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彩的消费课后练习题

多彩的消费课后练习题

课后跟踪训练(三)一、选择题1.(2019·湖南省高三模拟)“十三五”期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投资,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从根本上看,这是因为()A.新产品层出不穷,老百姓更“愿消费”B.保障网越来越密,老百姓更“敢消费”C.钱袋子越来越鼓,老百姓更“能消费”D.消费环境改善,老百姓消费信心增强[解析]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根本原因是钱袋子越来越鼓,老百姓更“能消费”,本题C符合题意;新产品层出不穷,老百姓更“愿消费”和保障网越来越密,老百姓更“敢消费”都不是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根本原因,A、B与题意不符,排除;消费环境改善与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没有必然联系,D排除;本题选C。

[答案]C2.(2019·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外卖经济”随着外卖产业的发展,插上互联网翅膀的外卖产业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带动着整个餐饮、物流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9年1月,美团高级副总裁在外卖产业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外卖经济体”的概念。

在这个全新的经济体中,用户、商户、平台和骑手不再是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紧密关联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①社会分工细化,满足多样化需求②增加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价格提高③扩大相关服务交易规模,促进就业④增加享受资料支出,促使恩格尔系数增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分工、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知识。

经济体中有用户、商户、平台和骑手,说明分工细化,①正确;题干未涉及成本和价格,②与题意无关;外卖产业的发展,带动着整个餐饮、物流等多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说明服务业交易规模扩大,③符合题意;题干未涉及享受资料,未涉及恩格尔系数,况且恩格尔系数增加是因为家庭消费总支出不变,家庭食品消费总支出增加,④既错误又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B。

[答案]B3.(2019·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三模)下图描述的是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曲线由D1右移到D2。

能导致这种变动的因素有()A.纯电动汽车的质量不稳定B.燃油汽车的价格不断降低C.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D.充电桩及配套设施欠完善[解析]观察图示信息可知,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曲线由D1右移到D2,意思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增加。

纯电动汽车的质量不稳定会导致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减少,A不选;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是互替品,燃油汽车的价格不断降低会导致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少,B不选;充电桩及配套设施与纯电动汽车是互补品,充电桩及配套设施欠完善,会降低人们对纯电动汽车的需求,D不选;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纯电动汽车符合这一理念,因而会出现纯电动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的情形,C项入选。

故本题答案为C。

[答案]C4.(2019·北京市大兴区高三模拟)“滴”的一声,赵阿姨的手机收到了绿色账户积分,月底她就可以用积分兑换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垃圾分类换取积分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这一时尚()①有利于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②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人人都参与垃圾分类③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④能够更好地落实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绿色消费的相关知识。

垃圾分类换取积分,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有利于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落实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理念,①④符合题意;“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了人人都参与垃圾分类”说法过于绝对,②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价格杠杆,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答案]B5.(2019·山西省高三模拟)让孩子趁着暑假出国游学,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选择,家长们无形中陷入“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这给消费者的启示是()①学会勤俭节约,尽量少消费,不消费②树立正确消费观,摒弃盲目攀比心理③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④注重物质消费,克服只注重精神消费的倾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别人都去了,我也要去”的心态启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消费观,摒弃盲目攀比心理,正确引导消费行为,科学理性消费,②③符合题意;勤俭节约并不是尽量少消费或不消费,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一种攀比心理,没有体现只注重精神消费不注重物质消费的倾向,④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答案]C6.(2019·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三模拟)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与城乡居民收入比发生了如下变化,由此我们可得出()①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②我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③税制改革增加了社会各阶层的收入④我国在努力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

根据图22014~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于人均GDP实际增速,这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①正确;根据图12014~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逐年下降,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减小,我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②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税制改革和中等收入群体扩大的相关内容,③④与材料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A。

[答案]A7.(2019·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模拟)2019年春节再现网络购物狂欢,而“剁手族”购物狂欢过后,发现抢购的东西有的不实用,有的甚至根本用不上。

材料表明()A.要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生产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方式C.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D.生产决定了居民的消费对象[解析]网络购物狂欢过后,“剁手族”发现抢购的东西有的不实用,有的甚至根本用不上,告诉我们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盲目跟风的不理性消费,没有体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也没有体现生产决定了居民的消费方式和对象,A、B、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答案]C8.(2019·四川省凉山州高三模拟)某电商平台推出了一项叫做“蚂蚁花呗”的服务,每月授予用户一定的信用额度。

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每月9号为还款日,如果逾期不还,将会产生逾期费用。

对花呗认识正确的是()①属于电子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②本质是消费信贷,能释放消费潜力③能加速商品流通,激发市场的活力④是一般等价物,能够衡量商品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蚂蚁花呗”的服务本质是消费信贷,能释放消费潜力,能加速商品流通,激发市场的活力,②③符合题意;“蚂蚁花呗”的服务是一种信贷消费方式,不是电子货币,不具备货币的职能,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①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答案]C9.(2019·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模拟)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释放消费潜力。

以下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有()①健全社会保障体系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③促进消费结构升级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以提高人们未来收入预期,从而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释放消费潜力,①符合题意。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以使物质财富增加,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无直接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与材料主旨不符,③不符合题意。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可增加人们可支配收入,从而提高消费水平,释放消费潜力,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答案]B10.(2019·北京卷)中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国家。

下图为关于“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表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会促进机器人的使用②(2)表明工人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越倾向于使用机器人③(3)表明产品市场的需求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投入④(4)和(5)表明机器人暂时无法全面替代劳动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中,工资成本的增加会促使企业使用机器人,说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会促进机器人的使用,①说法错误;材料中,工人离职率与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影响因素成正相关,说明了工人离职率或流动性越低的企业则不倾向于使用机器人,②说法错误;材料中,产品销售增长与之成正相关,说明了产品市场需求越大,越倾向于使用机器人,体现出产品市场的需求会影响生产要素的投入,③说法正确;材料中,操作型任务比例与机器人使用成正相关,而抽象型任务比例与之成负相关,在现实社会中,二者都有,故说明了机器人暂时无法全面替代劳动力,因为机器人无法完成抽象型的任务,而且抽象型任务比例越高,企业越不倾向于使用机器人,④说法正确。

本题选择D选项。

[答案]D11.(2019·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当下,个别大学生贪图享受或者攀比消费,给一些不良校园贷公司可乘之机,让自己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这警示我们()①要做到量力而行,适度消费②要坚持勤俭节约,拒绝信贷③要强化法律意识,正确维权④要注重环境保护,绿色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材料强调由于个别大学生不顾自身的经济实力,为了贪图享受或者攀比消费,向一些不良校园贷公司进行贷款,致使自身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警示我们要量力而行,适度消费,要强化法律意识,正确维权,故①③正确;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进行信贷消费,能够提高消费水平,②中“拒绝信贷”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是要适度消费,不涉及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排除。

故选C。

[答案]C12.(2019·河北石家庄市高三模拟)“轻奢消费”(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更为新型的消费形式正在为大众所接受,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

这说明“轻奢消费”()①能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②是从众心理主导下的消费行为③符合适度消费原则的要求④能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的倾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知识。

“轻奢消费”正在为大众所接受,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说明“轻奢消费”能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①符合题意;“轻奢消费”不是从众心理主导下的消费行为,②不合题意;“轻奢消费”是一种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消费,这符合适度消费原则的要求,③正确;“能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的倾向”说法夸大了“轻奢消费”的作用,④不合题意。

本题选B。

[答案]B二、非选择题13.(2019·陕西省榆林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