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通史大事年表(含历史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通史大事年表(含历史阶段特征)

1917
俄国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胜利,世界现代史开端
从十月革命到二战结(1917年至1945年)
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苏联(俄)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基本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战后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西方的关系。资本主义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国家干预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挑起世界大战,苏、美、中、英、法等国建立起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C.(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抗战时期:“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国民党组织正面抗战;中共建立农村根据地,成为抗日的中坚力量。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亡到振兴的转折点。
D.(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中共领导人民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1898-
190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
德国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辛丑条约》签订
1901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时期(20世纪初至1919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大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兴起。
1789
美联邦政府成立;法国大革命爆发;
颁布《人权宣言》
1792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804
《拿破仑法典》颁布;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资本主义的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蓬勃开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进一步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德、意、俄、日等国家,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欧美列强积极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工业无产阶级壮大,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出现。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中美建交
1979
设立四大经济特区
1980
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
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1983
《北京条约》签订
1860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所发展,资产阶级产生,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农民阶级发动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组成八国联军侵华,通过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爆发
1840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魏源编制《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2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64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
1860
《天津条约》签订
1858
洪仁玕《资政新篇》
1859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683
清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684
1687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8
英国光荣革命,标志革命结束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89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1765
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
1776
《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建国
1782
瓦特改良蒸汽机
1787
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
1488
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工场手工业发展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500前后——18世纪末)
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阶段;荷兰、英国、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诞生。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不断发展,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先后兴起,思想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A.(1949年10月1日至1956年底)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共领导人民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1956年底至1966年5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探索时期: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中共八大制定正确路线,但“经济建设方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1962年起开始调整,国民经济逐步恢复。
1876
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
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1877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建成
1881
1886
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889
第二国际建立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1895
《马关条约》签订;
公车上书
1895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戊戌变法
1898
义和团运动
1903
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诞生;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定军山》--中国电影诞生
1905
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
武昌起义
1911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颁布《临时约法》
1912
1914-
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袁接受"二十一条";
护国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
三年经济困难
1959-
1961
调整经济八字方针提出
1960
1961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太空;不结盟运动兴起
七千人大会召开
1962
美苏出现古巴导弹危机
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
1964
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5
十年“文化大革命”
1966-
1976
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
1967
欧共体成立;
1969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
1807
美国富尔顿制成汽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1815
滑铁卢战役失败,拿破仑再次下台
1831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6-
1848
英国宪章运动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1839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两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解体,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
曾国藩创办第一家官办
军企安庆内军械所
1861
1868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0
普法战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
1871
巴黎公社建立;德国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
法国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应运而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加紧对世界的瓜分,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近代以来世界通史通览与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中国
时间
世界
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的前夜---明中期到清中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这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逐步走向闭关锁国。
商品经济发展,徽商和晋商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文化承古萌新,传统科技涌现出一批巨著;理学走向极端,带有民主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应运而生;市民文学兴起,明代传奇、明清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西学东渐初见端倪。
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1919
巴黎和会召开
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
苏联新经济政策出台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2
苏联成立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黄埔军校创立
1924
孙中山逝世
1925
苏联制定工业化方针
北伐战争开始
1926
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
C.(1966年5月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了顶点,民主法制遭到践踏;国民经济遭受劫难。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抗美援朝开始
1950
西藏和平解放
1951
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3
三大改造
1953-
1956
二战后,欧亚出现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冷战”对峙,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明显呈现出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显露,苏联和东欧各国相继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均以失败告终,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探索出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令世界瞩目。战后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罗斯福新政奠定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被广泛借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在50年代到70年代初,进入相对稳定的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凭借其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货币制度的优势,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日本崛起和西欧一体化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战后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第三世界崛起,有力冲击两极格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