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人体经络穴位图详细表汇总

经络与调病一、什么是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路。

是与血管、神经完全不同的另外一套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系统.它是我们练功强健身体、开发潜能的物质基础,亦是用气功为他人调病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三、经络的功能:1、沟通上下内外。

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五官九窍,把人体的各个部分。

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运行气血:周流不息地将气血传输于全身各部位,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3、调节各部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4、对外开放:通过穴位与大自然交换物质、能量、信息。

四、中医脏腑学说简介::五脏一心、肝、脾、肺、肾,六腑一胆•胃、大肠、膀胧、三焦。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经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属六腑及其他各组织器官,从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

每一脏通过其自身的经络联系着许多组织和器官,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系统。

住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心’在液为汗在窍为舌其华在面与小肠相表里'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 朝百脉,主治节 在志为忧肺在液为涕在窍为鼻外合皮毛 与大肠相表里。

主水液代谢、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与膀胱相表里藏精、主生长、发育与在五行属火;对生命活动起主宰作用 其经络: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在五行属金;不耐寒热,易被邪侵; 其经络;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主运化、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脾*在体合四肢、主肌肉在窍为口、其华在唇与胃相表里。

在五行属土;为后天之 本,气血生化之源; 其经络;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与胆相表里。

在五行属木;其性刚躁,喜条达而恶抑郁; 其经络;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生殖 在五行属水;为先天之 本,元气之根; 其经络: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另外,心包(脏)和三焦(腑)相表里。

心包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功能一是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路。

其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五、经络的分布1、分布规律:四肢:内侧为三阴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夕卜侧为三阳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躯干:足三阴在腹面,足三阳:太阳在背,少阳在肋,阳明在胸腹头面:为诸阳经之会。

2、循行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这三阴,从足走腹。

3、流注交序:(顺时针方向。

起止点:肺寅)弦主4、十四经循行及其主要穴位:(见附录一、人体经络、穴位图表)六、穴位的基本知识;穴位,正名为“输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点。

1、穴位的分类: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全息穴。

2、穴位的体表定位方法:(见附录二、输穴体表定位说明)七、气功调病的基本原则:1、必须首先达成和病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2、治病求本,针对疾病的原因辩证施功。

3、经疏导经络为主,辅以必要的补泻方法。

4、着眼于三个重点:调整阴阳平衡,损其偏盛,补其偏衰;调节脏腑功能,使其协调统一;调理气血运行,使其畅行无滞。

5、必要时劝导病人加入练功行列。

八、气功调病的简便方法:气功调病法无定法。

功力高深,举手动念皆是法,无不灵验;功力浅薄,必须借助既成法,方易取效。

我们在此只向大家介绍利用穴位疏通经络,调理疾病的一点简便有效的方法。

1、急救:百会、人中、涌泉、内关、足三里。

2、滋补强壮:足三里、三阴交;气海、关元;肾俞、命门。

3、各种疾病取穴基本思路:循经取穴:多取肘膝经下的穴位。

各脏腑的俞穴: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

全息穴:多用第二掌骨。

阿是穴:手足、四肢、背部均可。

俞募配穴:肺俞——中府;心俞——巨厥;脾俞——章门;(调理脏腑)胃俞一一中脘;膀胱俞一一中极;大肠俞一一天枢;厥阴俞一一膻中;肝俞一一期门;肾俞一一京门;胆俞一一日月;三焦俞一一石门;小肠俞一一元关。

八脉交会穴:公孙(冲)一一内关(阴维):胸、心、胃;足临泣(带)一一外关(阳维):目颊、肩膀、颈;列缺(任)一一照海(阴跷):肺、咽喉、胸膈。

4、简便验方:(1)独穴疗法:照海一一咽喉肿痛;上星一一鼻部疾患;地五会(足临泣前5分)一一耳部疾病;液门——头痛、顽固性牙痛;阳陵泉一一同侧偏头痛;太冲——高血压、头痛;落枕(手背第二、三掌骨间、指掌关节后0.5分)——落枕;肩平(足三里下1寸,距胫骨外1寸处)一一肩周炎;大肠俞(或承山)——痔疮;三阴交-月经不调;隐白-崩漏或其它出血疾患。

(2)两穴相配:合谷一- -曲池:清理上焦,治头面部诸疾;合谷一- -光明:目疾;合谷一- -足三里:调理胃肠诸疾;合谷一- -内庭:牙痛;外关一- -阳陵泉:胁肋肝胆诸疾;上星-风池:荨麻疹;上星人中:支气管哮喘;上星-关兀:过敏性结肠炎;人中一- -风府:中风口眼歪斜,舌强难言;肩髃-曲池:中风偏枯诸痹,一通百通;环跳一- -阳陵泉:与肩髃配曲池上下相应;曲池-三阴交:诸般肿痛,杨柳毒疮;完骨(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一一内关:耳源性眩晕;足临泣--- 中极:带下。

九、保健按摩(见附录三)图1、手太阴肺经中府穴【位置】 前胸之外上方,第二肋骨的外侧乳上,去门穴下。

【主 治】 肩背痛,胸肌疼痛,肺气肿喘息,心脏病,肺结核,四肢肿。

【附注】 肺募穴,手、足太阴二脉之会。

I 云门穴【位置】 锁骨外端下缘,前正中线旁开 6寸。

【主治】 咳嗽,气喘,胸胁痛,肩背痛,胸中烦痛。

尺泽穴【位置】 仰掌,肘微屈,肘窝横纹中央偏桡侧。

【主治】 中风,肘臂挛痛,心胸痛,咽喉肿痛,肘关节及组织疾 患。

【附注】 手太阴经所入为“合”。

孑L 最穴I【位置】腕上桡侧7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治】 肘臂挛病,手指痛不以屈伸,肺疾,喀血,咳嗽,气喘, 咽喉肿痛。

____________________【附注】 手太阴经郄穴。

附录人体经络 穴位图表列缺穴 【简便取穴法】 腕上桡侧上一寸五分【主治】 腕,手,肘痛,中风感冒,颜面麻痹,痉挛。

偏头 痛(配照海,利大小便)经渠穴 【位置】 桡骨茎突内缘,腕横纹(太渊穴)直上 1寸。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太渊穴 【位置】 掌后横纹上,桡动脉侧。

【主治】 咳嗽,气喘, 咳血,胸痛,咽喉肿痛,腕臂痛,无脉症。

第1掌骨侧中部,赤白肉际处。

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失音,发热。

在手拇指桡侧,距指甲角后0.1寸。

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昏迷,癫狂。

图2、手阳明大肠经—豁 1,鱼际穴【位置】 【主治】 少商穴【位置】 【主治】商阳 【定位】:在食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牙痛。

②热病昏迷。

③食指端麻木。

④耳聋。

【类别】:井穴 【定位】 【主治】 【类别】 【定位】 【主治】 【类别】 【定位】 二间 三间 合谷 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处 ①牙痛,咽喉肿痛。

②目赤痛,食指关节肿痛。

荥穴 食指本节(第二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目痛, 输穴 第一、 齿痛,咽喉肿痛。

面神经麻痹,热病。

二掌骨背侧,近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

目赤肿痛,鼻出血,齿痛,耳聋,痄腮,面肿, 滞产。

【主治】:头疼, 咽喉肿痛,发热,热病无汗,汗出不止。

痛经,经闭, 腹痛,便泌,泄泻,痢疾。

半身不遂,指挛臂痛,小儿惊风, 疔疮,瘾疹,疥疮。

【定位】 【主治】 【定位】 【主治】 【定位】: 【主治】: 【定位】: 主治】: 手三里【定位】 【主治】 面瘫, 胃痛, 狂躁 阳溪 偏历 温溜 下廉 类别】:原穴 在腕横纹背侧两筋陷中,直对合谷。

头痛耳聋,牙痛。

咽喉肿痛,手腕痛。

腕后三寸,阳溪之下微偏外。

【类别】:络穴 ①龋齿,耳聋,面瘫。

②水肿,手背酸痛。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 5寸。

【类别】:郄穴 ①急性腹痛,肠鸣,肩背酸痛。

②面瘫,面肿。

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4寸 ①腹痛。

②肘臂痛 :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肘横纹下 2寸 :①腹痛,腹泻。

②上肢不遂。

③止痛, 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酸胀感。

屈肘,当肘横纹头陷中。

【类别】: 【主治】:①一切热病,发烧,咽痛,疟疾。

②半身不遂, 肩痛不举,膝关节肿痛。

③头痛,头晕,视物不清,牙痛。

④ 月经不 曲池【定位】: 弹拨此穴可 合穴 调,风疹,湿疹,荨麻疹,丹毒。

⑤腹痛吐泻。

⑥癫狂。

⑦瘰疬。

肩髃【定位】:肩端两骨间陷中 【类别】:交会穴 【主治】:①上肢不遂,肩痛不举。

②瘰疬,风疹。

迎香【定位】:鼻翼两旁五分,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面 浮肿、鼻息肉。

图3、足阳明胃经乳中咋 ......乳根承泣[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 晕。

大迎[定位]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主治]口歪,口噤,颊肿,齿痛。

头维[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主治]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缺盆[定位]在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天枢[定位]在腹中部,平脐中,距脐中旁开2寸。

—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 月经不调泣白强仓 承四巨地足 阳明 胃经辰时"9 3^ * 丄-=*== 畢门…心. 太乙---* T ■- 天框* — 归耒 --- n^-4-r Kfi Tfr ■ ■ - V 梁丘一.七 儀鼻―上巨Ar -- 'I丰陞… 下良童.……i 丨、»3> ■«■ *«■■»«■ 1JE - E --心胡. •承蒲 -^n -滑肉门 •外陵 -水遵 *r 冲气冲[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

阴市[定位]髌骨上缘上三寸。

[主治]腿膝痿痹,屈伸不利、疝气,腹胀腹痛。

犊鼻[定位]屈膝,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脚气。

足三里[定位]外膝眼直下三寸。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 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丰隆[定位]外踝下八寸。

[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水肿,癫狂痛,下肢痿痹。

解溪[定位]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踺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冲阳[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