及塔壁开口接管的安装。

在塔体满水试验及内衬施工完成后,进行内部构件安装。

5 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5.2项目经理1人,了解脱硫塔安装工艺及规范。

5.3技术负责1人,熟悉脱硫塔安装工艺及规范。

5.4安装技术员1人,熟悉脱硫塔安装工艺及规范。

5.5安装工6人,具有脱硫塔组合安装经验。

5.6起重工1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

5.7电焊工5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和相应焊接资质。

5.8架子工4人,必须有专职资格证,具备上岗条件。

5.9电工1人,必须进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

5.10专职安装质检员1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11专职安全员1人,具有安全工作经验,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所有特殊工种证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作业人员应经体检合格和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5.2施工机械和工器具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6作业条件及停工待检点6.1作业人员资质和数量满足作业要求。

6.2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及安全文明施工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在交底书上100%签名。

6.3所有参加作业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在有效期内。

6.4选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的状态正常。

6.5计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满足要求,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6.6施工图纸、相关说明书及有关资料齐全。

6.7组合平台必须具备组合条件。

6.8施工小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各道工序的自检记录,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施工,每道工序结束,须经现场技术人员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及时解决。

6.8.1停工待检点确定1每层筒壁焊接完毕;2每层筒壁消除焊接缺陷后;3上下两层筒体进行环形口并组合完毕;4环形口焊接完毕。

7.作业程序.作业方法7.1支撑梁的安装吸收塔底板的安装7.2.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7.3吸收塔筒体的安装7.4吸收塔顶的安装7.5吸收塔梁的安装7.6吸收塔环筋的安装7.7吸收塔烟气进出管道接口和所有开孔安装7.2脱硫塔安装方法7.2.1支撑梁的安装:首先对土建基础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基础的纵横中心线、水平度、标高、预埋地脚螺栓位置等),确认各项尺寸符合要求后,将支撑梁放置于基础垫铁(20×90×90)上进行校准,校准完后进行焊接。

7.2.2吸收塔底板的安装:支撑梁二次灌浆完成后,需进行复核,对误差超出标准的局部应用水磨石机进行处理,整个基础平面度不超过3mm。

验收合格后,底板按照编号放入相应位置,并留出规定间隙,并在各块板中部放置重物控制变形,然后按要求进行焊接。

7.2.3吸收塔筒体的安装:吸收塔筒体组合在吸收塔组合平台上进行,组合前为有效控制单层筒体的尺寸误差,需先在组合平台上用槽钢制作一个筒体内模,筒体组合时将每一片半成品按编号紧密贴靠到内模上,将拼缝点焊牢固后即可进行焊接,每层筒体的纵向焊缝仅焊到距边缘200mm处,以便于对接焊口时调整。

焊接完成后进行测量,内容包括周长、直径、垂直度、筒体上面水平度,要求:椭圆度(直径)<l‰;上下两层内周长偏差<6 mm;上下口水平。

复核到达要求后拆下内模,即m/<0.75mm;垂直度<1.5mm度.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可进行筒体吊装。

7.2.4吸收塔顶的安装:塔顶在现场组合平台上进行组合,先在平台上画线,并焊接限位挡板(尺寸误差为±1mm),组合后吊装与筒体焊接在一起。

7.2.5.吸收塔梁的安装:首先要在平台上按照筒壁的理论外径划出梁的内圆周轮廓线,按照该轮廓线对梁进行校正,校正好后要等到环筋上面两层壁板安装并焊接完后再安装。

不可避免焊缝焊接前应进行刚性加固后再进行焊接。

7.2.6吸收塔筒体加强筋安装:吸收塔筒体为环形加强筋,加强筋的安装随简体安装同步进行。

加强筋安装覆盖筒体焊缝的地方,必须在焊缝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

7.2.7吸收塔烟气进出管道接口和所有开孔安装:吸收塔开孔接口位置的准确性关系到以后烟道、管道能否顺利安装。

因此,在开孔前,首先根据开口尺寸制作1个模板,然后在塔体上开孔的准确位置划出切割线,并经技术负责人确认无误后,才能切割开孔并打磨平整,安装管道接口及管道接口结构支架。

注:1.第一节与第二节组合一起在平台上预制完成(第一段),第三节加变径与第四节组合在一起在平台上完成(第二段),第五节与第六节组合一起在平台预制完成(第三段),第七节与第八节组合一起预制(第四段),第九节与第十节组合一起预制(第五段),第十一节与第十二节组合一起预制(第六段)。

预制完后一起组装成整体。

吸收塔安装的质量控制点8.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8.1支撑梁的控制:以吸收塔纵横中心线为基准,找好支撑梁的相对位置,测量其直径及椭圆度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焊接,然后进行剪力件的焊接,焊后应检查支撑梁平整度及椭圆度偏差不超过5mm,超过偏差的部位必须进行校正,最后安装在规定的标高处。

8.2吸收塔底板的控制:吸收塔底板是塔内受水压最大的地方,也是受浆液扰动最大的地方,底板厚度又相对较薄,因此控制好底板的安装误差和焊接变形引起的底板“局部隆起”(即底板与二次灌浆层间间隙过大,底板受力后产生较大变形,会引起防腐层破裂、剥落)是底板安装的一个重点。

8.3吸收塔筒体的控制:筒体的测量标准为:椭圆度(直径)±l‰;上下两层内周长偏差<6mm;上下口水平度<1.5mm;垂直度<0.75mm /m;中心偏移≤20mm;筒体标高偏差0.5‰H≤20mm。

在吸收塔筒体组件吊装过程中,应使用专用的吊装工具,吊具上部吊点便于吊车起吊,设有4个吊点;下部设有8个吊点,用8根等长的钢丝绳通过8个夹具夹住组合好的简体,避免在吸收塔筒体上焊接吊点,能有效防止简体发生吊装变形。

8.4吸收塔梁的控制:梁的多道焊缝的累积焊口收缩将严重影响筒体的最终质量,为减少塔内梁的安装对筒体的变形影响,在塔内管道及梁的施工中应尽量减少管道的对口焊缝数量。

8.5吸收塔烟气进出管道接口和所有开孔的控制:吸收塔进口烟道外侧为Q235B钢烟道,内材质为C276进口不锈钢板,其焊接工艺与其它焊接工艺不同,焊材使用专用焊条脱硫塔焊接的注意事项9.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9.1焊接工艺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双面焊接,以保证底部焊缝质量。

(焊接人员持证上岗)。

9.2吸收塔制作钢材质为Q235B,除特殊说明外,焊条使用J422焊条。

9.3装配时的定位焊,采用正式焊接时相同的焊接材料与工艺,点焊高度不应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三分之二,点焊长度大于20毫米。

9.4多数焊缝采用多层多道焊接形式,焊条要求使用直径3.2与直径4.0两种规格,为减小焊接变形,焊接时采用小焊接电流,对口间隙尽量保持均匀。

9.5底板焊接时应注意:应从底板中心开始并逐步向外过度,初层的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焊接过程中需采用必要的反变形措施。

9.6筒体纵向对接焊接部位上下边缘及中部至少用3条圆弧板进行加固。

9.7环形焊缝要采用多人同时对称焊接。

9.8上.下段的拼装时,纵向焊缝布置要符合要求,详细情况见《火电烟气脱硫吸收塔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418-2009。

9.9加强筋板与筒壁焊接时应采用分段对称焊。

9.10筒壁的焊接,应先焊纵向接头,后焊接环向接头。

当焊完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接头后,再焊其间的环向接头。

焊工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9.11如果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过1毫米时,应进行补焊,并打磨平滑。

表面不允许焊接质量检验:焊缝成形良好,焊缝过度圆滑。

焊缝9.12.沈阳远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共13页有裂纹.气孔.夹渣.未融合等缺陷,咬边深度不大于0.5毫米,长度不大于焊缝全长的10%且小于40毫米。

9.13无损检测的要求:1.底板边缘板与壁板的角焊缝:100%着色检测。

2.≥DN500的法兰接管与法兰及壁板的焊缝:焊缝长度的30%着色检查。

3.纵向焊接接头,每一焊工焊接10mm板厚(板厚差不大于1mm时可视为同等厚度),在最初焊接的3m焊接接头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检测。

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30m焊接接头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超声检测,检查部位中的25%应位于T型焊接接头处。

壁厚大于10mm的壁板,壁板全部T型焊接接头均应进行超声检测。

4.入口以下接触浆液的接口与壁板的连接焊缝: 100%超声检查5.主梁采用对接时其对接焊缝应进行超声检查,长度为100%。

6.进口烟道C276合金贴衬的拼接焊缝与塞焊缝:100%着色检测。

10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10.1质量通病:筒体组合时在施工中很容易形成错接、错用。

预防措施:筒体清点、编号时必须按图认真仔细地区别,然后再按要求进行标识,标识应清晰、明显、永久。

10.2质量通病:测量器具破损,造成测量数据出现偏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