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单元综合测试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单元综合测试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一、单选题1.下列各地的区域反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A. 俄罗斯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B. 恒河平原的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C. 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一多地震D. 中东地区的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气候严寒2.到了国外还要遵守人家的宗教习俗,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A. 佛教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道教3.西亚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A. 热带雨林地区B. 终年严寒的地区 C. 热带沙漠地区 D. 热带草原地区4.小明学习“人口与人种”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 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D. 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5.下列对世界人口、说法搭配正确的是( )A. 西亚——白种人——佛教——发展中国家。

B. 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发展中国家。

C. 欧洲西部——白种人——基督教——发达国家。

D. 中国——黄种人——汉语——发达国家。

6.以下不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所引起的社会问题的是()A. 住房紧张B. 劳动力短缺 C. 交通拥挤 D. 就业困难7.下列属于城市聚落景观的有()A. 农田B. 牧场 C. 池塘 D. 高楼8.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A. 亚洲B. 欧洲 C. 非洲 D. 美洲9.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A. 麦地那B. 麦加 C. 耶路撒冷 D. 伊斯兰堡10.家住广州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游历了欧洲西部的各个国家,据其见闻完成以下问题。

(1)小明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A. 黄色人种B. 混血人种 C. 黑色人种 D. 白色人种(2)当地人多数有到教堂做礼拜的习惯,他们信奉()A. 基督教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印度教11.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 它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C. 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D. 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12.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是N国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3.某地区在一年里平均1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5个婴儿,死亡2人,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3%B. 0.3%C. 7%D. 10%14.全球常用语言中使用人数最多和使用范围最广的分别是()A. 英语和汉语B. 汉语和英语 C. 汉语和阿拉伯语 D. 英语和法语15.在上海世博会上,小王看到一个外国人面对中国馆一边祈祷一边在胸前划十字,这个人可能是()A. 信仰佛教B. 信仰基督教 C. 信仰伊斯兰教 D. 信仰道教16.一个地区的传统民居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密切相关。

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点是()A. 炎热干燥B. 降水稀少 C. 寒冷干燥 D. 降水丰沛17.2017年泰州市常住人口501.11万人,面积为5758平方千米。

以常住人口计,2017年泰州市人口密度是多少人/平方千米()A. 870B. 680C. 918D. 766二、填空题1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_ 。

19.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20.聚落的分布有城市和________ 两种形态.21.世界各国人口数目相差很大,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 ,有________ 多。

22.将世界主要宗教和分布地区及代表性建筑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基督教东亚教堂佛教西亚佛塔伊斯兰教欧洲清真寺三、问答题23.居民临河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24.聚落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四、综合题25.阅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 (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2)数码________ 所在国家的居民为白色和黑色人种混居;数码________ 所在地区的阿拉伯人较多;数码________ 所在地区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3)既是人口密集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地区的是________ 洲(填数字).26.(2014•湖北)如图是东半球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马拉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客机自3月8日与地面失去联络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进行了大规模搜寻。

3月中旬以后,搜寻工作重点转至C国西部的F洋。

(1)A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________;(2)D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高/低);(3)C国与B区域国家的合作称为________;(4)F是四大洋中的________洋;(5)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写出E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27.读图1“世界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亚洲的东部和________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等,人口最稠密的这四个地区中,主要以黄色人种为主的是________.(2)图1中C地人口密度是每平方米不足________人,导致该地人口密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________;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________.(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图2三幅民居建筑中,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它冬暖夏凉,与当地降水________(多或少)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反映湿热环境特点的建筑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分析】世界各地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对人类活动有着不同的影响。

东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气候严寒,居住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孟加拉国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所以船是传统的交通工具;加里曼丹岛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由于气候湿热,为防止蚊虫和潮湿,人们居住于高架屋中;中东地区的沙特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纬度较低,气候炎热.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C【解析】【分析】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再是佛教。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主要考查了基督教,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

【点评】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其中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3.【答案】C【解析】【分析】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如热带雨林地区,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

终年严寒的地区墙体厚,注意防寒、保暖,窗子大,采光条件好,所以A、B、D错。

西亚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少雨,多沙漠,其房屋特点是墙厚、门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进入,所以C对。

4.【答案】D【解析】【分析】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各大洲中,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的人口增长率最低;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与其总人口和总面积有关,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越大,人口不一定就越多。

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方面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四大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

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临海地区;从地形条件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和盆地地区。

四大人口稀疏区:气候过于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地区;寒冷的极地。

5.【答案】C【解析】【分析】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基督教形成于亚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解答】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故A错误;巴西人种主要为白色人种,主要语种为葡萄牙语,故B错误;基督教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故C正确;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学生应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属于基础题.6.【答案】B【解析】【分析】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故选:B。

【点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7.【答案】D【解析】【分析】农田、牧场、池塘都属于农业景观,该些景观都属于乡村的景观,高楼属于城市的景观。

故选:D【点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

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本题考查乡村和城市的差别,理解解答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