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301页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完整版)301页

第一单元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为什么小蝌蚪和它们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的“我”究竟是什么?植物妈妈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本组教材以“自然科普”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语文园地一”和“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小蝌蚪找妈妈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我是什么这是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植物中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传播种子的方法,揭示了大自然的奇妙。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学习25个生词;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奇妙并从中理解大自然所蕴含的道理。

4.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教、没、为、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 2~3课时2.《我是什么》……………………………………………………………… 2~3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3课时语文园地一…………………………………………………………………… 3~4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交流中理解课文内容,养成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1.小蝌蚪找妈妈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课教学反思-----------------------------------------------------------------------------------------------------------------------------------------------------------------------------------------------------------------------2.我是什么分钟)作业设计(PPT)板书设计课题我是什么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

本导学案设计以孩子普遍喜欢的谜语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体验、感悟。

我力求做到少讲多读,让学生用不同的语速、语气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

3.引导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4.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引导学生演一演、背一背。

(2)用第一人称的形式介绍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三、拓展延伸。

(用时:3分钟)引导学生课外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

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水的变化。

作业设计(PPT )教学反思-----------------------------------------------------------------------------------------------------------------------------------------------------------------------------------------------------------------------3. 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设计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语言生动的科普作品,将植物传播种子的自然知识充满儿童情趣寓于诗歌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强调读的作用,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作为导学案设计,我将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读14个生词,会写10个生字,借助拼音读准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时:4分钟)作业设计(PPT )板书设计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1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3.积累词汇,辨析词语的意思,学会在句子中恰当地运用字词。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生字。

5.朗读背诵古诗《梅花》。

6.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带领学生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训练倾听的注意力,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认识11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学会在句子中正确地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正确书写汉字的方法。

5.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教学准备】1.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观察,调查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知识(学生)2.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一、创设交际情境,导入课题1.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称,学学它们的样子。

2.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板书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1.分组交流。

(1)四人为一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说明它有趣的地方,同学间互相交流。

(2)相互提问或补充,给出建议。

2.推选各组的代表在全班演讲。

(1)各小组准备讲稿,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演讲。

(2)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三、全班交流1.小组代表在班上讲解自己喜欢的有趣的动物时,要求站姿端正,声音响亮,表达清楚。

2.听的同学要注意仔细倾听,听后进行评价。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1.评一评谁讲的内容有趣,谁说得好。

2.听了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有趣的动物,你有什么想法?第二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一、识字加油站1.谈话引入:去野外观察大自然,你会准备些什么?2.出示生字词卡片,老师带读。

3.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4.学生自由认读,同桌互相指读,开火车读。

5.老师指名读,检查认字情况。

6.根据主题扩展词语,比比谁的词汇量多。

二、字词句运用1.字词运用。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2)课件展示词语和图片,学生连一连,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分组演示词语,体会加点字词的不同含义。

2.词句运用。

(1)试读句子,体会加点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教师引导: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达的情感。

(3)学生联系生活自由选词说句子,比一比谁说的句子最好。

三、书写提示1.学生观察生字。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找出这些字的书写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教师评议。

第三课时(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一、日积月累1.出示童声版范读音视频课件,由梅花图导入《梅花》这首诗。

2.诵读古诗,启发情感。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同桌互读。

(2)指名读古诗。

3.品读古诗,抒发情感。

(1)引导学生发现画和古诗的区别,理解诗句的含义,品读梅花的品格。

(2)指导学生读出梅花的坚强、勇敢。

4.巩固深化、升华情感。

(1)提问:了解了梅花的品格后,你能不能夸一夸梅花呢?(2)由梅花引出顽强不屈的品格。

指导学生能根据画多方式背诵古诗。

5.课外延伸。

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心里的梅花。

二、我爱阅读《企鹅寄冰》(原文见课本第14页)1、听音视频范读,跟读,自由读。

2、想一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随着温度的变化,冰可以变成水,水也可以变成冰。

)三、快乐读书吧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

2.阅读交流,了解人物。

(1)师生交流故事人物和情节。

谁是没头脑?文中的没头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没头脑做了哪些没头脑的事情呢?这个不高兴为什么叫不高兴呢?不高兴又做了哪些不高兴的事情?(2)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你喜欢这两个主人公吗?你从他们身上明白了什么?3.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1)看封面,找作者。

(2)学生猜测想象:能写出这么幽默的书的人,你觉得会是个怎样的人呢?(3)课件出示作者画像,介绍作者和作者的其他作品。

4.角色表演,激活兴趣。

(1)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

(2)评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佳小演员”。

5.回顾总结,延伸阅读。

(1)你还看过哪些有趣的童话故事?(2)学生互相推荐书单(3)老师推荐书单:《笨狼的故事》《苹果树上的外婆》《没头脑和不高兴》《木偶奇遇记》《标点符号历险记》第二单元儿歌是以儿童为主要接收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我国儿歌已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备受大家的喜爱。

儿歌形式多样,它们往往内容浅显、语言活泼、节奏鲜明,并且与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让儿童在朗诵和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和知识的萌芽。

本组教材就是以“儿歌”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选编的一首首儿歌都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魅力,也让我们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

让我们一起学习儿歌,从儿歌中感受快乐和学习知识吧!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查字典”“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内容简说场景歌作者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树之歌作者以儿歌的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树的名称及其特点,让儿童在朗读儿歌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各种树的名称,辨别树的种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