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版模板

宏观经济学保罗萨缪尔森版模板

成就
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 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
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 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 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由的经 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
经济学
第十八版
保罗·萨缪尔森 著
威廉·诺德豪斯
课件制作单位: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制作者:衣文静,俞薇,程志平,谢新超,杨洁,张中英
审校:黄文平
第20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
发展经济的全部目的无非是为现在 和将来提供物品或劳务。证明这一点的 义务,我认为最好是永远交给那些宁肯 少生产一些而不是多生产一点的人,那 些宁肯让人力、机器或土地等生产要素 闲置起来的人去承担。令人吃惊是,我 们竟然能听到如此之多的为浪费辩解的 理由,诸如担心通货膨胀抬头、国际收 支逆差、预算收支失衡、国家债务过重 以及对美元信心的丧失,等等。
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却是单个产品的价格、数量和市场。
研究线索
(1)产出、就业和价格的短期波动,也即所谓的商业周期。 (2)产出和生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也即所谓的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学的作用
20世纪经济学的一项主要突破是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促 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应对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刺激经济长 期增长等问题。
2、你知道国家是怎么样来调整经济形 势,以保持健康运作呢?采取哪些 手段呢?
3、你对1929年的大萧条、1997亚洲 金融危机和目前的金融危机有的爆 发原因有过了解吗?
引言:宏观经济学的概述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是将整个经济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的, 所考察的是同时影响众多企业、消费者和工人的因素;
——詹姆斯.托宾 《国民经济政策》
数学知识预备(20)
在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用静态分析法讨论了各 类市场模型,比如线性的和非线性的,一种商品和多种商 品,特殊的和一般的等等。
同样,静态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经济分析的其它领域,比 如宏观经济行为。
国民收入分析中的均衡
首先介绍在宏观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模型:凯恩斯国 民收入模型。
Y=C+I0+G0
C=a+bY
(a>0,பைடு நூலகம்<b<1)
其中Y和C分别表示内生变量国民收入和消费支出,I0和G0 分别表示外生决定的投资和政府支出。
第一个方程是均衡条件(国民收入等于总支出)。第二个 方程即消费函数,是行为方程。消费函数中的两个参数a 和b分别代表自发消费支出和边际消费倾向。
很明显,这两个方程中饱含两个内生变量,他们既不存在 函数相关,也非互不相容。因此,我们可以求出以参数a、 b和外生变量I0和G0表示的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均衡值Y’和 C’。
A.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引子 2008金融危机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
为了保持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2008年面对错综复 杂的国内外势,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 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 扩内需”。
年初“双防”政策: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确保经济可 持续发展。年中“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年末“保增长、扩内需” :力保经济 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世界金融 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国内房 地产、钢铁、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大幅度下滑。
A.1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1、为什么产出和就业会不时地下降?怎样才能减少 失业?
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稳定价格? 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
主张争论: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经济滞胀
A.2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一)目标 高的且不断增长的国民产出水平 高就业、低失业 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
产出
1、面对大萧条,凯恩斯创立了革命性的理论,揭示 经济波动的决定因素,并对生产过剩危机提出对策;
2、长期经济增长的机制问题研究; 3、宏观问题主导了美国、苏联等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进程。
凯恩斯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 开创了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世,一度被誉为 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 、“宏观经济学之 父”等美称。著有《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货币论》 等。
更为复杂,更接近实际经济的,同时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 均衡的国民收入模型将在后面的内容里进一步讨论。
本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A、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 宏观经济学的目标与工具 ※ 国际联系
B、总供给与总需求
※ 宏观经济中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 宏观经济史
课前思考
1、你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 动态呢?最近,我国的宏观总体态 势如何?
为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可以把求出的C’加上I0和G0, 看结果是否与Y’相等。如相等,则C’和Y’满足均衡条件, 此解有效。
很明显,此模型是极为简单、粗糙的。但其他复杂、完备 的国民收入模型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建立和分 析这些模型的原理同前面的讨论是一致的,因此在此就不 做进一步说明。
C’=a+bY’
=a(1-b)+b(a+I0+G0)/1-b
=a+b(I0+G0)/1-b 此式也是完全以参数表示的。
Y’和C‘的分母都是(1-b),因此,限定b≠1是必要的,以 避免被零除。因为边际消费倾向b已被假设为一个正分数, 所以b≠1的限制自然满足。因为要是Y’和C‘为正,则1-b也 必须为正。由于外生支出I0和G0通常为正,参数a(消费函 数的纵截距)为正,所以分子表达式的负和也就确定了。
将第二个方程代入第一个方程中,可将其简化为仅包含一 个变量Y的方程:Y=a+bY+I0+G0
因而Y的解值(均衡国民收入)为: Y’=a+I0+G0/1-b
需要指出的是,此式完全是以模型给定的数据,即参数和 外生变量表示的。将求出的均衡国民收入代入到消费函数 中,则可以得到均衡的消费支出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