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年代企业家回顾(一)(2007-10-27 17:13:25)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企业家们在行走,行走不仅给他们带来了荣誉、金钱和相应的社会地位,也给他们带来了病痛和心理压力。
他们像耀眼星辰照亮了关于财富的另类天空,也像坐标一样划分着他们的位置,标明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健康。
(引言)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中国是个英雄辈出的国家,没有英雄的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未免太悲惨。
所幸中国人中不乏英雄,即使到了今天,战场没了,江湖没了,却依然有各路豪杰横空出世,皆因为商场也有剑拔弩张的气魄,于是造就了带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英雄——企业家。
古人说的“群雄逐鹿”,到今天,就成了“创业”,企业家就是青梅煮酒的英雄们,人们喜欢谈论英雄,就有意无意地把企业家神化起来,不管是崇拜还是批判,归根结底,企业家对社会的重大影响不容忽视。
今天,因积累财富而成就霸业的人,我们称之为企业家,在商场上左冲右杀的过程,本身就带有血雨腥风的味道。
而企业家取得了财富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着一个英雄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英雄有英雄的烦恼和寂寞,甚至还有悲哀和无奈。
纯洁理想为高尚的利益而忘我工作20世纪60年代,百废待兴,全国正处于全面建设时期,还没有“企业家”的称号,解放前的“资本家”——那一批经过个人奋斗艰难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多荣升为各地的政协委员,逐渐脱离了生产和管理。
民族资本家及其企业家队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失去了其独立的身份和独特的地位。
国营企业是国家直接经营的,其负责人的身份是“国家干部”,他是政府,特别是政府主管部门任免的。
他的职责是完成政府下达的各种指令性计划。
他不具备独立经营管理企业的任务。
当家做主后的工人们士气大振,不分黑白昼夜地工作。
从工人代表中涌现出来具有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成为最早的企业家雏形。
代表人物:王进喜职务: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事迹王进喜,被汽车上的煤气包压醒,他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
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
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在这样一种责任感的驱使下,王进喜成了石油战线上的英雄,他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
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
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
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
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
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
感言中国人有时非常爱惜身体,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能有所减损”;而有时又非常敢于牺牲身体,烈女刺目劝夫,将军不死带伤。
王进喜生活的年代,人们从来不讲究个人得失,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王进喜的事实,就充分展示了中国人历来的对于死生、福祸的取舍倾向。
这样的一种拼命三郎的工作态度,完全是自发的表示,对于后代英雄们的影响重于泰山。
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如此这般,绝不能以优哉悠哉的态度示于人前,不付出就不是英雄!后代的企业英雄们为事业呕心沥血,辛苦到赔上性命,归根到底,还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英雄观在起作用。
睿智锲而不舍具有良好人格和社会责任感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开始崛起,企业家这个国外的名字开始引进。
最初企业家在中国特指“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
后来,那些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国营厂长、经理也称为企业家。
第二代:20世纪70、80年代拓荒者代表人物:张瑞敏、柳传志、王石职务: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集团前总裁、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事迹张瑞敏,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1949年1月生于青岛。
文革中属老三届,接父亲班当了工人。
历任班组长、车间主任、厂长、家电公司副经理。
1984年受命接手青岛电冰箱厂,2004年完成全球营业额1000亿元人民币,拿到了世界500强的入场卷,与员工共同缔造了今日海尔集团。
他每天在公司工作12小时以上,无节假日。
出差常选在周四,充分利用双休日办事,周一准时回公司上班,擅单人出行。
有写日记的习惯,爱读书、善用书,写得一手好文章,逻辑严谨。
座右铭是:“做大事,不做大官”。
松下幸之助和杰克·韦尔奇是其推崇的人物。
1984年,海尔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还仅是一个集体小厂,亏空达147万元、年销售收入仅348万元。
守着一个烂摊子的600名职工,已是人心涣散。
在连换三任厂长仍然“病入膏肓”的困境之下,1984年12月26日,35岁的张瑞敏从青岛市家电工业总公司副经理的位置上,正式走马上任,担任这个小厂的厂长。
那时,对张瑞敏来说,这绝对是一种“临危受命”。
1985年,张瑞敏带头把76台有质量缺陷的冰箱全部砸烂。
如今,在海尔科技馆里的那把“闻名遐迩”的大铁锤,向人们诉说着质量与品牌的故事。
1992年后,海尔大胆决策,筹建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家电工业园;1995年,张瑞敏率领5000名员工将海尔总部东迁至青岛高新区,实现了海尔第二次创业的重大战略转移。
也正是依靠这种“上升力”,海尔先后兼并了18个企业,共盘活了包括5亿亏损在内的18亿资产,被哈佛大学教授称为“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1998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162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6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
在2000年又创下了全球营业额406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利税30亿元这一令人惊叹的数字。
2001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实现600亿元。
据全球消费市场调查研究权威机构Euromonitor 发布的2001年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排名,海尔在白色家电制造商中跃居全球第五。
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
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苏镇江市。
联想公司总裁、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高级工程师。
1984年10月或11月的某一天,名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小公司成立。
开始了一个由11个人、2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的传奇。
而那时柳传志的名字像今天中关村众多小公司老板的名字一样,普通得让人容易忘记。
1988年,柳传志和几个热血汉子来到香港,手里攥了30万港币,从做贸易开始,通过贸易积累资金,了解海外市场。
接着联想选择了板卡业务,然后打回国内,为联想PC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90年,联想推出了首款联想牌PC。
1993年,联想进入“奔腾”时代,推出中国第一台“586”个人电脑。
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999年,联想集团成为亚太区(除日本外) 首要PC厂商。
2003年,联想集团推出的“深腾 6800”超级计算机,在世界超级计算机排行榜中名列第14位。
2004年,联想集团将其英文名称修改为Lenovo Group Limited,并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2004年12月8日,联想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股票收购IBM在全球的个人计算机业务。
目前,联想已连续多年名列亚太和中国PC市场的第一名,位列全球第五。
在收购IBM 电脑业务后,联想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企业。
王石,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省柳州市。
从倒卖玉米开始逐步登上中国房产老大的位置。
1983年王石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
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
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王石历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
2003年5月22日,王石在52岁时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生的另一个奇迹。
被称做中国企业家群体中阳光式的领袖人物。
今日,万科已经成长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且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中惟一一家连续14年保持盈利增长的企业。
这些辉煌的业绩,与王石以及万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对人永远尊重、追求公平回报和牢记社会责任的价值观,及“简单、透明、规范与均好”的企业理念密不可分。
感言那是个生产财富神话的年代,那时中国开始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第一代企业家大都是老三届、科研院所的研究员,或者是有手艺、又有开创精神的年轻人。
对于勤劳、积极的创业者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颇为幸福的,尽管他们历经磨难,但是由于不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人格,他们最终还是披荆斩棘地淘到了第一桶金。
由此开始,英雄割据,确立了中国市场的基本模式。
他们的第一桶金作为原始的资本积累,使他们在后来的时间里,具有了先人一步的绝对优势。
他们的创业历史和在市场中抢占到的先机,对后代企业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后代企业家很难摆脱父辈们的影子,既希望像父辈们一样白手起家,又必须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环境,所以,时过境迁是后代企业家天生的悲哀。
这种连锁反应就深刻影响了几代企业家的健康状况,在那个顺其自然的时代里,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张瑞敏、柳传志、王石为代表第一代企业家,充分诠释了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的英雄主义精神——谋略、胆识、忠义者,必为英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即沧海”。
在所有中国企业家里,他们的健康状况是最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