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00字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00字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00字:
将人间变成地狱的原因,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荷尔德林
首先是一个问题,人类的本性是追求自由,还是追求舒适?如果有这样一个社会能够保证舒适、幸福、和温暖,这些都是主动提供给你的,不需要苦痛和艰难,你是否还认为自己失去了不快乐的权利,失败的权利?
人本性怠惰,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

只有死亡的鼻尖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的紧迫。

一旦死亡的阴影稍稍放下他的爪子,我们立刻恢复自己的败家子本性。

骄纵,懒惰,懦弱,缩在自我的临时棚户里得过且过,偶尔遐想窗外远处的地平线上,有一个自我在勇敢奔跑,脚下的道路充满危险并因危险而瑰丽。

舒适是本性,而追求自由却需要努力。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当在公民的自由权和给予他们生活保障之间平衡,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政府、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都在试图靠近这一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如此,西欧的社会保障机制也如此。

引用原书作这部分的结尾吧。

“可是我不要舒服。

我要神,我要
诗,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至善,我要罪愆。


著名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他将两部反乌托邦著作《美丽新世界》和《1984》对比,指出美丽新世界中,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正如赫胥黎在《重放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

”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自由。

一个是过去,一个是未来。

娱乐和文化的分界在何处?娱乐是否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否有取代文化的趋势?这都是这本书带给我的疑惑,也需要更多的社会经历和不断学习才能解答。

读后感值得警醒的是,以桎梏失去思想自由比以诱惑失去思想自由难得多,这大概也是美国阴谋政治论“奶嘴乐”(tittytainment)的来源。

乌托邦社会所等同的“人人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否意味着我们失去个体差异性和思考能力,被大数据裹挟推测我们背后的群体性喜好,成为娱乐的附庸?
书中的人不必体验痛苦悲伤,也不去思考其来源和解决方式,一旦被负面情绪袭击,只需要半克精神药剂“索麻”便可陷入昏睡和甜
美梦境,自然成了新世界人们休闲放松的最佳选项。

对身体没有损害,不强制上瘾,唯一的“弊端”就是一场场的昏睡偷走人的时间,也夺去现实中美好的可能性。

类比现实,不如说“索麻”就是千篇一律的碎片化娱乐,那么我们是否已经沉迷“索麻”之中了呢?
故事的最后,清醒者约翰为救醒庸众,摔碎了他们的极乐来源“索麻”而被愤怒淹没,在群众失去理智的咆哮中,你是否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呢?
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自古有之,从未断绝。

作者:薛一丹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