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选考模块试题集锦选修3—3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C.分子间的引力总是大于斥力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2.对下列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接触部分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C.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其受到浮力作用的结果D.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3.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问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4.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体系原点O,只在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作用下,乙分子沿x轴方向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乙分子在P点(x=x2)时加速度最大B.乙分子在P点(x=x2)时动能最大C.乙分子在Q点(x=x1)时处于平衡状态D.乙分子在Q点(x=x1)时分子势能最小5.某同学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①每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0,将该溶液滴一滴到水面上,稳定后形成油膜的面积为S。
已知500mL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1mL,则油酸分子直径大小的表达式为d=________。
②该同学做完实验后,发现自己所测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将滴入的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作为油酸体积进行计算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C.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D.计算油膜面积时,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之和;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D.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E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越小,液体的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c.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不相同d.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C.绝热过程不一定是等温过程D.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以及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E.有无确定的熔点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近似等于油酸溶液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B.载人飞船绕地球运动时容器内的水呈球形,这是因为液体表面具有收缩性的表现C.运动小球在水平粗糙平面做减速运动停下后,不会自发地内能减小,动能增加而加速,是因为这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压膨胀过程,气体密度将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将增大E.气球的吹气口套在矿泉水的瓶口,气球放在瓶内,很难把气球吹大。
这一现象可以用玻意耳定律解释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B.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C.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11.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一定增大B.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大C. 分子密集程度一定,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小D. 温度一定,分子密集程度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
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速率小C.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但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E.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内能是气体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势能总和;(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C)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E)一定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时,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减小时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 .压缩处于绝热容器中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15.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上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理想气体,若大气压强不变,管内气体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温度升高,则体积增大B .温度升高,则体积减小C .温度降低,则压强增大D .温度降低,则压强减小二.非选择题16.某同学家一台新电冰箱能显示冷藏室内的温度,存放食物之前该同学进行试通电,该同学将打开的冰箱密封门关闭并给冰箱通电。
若大气压为 1.0×105Pa ,刚通电时显示温度为27o C ,通电一段时间后显示温度为7o C ,则此时密封的冷藏室中气体的压强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A .50.2610Pa ⨯B .50.9310Pa ⨯C .51.0710Pa ⨯D .53.8610Pa ⨯17.如图,在大气中有一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筒,它由a 、b 和c 三个粗细不同的部分连接而成,各部分的横截面积分别为2S 、S 和S 。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温度为T 0,两活塞A 和B 用一根长为4l 的不可伸长的轻线相连,把温度为T 0的空气密封在两活塞之间,此时两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现对被密封的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到T 。
若活塞与圆筒壁之间的摩擦可忽略,此时两活塞之间气体的压强可能为多少?18.如图所示,导热气缸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横截面积为S=0.1×10-2 m 2的光滑活塞A 和B 封闭两部分理想气体I 和Ⅱ,活塞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2 kg ,m B =4 kg ,活塞A 、B 到气缸底部的距离分别为20 cm 和8 cm 。
现将气缸转至开口向上,环境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强p 0=1.0×105Pa 。
待状态稳定时,求活塞A 移动的距离。
19.如图所示,上端开口的光滑圆柱形气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240cm 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
在气缸内距缸底cm 60处设有a 、b 两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向上滑动。
开始时活塞搁在a 、b 上,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p (pa p 50100.1⨯=为大气压强),温度为K 300。
现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当温度为K 330,活塞恰好离开a 、b 。
求:①活塞的质量;②当温度升为K 360时活塞上升的高度。
20. 如图所示,结构相同的绝热汽缸A 与导热汽缸B 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
已知两汽缸的横截面积之比S A ∶S B =2∶1,两汽缸内均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理想气体,开始时汽缸中的活塞与缸底的距离均为L ,温度均为T 0,压强均等于外界大气压p 0。
缓慢加热A 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 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
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i)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 、B 汽缸中的气体压强之比;(ii)稳定后汽缸A 中活塞距缸底的距离。
21.如图均匀薄壁U 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截面积为S ,内装有密度为ρ 的液体。
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 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
温度为T 0时,左、右管内液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长度均为L ,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 0,重力加速度为g 。
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试求:(1)温度升高到T 1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2)温度升高到T 2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 L 。
a b L22.右图为一简易火灾报警装置。
其原理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装有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柱上升,使电路导通,蜂鸣器发出报警的响声。
27℃时,空气柱长度L1为20cm,水银上表面与导线下端的距离L2为10cm,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为13cm,大气压强075p cmHg。
①当温度达到多少摄氏度时,报警器会报警?②如果要使该装置在87℃时报警,则应该再往玻璃管内注入多高的水银柱?23.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atm(即76.0cmHg)、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m3。
在上升至海拔6.50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压强逐渐减小到此高度上的大气压36.0cmHg,气球内部因启动一持续加热过程而维持其温度不变。
此后停止加热,保持高度不变。
已知在这一海拔高度气温为-48.0℃。
求:①氦气在停止加热前的体积;②氦气在停止加热较长一段时间后的体积。
24.如图所示蹦蹦球是一种儿童健身玩具,某同学在17℃的室内对蹦蹦球充气,已知充气前球的总体积为2 L,压强为latm,充气筒每次充入0.2 L压强为latm的气体,忽略蹦蹦球体积变化及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①充气多少次可以让气体压强增大至3 atm;②将充气后的蹦蹦球拿到温度为-13℃的室外后,压强将变为多少?2020年高考选考模块试题集锦选修3—3参考答案与详解1.【答案】D【命题立意】考查布朗运动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解析】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A错误;悬浮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B错误;分子间的引力可以大于斥力也可以小于斥力,C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