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初中化学知识总结(识记部分)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 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HCl (6)熟石灰、消石灰:Ca(OH)2(7)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8)纯碱:Na2CO3(9)碳酸氢钠:NaHCO3(也叫小打) (10)酒精、乙醇:C2H5OH (11)氨气:NH3(碱性气体)(12)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②碱:蓝色↓:Cu(OH)2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7、有毒的,气体:CO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三、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1、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2、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安《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四、初中化学中的“三”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 (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7、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8、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9、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两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 );10、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1、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2、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3、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4、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5、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6、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7、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8、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9、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2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1、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2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23、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25、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五、、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6、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7、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8、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

(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9、(1)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2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10、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

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1、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2、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3、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

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0、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1、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2、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3、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24、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25、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

如NH3、CH4初中化学知识总结(简答题)1.怎样才能减少“白色污染”?①少使用塑料②回收利用③研制可分解塑料2.某学生做实验时,不小心将稀硫酸溅到衣服上,他认为不是浓硫酸没有大问题,但不久发现衣服上出现几个小洞,这是为什么?稀硫酸中水蒸发,变成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所以使衣服出现几个小洞。

3.避免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①工业“三废”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②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或加强对水质监侧)……4.写出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现象和结论分别取少量两种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如果无泡沫、产生沉淀的是硬水,无沉淀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5.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纯碱,夏天晒盐.试用所学知识说明:(1)冬天捞纯碱的道理.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从盐湖中析出来。

(2)夏天晒盐的道理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夏分不断蒸发,氯化钠将析出来。

※该题必须把碳酸钠、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答出来,然后再加以分析。

6.燃料煤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请你举出三方面酸雨危害实例及防止酸雨产生的措施。

危害:①使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②腐蚀建筑物③影响人类健康措施:①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②使用脱硫煤③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经处理后再排放。

7.经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我国发明的铁锅做饭,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是:抄菜时铁锅中少量铁单质进入人体与人体胃液作用转化为易吸收铁元素。

如果在炒菜时经常加入适量的食用醋,效果会更好,理由是:醋酸与少量铁单质反应,生成可吸收的含铁物质。

8.请写出在城市产生气体污染物的三个主要原因;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工厂排放废气③汽车等排放尾气9为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两条)①减少建筑工地粉尘②多植树造林③工业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10.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什么?原因是: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②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措施是:①多植树造林②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

11.今天,反污染的前线已不单单是在工厂,室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

请写出主要室化学污染源有哪些?建筑、装潢、装饰材料污染②厨房污染③化汝品污染④日用化学用品污染。

12.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三大优点是什么?①来源广泛②燃烧热值高③产物无污染目前,氢气作为能源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什么?①没有找到廉价的方法制取大量氢气②氢气贮存、运输不安全。

13.食品包装袋,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的小纸袋,请问干燥剂主要成分是什么?写出它干燥时化学原理的方程式。

答:是CaO CaO + H2O ===Ca(OH)2在空气中小纸袋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因为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CaO +H2O === Ca(OH)2Ca(OH)2+ CO2===CaCO3↓ + H2O14.请你谈谈怎样才能爱护水资源?①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不开桑拿浴)②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③开发水源(如海水淡化)1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与氧气的质量和等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16.做馒头的面粉在发酵时会产生一些酸,使蒸出的馒头有酸味,如果在面团中加一些纯碱(或小打),可以使馒头蒸熟后疏松多孔,原因是:酸与纯碱(或小打)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馒头变得疏松多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