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节欧洲西部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康星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欧洲西部地区的范围、位置;在地图上找到主要的国家及首都,说明本区
重要的地理环境特征。
2.学会运用地图、统计图表说明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
要地位和作用。
3.通过图表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上的差异,说明制造业在本区工业中的
主导地位;读图说明本区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4.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独特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对
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和资料,或利用多媒体手段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欧洲西部丰
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6.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提取、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从欧洲西部区域经济
联合发展的成功经验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
理解欧盟在本区内的作用以及在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读图分析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本区独特
的自然环境对地区农牧业的重要影响。
教学准备
投影(新华社《今日世界》系列光盘之一:《欧盟》)
课时安排
3~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板书:四、传统畜牧业
设问导入:为什么欧洲在饮食方面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呢?
讨论:根据图8.19的5个框图,逐项进行分析和讨论。
1.地理位置因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讨论:想一想这样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确认:中纬度──温和,多温带气候类型;大陆西岸──湿润(但需说明降水多少还需要风向配合,而这一地区的大陆西岸正好盛行西风)。
2.地形因素──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教材活动:读图8.23,完成教材P63“活动1”。
a.学生填写本区主要山脉、主要平原。
b.读地形图归纳总结本区地形特征。
(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和山脉走向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从而导致全年湿润的气候)
c.分析本区草场面积广大与地形的关系。
(英、法两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草原生长,因而草场面积广大)
(学生分组──逐项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代表回答──由教师确认)
3.气候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图分析:读图8.22“欧洲西部的气候”,回答以下问题:
a.说出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征)
b.读三地气温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c.分析这三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进而区别海
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不同。
(离海洋越近,温差越小,降水量越大,越显现海洋性特征;离内陆越近,温差越大,
降水量越小,越显现大陆性特征)
d.综合分析本区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应当向学生指明的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也较适合水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日较多,日照不足,雨热不同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因而本区的种植业多服务于畜牧
业,种植的谷物也多用为饲料)归纳结论。
4.多汁牧草、草场广大。
5.畜牧业发达。
承转提问: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他们是如何将“绿色”变成“金子”的?阅读教材P62和“阅读材料”后回答。
(学生进行2分钟的阅读,然后回答。
)
总结归纳:农业部门以畜为主、农牧兼顾;发达的乳畜加工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农牧产品的高品质和多样化是欧洲人将“绿色”变成“金子”的法宝。
从中还可以看出,假如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农业科技做依托,欧洲的畜牧业也不
会有今天的发展。
拓展内容:读图8.22,还可指出欧洲虽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但还具有多种其他气候类型;多样的气候与不同的地形及地理位置相结合,为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及农业的多种
经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第三课时
板书:四、传统畜牧业
设问导入:为什么欧洲在饮食方面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呢?
讨论:根据图8.19的5个框图,逐项进行分析和讨论。
1.地理位置因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
讨论:想一想这样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会产生什么影响?
确认:中纬度──温和,多温带气候类型;大陆西岸──湿润(但需说明降水多少还需要风向配合,而这一地区的大陆西岸正好盛行西风)。
2.地形因素──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教材活动:读图8.23,完成教材P63“活动1”。
a.学生填写本区主要山脉、主要平原。
b.读地形图归纳总结本区地形特征。
(地势低平,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广大)
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和山脉走向皆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深入,从而导致全年湿润的气候)
c.分析本区草场面积广大与地形的关系。
(英、法两国平原面积广大,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草原生长,因而草场面积广大)
(学生分组──逐项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代表回答──由教师确认)
3.气候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
读图分析:读图8.22“欧洲西部的气候”,回答以下问题:
a.说出欧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征)
b.读三地气温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c.分析这三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进而区别海
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不同。
(离海洋越近,温差越小,降水量越大,越显现海洋性特征;离内陆越近,温差越大,
降水量越小,越显现大陆性特征)
d.综合分析本区气候对畜牧业的影响。
(应当向学生指明的是:全年温和湿润的气候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大部分草场可常年放牧,适合发展畜牧业,也较适合水果、蔬菜和花卉的种植;但由于阴雨日较多,日照不足,雨热不同期,部分地区粮食作物的生长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因而本区的种植业多服务于畜牧
业,种植的谷物也多用为饲料)归纳结论。
4.多汁牧草、草场广大。
5.畜牧业发达。
承转提问:欧洲西部的人们称牧草为“绿色的金子”,他们是如何将“绿色”变成“金子”的?阅读教材P62和“阅读材料”后回答。
(学生进行2分钟的阅读,然后回答。
)
总结归纳:农业部门以畜为主、农牧兼顾;发达的乳畜加工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农牧产品的高品质和多样化是欧洲人将“绿色”变成“金子”的法宝。
从中还可以看出,假如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农业科技做依托,欧洲的畜牧业也不
会有今天的发展。
拓展内容:读图8.22,还可指出欧洲虽然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但还具有多种其他气候类型;多样的气候与不同的地形及地理位置相结合,为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及农业的多种
经营,提供了优越的自然基础。
第四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