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2 (3)

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2 (3)

大石桥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地理科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

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

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A.推迟播种时间B.营造防护林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沙丘2.春季强风给哈密瓜生长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减少杂草和病虫害B.吹来沙尘,沉积形成肥沃土壤C.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D.削高填低,使地形更趋平坦2015年2月25日,北极附近的北冰洋浮冰面积仅为1 454万平方千米,相对1981~2010年的平均海冰面积缩减了110万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3-4题。

3.准确获取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和GPSB.GPS和GISC.RS和GISD.数字地球和虚拟技术4.北冰洋浮冰面积的变化表明,2015年( )A.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B.全球气温上升,能源压力减小C.淡水资源增多,荒漠面积减少D.全球冰川融化,陆地面积减少图2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图25.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严重B.水土流失加剧C.河流径流量减少 D.冰川融水减少6.与四川盆地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降水丰富 B.热量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7.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经济活动 B.发展节水农业C.加强矿产开发 D.大力开采地下水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8-9题。

8.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9.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读“中国山西省和德国鲁尔区煤田分布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两区域成为能源基地的共同原因有()①劳力资源充足②消费市场广阔③水运交通便利④煤炭资源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1.山西省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煤炭开采量②开发石油资源③提高煤炭外运能力④就地建设坑口电站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煤变油,是指以粉煤和水(比例为1∶2.5)为原料制取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的技术。

南非是世界上率先掌握煤变油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

读图,回答12-13题。

12.南非率先掌握先进煤变油技术的地理背景是( )A.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靠近欧洲油气市场C.油品输出较煤炭输出利润大 D.输油管道密集,油气运输方便13.南非发展“煤变油”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煤炭资源有限 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 D.劳动力和资金短缺下图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年径流总量与流域面积比较图,回答14.图中B、D两河年径流总量差异大,因为B河()A.流域面积大于D河B.含沙量大于D河C.流域降水少于D河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15.四河流域中()A.A河开发水运,增加通航里程和时间B.B河上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C河在经济发达地区河段建水电站D.D河上游建设梯级电站并发展旅游业图9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读图16-17题。

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读下表,回答18-19题。

年份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城市化(%)全国19.823.726.429.036.243珠海17.74(1979年)32.843.5867.8669.5100珠海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21.521.938.840.9-49.718.珠海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 )A.两股独立但同步发展的力量B.工业化一直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1980~1985年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微弱D.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受工业化影响较大19.1979年后珠海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C.起步早,技术力量强 D.拥有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

据此回答20-21题。

20.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B.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C.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D.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21.“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C.有利于消除污染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2013年7月31日10时许,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南坎站和中国瑞丽站同时开启阀门,两个小时后天然气完成置换,标志着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瑞丽至禄丰段进气投产,至此,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的最后一条通道被打通。

据此回答22-23题。

22.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天气多变B.人烟稀少C.经济落后D.地形复杂23. 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修建对我国的积极意义是( )A.实现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有利于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B.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C.推动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D.利于我国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如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25.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A. 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B. 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C. 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D. 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

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

完成26-27题。

26.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A.耐克制鞋 B.可口可乐饮料C.通用汽车 D.波音飞机制造27.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④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中国处在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需严格限制高碳产业。

据此完成28-30题。

28.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承接地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D.不发达地区承接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9.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带,其根本原因是( )A.企业为利用我国丰富的原材料B.企业为开发我国庞大的市场C.发达国家为转嫁污染D.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利润30.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该如何“过滤”国外产业转移的迁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取消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②提高项目的投资金额③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④要提高“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亿斤,比2011年增产16.1亿斤,实现“九连增”。

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4分)(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2分)(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6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材料一 2014年8月25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全线开通。

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材料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下图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石油管道已在中哈边境口岸阿拉山口实现了跨国对接。

在中哈输气管道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所造成了生态问题,请分析该生态问题的产生原因。

(4分)(2)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8分)(3)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8分)(4)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6分)一. 选择题:1-5 AACDC 6-10 CBCDD 11-15 DACCD 16-20DDCDC 21-25 BDABD26-30ABDDB二、非选择题36、(14分)【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

2分(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