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行知思想与中学英语教学几点思考

陶行知思想与中学英语教学几点思考

关于陶行知思想与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当前我们的英语教学仍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关于先生的思想,结合中学英语教学,阐述几点思考。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中学英语听说能力
一、英语要在用中学
陶行知先生要普及的”自动教育”,是”教大众自己干,教小孩自己干,不是替代大众小孩干”。

是要学习者在需求中、应用中来学习知识。

曾经的教学法”填鸭式”不行,”应试法”当然也不行。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遵照学情来安排教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格的学生,不同语言天赋的学生,得应用不同的教法。

千篇一律不行,按教师的喜好,按考试的范围、形式、要求来更不行。

先生说:”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

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

结合英语教学来正确理解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就要把师生都放在语言应用的环境中,在学生对语言的需求中来学习。

目前,新课程改革以其崭新的教学思想、灵活而丰富的内容受到中学英语教师的欢迎。

课改初见成效: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普遍得到加强。

过去外语教学中听不懂的现象少了,说的挺流利但没有多少词儿的现象也少了,那种重语法忽视交际、重交际忽视积累的现象得到了扭转。

英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重视语言的实用性,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亦将
不是什么难事了。

师生要运用英语来学习英语,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口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学生听到的、思考的、想表达的都是英语。

”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他才能听得懂,说的好,说的多。

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

生动有趣的小短文,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都可以作为听说读写的材料搬进课堂。

这样,学习者就能在大量的练习中理解、掌握和会运用知识。

二、要以学生为中心
英语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沟通者。

1、参与者。

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解惑者。

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为己有。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语言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学习时间和练习语言的机会,学习的积极性被抑制了。

新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成为语言信息的加工主体和知识的构建者。

这就要求教师从独占课堂的情况下解脱出来,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互动学习,让学生多说多练多听,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掌握英语语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设计者。

设计好课堂教学教案,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

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应对不同的教学材料,针对学生知识和心理特征的不同层面,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情景。

如设计好课程重点的突破、难点的攻克,设计与课程有关的文化背景,设计主题式的听说
练习,设计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情景等。

3、沟通者。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感情共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让学生在与外部环境交互过程中形成英语知识。

课堂上教师表达出来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来源,是师生心灵沟通的工具。

所以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是教师成为优秀的沟通者的首要条件。

优秀的英语教师总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尽可能多地用英语与学生会话,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三、注重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如果不能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就会导致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

要注意以下几点:1、做到知识与技能的统一。

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手段。

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基本原则。

只有领悟这些大道理,才能在实践中收获自己的小道理,以教育家的头脑和自己的体验,构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增加写作的量和听力材料的速度。

抄写、听写、日记、作文可以更好的锻炼写,新闻、故事、影视对白可以更好的锻炼听,坚持久了,辅之以必备的语法练习,就能解决四种技能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四、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
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造人,则能造国”。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部分,是文化的
重要载体,学英语就要了解外国文化,同时更好地理解本民族文化。

不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就不能恰当有效地进
行交际,就有能体现外语学习的最终作用。

英语教学大纲提到:”掌握语法有助于语句结构的正确,而熟悉有关文化知识则有助于理解和表情达意”。

新教材中有许多有关中外文化方面的材料,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得到文化的熏陶,扫除语言中的文化障碍,为学生参与未来的国际交际、增加民族间的理解打下基础。

同时,在外国文化的参照下,反思中国的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

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价值观。

新教材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素养。

许多课文选用了人类社会关心的主题,如:人口、环保等。

它们内容新颖,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陶行知先生说”好教师”敬业,应当”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

”英语教师要知晓: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知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注意到语言课程的特性、知识的运用、基本技能的协调发展、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续发展的知识结构。

在英语课堂改革上,要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活一天,做一天,活到老,做到老”,致力于提升英语课堂的境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更好地完成英语基础教学的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