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
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习惯。
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本单元各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食物》是本单元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用观察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一些食物,知道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
《我们的营养》一课是让学生学习用简单的实验方法鉴别几种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进一步收集资料,并作简单分析。
《饮食与健康》主要阐述任何一种或一类食物都不能为人体提供全部所需的营养素,所以我们要学会从营养的角度认识食物的分类,合理地搭配日常的膳食。
在对信息作进一步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3课时1、我们的食物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的多样化及其主要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方法);搜集有关食物的资料和图片(或自带一些食物)。
2、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常吃些什么食物呢?(生答)看来,同学们对食物都很感兴趣,那关于食物,还有哪些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食物”师并随机板书课题。
二、了解食物1、我们的食物有哪些?同学们,老师让你们记录了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现在谁能说说你吃了些什么?(生答)教师适时把学生的卡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总结板书:馒头米饭面条……(面食)白菜豆角西红柿……(蔬菜)鸡肉鱼肉猪肉……(肉类)等。
大家还知道哪些不常见的食物呢?从同学们的汇报中,老师看出大家很喜欢美食。
是啊,因为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
那么,我们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2、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同学们,当你在尽情地品尝美味的时候,可曾想过制作它们的原料都来自于哪里吗?请大家结合课文插图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植物动物微生物是的,我们的食物,不论是肉食、素食,还是一些新型食品,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大自然。
是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食物。
3、我们来给食物分类。
同学们,来自大自然的食物如此丰富,大家能把这丰富的食物分类吗?师:食物分类的方法很多很多,接下来每个小组就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给食物分类吧!师:现在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交流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同学们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发言的要点,以便与自己的交流结果相对照。
通过小组交流,同学们总结出了许多分类方法。
知道分类的标准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按原料的来源分,可以按营养成分分,也可以按食用方式或者产地等来分类。
三、自由活动1、争当美食小导游。
同学们,课前我们都收集了美食资料,谁的资料丰富,谁的解说最有诱惑力,最能吸引“食客”呢?让我们争当最佳美食小导游吧!每个小组推荐一位代表当美食小导游,绘声绘色地介绍他们的美食,其他同学当“食客”兼裁判,最后选出最佳的美食小导游。
四、回顾全课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活动,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儿不满意?你觉得其他同学做得怎样?先想一想,再说一说。
五、拓展延伸学生这节课之后同学们想做什么?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各种资料,调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并与同学们交流调查结果。
2、我们的营养教学目标:1、知道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2、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好试验记录。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试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同时知道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各种水果和蔬菜、馒头、饼干、花生等。
并查找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
2、教师准备:酒精灯、火柴、碘酒、镊子、小刀、白纸等。
教学过程:一、发现并提出问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喜欢吃哪些食物吗?(多名学生说)对于你们喜欢吃的这些食物,你想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们提出问题,教师归纳: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总起来都是想研究食物中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同时板书课题:我们的营养)3、让学生根据日常积累的知识和查找有关食物营养的资料说一说: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如果学生说的不全或不对,教师要及时补充和纠正)4、师问:食物中真的有这些营养素吗?(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一下)二、计划与组织1、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食物:各种蔬菜和水果、馒头、饼干、花生、鸡蛋、肉等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研究教师展示的哪些食物?打算怎样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师参与到每个小组交流)3、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的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看看在最短的时间内,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发现的多。
三、事实与证据1、教师让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到“食物超市”(材料区)选择想要研究的食物。
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把实验提示打在大屏幕上,供学生参考。
实验小提示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气味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比如: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等)。
四、表达与交流1、教师示意实验的时间到,学生们把实验物品摆放整齐。
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并及时纠正或补充实验结论)3、各小组汇报完后,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实验做的很认真,也很成功。
通过看、闻、尝等很多方法发现:在纸上挤压花生米和肥肉时,会留下油渍,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在馒头和饼干上滴上2-3滴碘酒后,它们变成了蓝色,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蛋清和瘦肉在燃烧时会发出烧焦头发的味道,说明它们里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除了这几种营养素外,食物中还含有矿物质、纤维素和维生素,关于这几种营养素的检验我们以后将继续学习。
五、总结评论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2、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都表现的不错,希望你们今后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讲究营养卫生,保证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好资本。
六、拓展延伸课下,请同学们统计自己每天所吃的食物种类,分析你每天都获得了哪些营养成分?并适当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3、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密切联系,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养成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关注自己与他人的健康。
2、通过调查活动,搜集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资料、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饮食与健康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日常饮食注意科学、合理地搭配。
2、学会科学搭配自己的饮食。
教学准备1、学生课外收集、整理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资料卡。
2、向父母、老师或身边的厨师、保健医生了解各种菜谱中的营养搭配技巧,设计一个一日三餐的食谱。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碰到一件令人难过的事,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个学生(身上并无疾病)上体育课的时候,上到半节课,不知何故突然奇怪的晕倒了,你们猜猜他为什么会突然晕倒呢?学生纷纷发言,最后一致认为他突然晕倒原因主要有二个。
一是缺乏锻炼,二是营养不良,教师趁机提出饮食与健康的话题,并板书课题:3、饮食与健康二、探究活动1、交流饮食习惯师:同学们,为了健康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是吃饭,那老师问一下你们会吃饭吗?生一定会笑着答会师:既然都会吃,那么交流一下你们是怎么吃的,一日三餐吃了什么?学生交流并汇报师:现在,把你们的一日三餐的情况写在纸上,一会我们再来分析你们是不是会吃。
师出示食物结构金字塔,让学生说出金字塔给我们的信息,然后结合“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结构,互相说说各自的饮食结构是否科学。
生再次交流讨论,并对照课本中的资料卡分析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有的可能缺少蔬菜或水果,也有的可能肉吃的太多等)2、怎样搭配食物师:接下来,我们通过收集的资料,参考食物结构金字塔,讨论怎样饮食更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因为每个人身高、体重、运动量等拜托,会产生饮食差异。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下面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和交流,自己设计自己的一日三餐。
学生设计的比较好,展示给大家看。
师再根据专家建议,向学生提供营养餐:早餐:1杯牛奶﹢1个苹果;午餐:高蛋白食物为主﹢1份水果;晚餐:少油少调味为主﹢1份水果。
师并板书三、自由活动师:科学健康饮食中,除了膳食结构要合理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影响健康?学生猜测,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师生小结:1、合理分配三餐;2、荤、素搭配;3、不挑食、不偏食;4、不暴饮暴食。
5、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
6、注意不要食用不洁食物以及过期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7、不要边看书边吃饭。
等等四、拓展活动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今后将怎样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饮食?请同学们回家后对家里的饮食情况作一次调查,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
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编辑《营养与健康报》。
最后我把一首儿歌送给了同学们:小学生,要记牢,科学饮食很重要。
一日三餐巧搭配,定时定量要做到。
五谷杂粮是主食,蔬菜水果不能少。
鸡鱼肉蛋宜适量,糖脂食物控制好。
饮食且要讲卫生,身强体健学习好。
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单元分析:本单元由《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四课组成。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以“水的溶解”为主线串联为一体。
《水变咸了》、《怎样加快溶解》主要是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特性以及加快溶解的方法,重点探究水能溶解固体物质的特征。
《做一杯饮料》、《水里有什么》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深化探究,了解到水不仅能溶解固体,还能溶解液体、气体物质,进而拓展到水的净化等方面的探究。
本单元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借助生活经验,研究生活现象,应用于生活实践,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摆脱了书本的束缚,使科学探究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丰富了学习经历,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