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与训练(学习篇)
(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讠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③其母引刀裂其织()④以此戒之()
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二)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未成()②弃去()
③逢老媪方磨铁杵()④还卒业()
2、翻译句子。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三)王充求学(范晔《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②师事扶风班彪()
③一见辄能诵忆()④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
2、翻译句子。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
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
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
(四)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五)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③未穷青之技④饯行于郊衢
2.翻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4.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六)范仲淹故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固始食。
遂
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去之南都B.之虚所卖之
C.后天下之乐而乐D.子将安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②既长()
③辄以水沃面()④去之南都()
3、翻译下列句子。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_________的作用。
(七)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温公尝言④众兄弟既成诵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
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________
(八)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②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译文:
③惟读书是务。
译文: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九)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②时冕父已卒③儿痴如此④恬若不见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两项是()。
A.听已辄默记(完毕) B.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离开) C.安阳韩性闻而异之(不同) D.夜潜出,坐佛膝上,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