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一第2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78张)
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专题一第2讲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78张)
由于 t=3 s 时两车并排行驶,说明 t=0 时甲车在乙 车前,Δx=x 乙-x 甲=7.5 m,选项 B 正确.t=1 s 时, 甲车的位移为 5 m,乙车的位移为 12.5 m,由于甲车的初 始位置超前乙车 7.5 m,则 t=1 s 时两车并排行驶,选项 A、C 错误.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 的距离为 52.5 m-12.5 m=40 m,选项 D 正确.
答案:BD
3.(2015· 全国卷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 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 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 木板右端与墙 壁的距离为 4.5 m,如图甲所示.t=0 时刻开始,小物块与 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 直至 t=1 s 时木板与墙壁碰 撞(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 方向相反; 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 1 s 时间内 小物块的 vt 图象如图乙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 15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 m/s2.求: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
解析:设物块的质量为 m、斜面的倾角为 θ,物块与 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物块沿斜面上滑和下滑时的加 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1, mgsin θ-μmg· cos θ=ma2. v0 v1 再结合 v-t 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有:a1= ,a2= . t1 t1 由上述四式可见,无法出求 m,可以求出 θ、μ,故 B 错, A、C 均正确.
(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1 及小物块与木板间 的动摩擦因数 μ2;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解析:(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 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设加速度为 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1(m+M)g=(m+M)a1① 由题图乙可知,木板与墙壁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v1=4 m/s,由运动学公式有
2 v2 - v 0 1 解得 μ= .② 2gs0
(2)冰球到达挡板时,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中,刚 好到达小旗处的运动员的加速度最小. 设这种情况下, 冰 球和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 和 a2,所用的时间为 t. 由运动学公式得
2 v2 - v 0 1=2a1s0③
v0-v1=a1t④
1 2 s1= a2t ⑤ 2 联立③④⑤式得 s1(v1+v0)2 a2 = . 2s2 0
3.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的关键是受力分析和运动分 析,而加速度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其基本思路如下:
【典例】
(2017· 全国卷Ⅱ)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
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 s0 和 s1(s1<s0)处分 别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 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 v0 击 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 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 向小旗.
A.在 t=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 距离为 40 m 解析: 由题图知, 甲车做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其加速度 a 甲=10 m/s2.乙车做初速度 v0=10 m/s,加 速度 a 乙=5 m/s2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s 内甲、 乙车的位移 1 1 2 分别为: x 甲= a 甲 t3=45 m, x 乙=v0t3+ a 乙 t2 3=52.5 m. 2 2
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 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 挡板时的速度为 v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审题指导] 本题的重要条件有: (1)冰球滑向挡板. (2)运动员匀加速滑向小旗. (3)冰球和运动员同时出发.
0~t1 时间内的 v-t 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等于 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θ已求出,故可以求出物块 上滑的最大高度,故 D 正确. 答案:ACD
2.(多选)(2016· 全国卷Ⅰ)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 同向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 t=3 s 时并 排行驶,则( )(导学号 57180011)
2 v2 - v 0 1 答案:(1) 2gs0
s1(v1+v0(2015· 全国卷Ⅰ)如图甲,一物块在 t=0 时 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乙所示.若重 力加速度及图中的 v0 、 v1 、 t1 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 )(导学号 57180010)
[思路分析] 本题的思考程序为: (1)冰球匀减速运动,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 式求第(1)问,也可用动能定理求.
(2)冰球和运动员同时出发,同时分别到达挡板与小 旗,时间相等,因此由运动学公式求 a2. 解析:(1)设冰球的质量为 m,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 μ,由动能定理得 1 1 2 -μmgs0= mv2 - mv0① 1 2 2
v1=v0+a1t1② 1 2 x0=v0t1 + a1t1③ 2
式中,t1=1 s,x0=4.5 m 是木板碰撞前的位移,v0 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 联立①②③式和题给条件得 μ1=0.1④ 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 木板以-v1 的初速度向左做匀 变速直线运动,小物块以 v1 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 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专题一 力和运动
第2讲
直线运动与牛顿运动定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图象问题要“三看” (1)看清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明确因变量(纵轴 表示的量)与自变量(横轴表示的量)的制约关系. (2)看图线本身―→识别两个相关量的变化趋势,从 而分析具体的物理过程. (3)看交点、斜率和“面积”―→明确图线与图线的 交点、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斜率、图线与坐标轴 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